韻濃情更真,雅俗可共賞——評著名畫家于飛的國畫(節選)
發佈時間: 2017-08-07 14:28:39 | 來源: 中國網 | | 責任編輯: TM04
韻濃情更真,雅俗可共賞
——評著名畫家于飛的國畫(節選)
于飛的作品筆墨滄潤,濃淡有致,遠看有感覺上的充溢韻勢,近看又耐人尋味的工致精湛。近年來,他以這種不同尋常的筆墨韻致,逐漸樹立起自己的藝術地位。作為一位博學多才的畫家,于飛既擅畫山水,又擅繪花鳥。他的花鳥畫雅逸婉約,獨具韻致,而其山水則氣勢宏偉,情懷激蕩。兩種不同的風格,被他運用得揮灑自如、出神入化。從創作對象上來看,于飛的作品又分為寫意葡萄和巨幅廳堂山水畫。于飛畫的寫意葡萄,最大的看點在於對大自然原有色彩的精準把握,以及變化多端、極富個性的線條運用。畫家緊緊抓住了中國畫的精神特質,線條千變萬化,筆墨灑脫有力,用筆的速度、力度和強度拿捏得分毫不差。除了對線條的靈活運用之外,畫家還以飽含水分的潑墨寫意法來刻畫葡萄,將葡萄的飽滿多汁之感,表現得淋漓酣暢。從他的寫意葡萄畫可以看出,畫家的線條技法已經錘鍊得極為嫺熟,創作時先用簡括的線條勾勒出葡萄的藤蔓,然後再用墨色反覆暈染枝葉和葡萄。這種大繁似簡的藝術手法,不僅使得葡萄形態傳神,而且筆墨情趣濃厚,在他那些筆精墨妙的寫意葡萄中,總是瀰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濃醇之韻。仿佛一方掩藏在幽谷中的深潭,清澈淋漓卻又深不見底,令人回味無窮。
《秋碩圖》
于飛的寫意葡萄不僅充滿了傳統文化氣息,同時還表現出現代的積極元素,反映了畫家獨特的審美風格和厚重的文化內涵。在創作手法上,他有力借鑒西方風景畫的色彩和結構,將之靈活運用到水墨創作中。這種畫法不只是為了塑造形象,也是為了營造一種心靈化的微妙境界,它朦朧、幽淡、靜謐,似近又遠,似真似幻。畫家用傳統筆墨表現了現代觀念,。他畫的寫意葡萄,洋溢著自己鮮明的繪畫風格,與傳統的花鳥畫法一脈相承而又獨具一格。其技藝恰如徐悲鴻所説:“盡精微、至廣大。與寫意葡萄相比,于飛筆下的巨幅廳堂山水畫也有著獨特的藝術神韻。于飛山水畫的成功,首先表現在他的境界創造上。前人曾有“寫境”與“造境”之分,而他已出乎“寫境”,入乎“造境”,超然于“有我”、“無我”之間。他拉近了人生與自然的關係,開拓了山水畫內涵與外貌的新天地,凸現出具有強烈的現代氣息的意象特徵,儼然一派雄渾豪邁的氣度。其次,是在鏡象上統一了大美與充實。大美其實很難描寫,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如“羚羊挂角,無跡可尋”,在視覺形象上處理不好就會流入空泛,然而于飛卻辯證地領悟了“大美無言”與“充實之謂美”的關係,把象雄、境闊、勢長、質實等因素成功的統一起來,雄渾樸茂,氣象萬千,令觀賞者在仰望群山之時,就像欣賞北宋范寬的山水畫一樣,産生“遠望不離坐外”的驚嘆。他的作品,以大山為主體,層巒疊嶂,雲涌泉流,煥發著飽滿昂揚的人文精神。可以想見,在於飛的觀念中,絲毫沒有西方畫家‘主客兩分’,有的只是中國畫家的‘亦物亦我’和‘天人合一’。他無論畫‘蒼山峻嶺還是畫茫茫瀚海上的錚錚古木,都深情地注入了整個民族的歷史記憶和現實感奮。
《秋碩飄香》
藝術之路任重道遠,要想真正有所成就,離不開多年的沉澱和積累。多年來,于飛在藝術的道路上上下求索、不斷創新進取,這才有了如今的碩果纍纍。他一方面接受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陶冶,另一方面又不斷受到現代文化思潮的撞擊。在這種情況下,畫家始終遵循著“與古為新”的創作思想,既努力吸進和吸收傳統藝術精髓,又毫無顧忌地進行創造與變新,不斷突破傳統,走向當代。其作品在保留傳統底蘊的同時,也不斷匯入新時代知識結構、藝術思潮等多種元素,這使他的作品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多樣性。能做到這一點,主要由以下三種條件支撐著:精純的筆墨技藝,深遠的作品意韻,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現實中,我們並不缺少筆墨技藝,作品意韻或獨特風格,但是將這三者以工筆和寫意兩種繪畫語言同時推向一個較為完善的境地,卻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于飛憑藉自己的才情和智慧做到了這一點,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也是其藝術之樹能夠長青的根本原因。
作者:中國畫研究院 王博
責任編輯: TM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