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治理舌尖上的謠言需多管齊下
發佈時間: 2017-07-06 15:54:07 | 來源: 中國網 | | 責任編輯: 孫磊
治理舌尖上的謠言需多管齊下
“肉松是棉花做的”“紫菜是塑膠做的”“草莓不能吃”“西瓜有問題”……有數據顯示,網路中食品類謠言佔比高達45%,氾濫的謠言往往對企業的聲譽和業績造成極大傷害,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信心。
針對這些情況,近日,農業部對近期農産品品質安全十大謠言進了曝光,其中就包括“西瓜打針”、“螃蟹被注射液體”等。而在相關的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上,食品安全領域專家也通過講原理、做實驗,為公眾詳細“掰謊”,為生鮮美食“洗冤”。
西瓜是夏日裏老百姓消暑必備,然而“西瓜打針變甜”的説法卻屢給消費者造成困擾。科信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在食品安全宣傳周科學實驗展現場開始實驗:一手按住一個西瓜,一手拿著吸滿藍色墨水的針筒,用力往西瓜裏推墨水。但當針筒裏的墨水剛剛被推進西瓜裏時,藍色墨水竟順著針眼流了出來。鐘凱對此表示“通過打針讓西瓜變甜,在實際中是不可能實現的。”
對於曾經在網路上流傳的“螃蟹注膠增重”謠言,鐘凱也進行了駁斥:人們看到的螃蟹表面的小孔,並不是螃蟹被打了針,而是螃蟹在運輸過程中互相擠壓造成的。“螃蟹如果打針受傷,很容易死的。若給螃蟹打針增重,根本放不了多長時間。”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也帶領團隊通過現場實驗,駁斥了楊梅、櫻桃等“水洗掉色,蔬果染色”的謠言。他説:“我們經常會聽説‘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是被染了色’的謠言,實際是果蔬中富含的花青素使其呈現出顏色;它是多酚類物質,對人類的身體健康很有益處。”
如何讓老百姓告別“舌尖上的焦慮”?
陳君石指出,從根本上減少謠言,不能僅靠不斷的辟謠,也要寄希望於老百姓掌握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識,不斷提高公眾的科學知識水準。
鐘凱也表示,治理舌尖謠言,首先需要傳播科學的聲音,減少公眾誤解。同時,也要致力於促進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從政府層面來講,要努力增加工作透明度,以主動公佈的姿態,接受社會監督,這有助於重建公眾信心。”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司司長顏江瑛強調,食藥監總局加大了對食品謠言製造者、傳播者的懲處力度,此前“塑膠紫菜”等涉謠者已得到嚴懲。她稱,食藥監總局將推動建立社會多元主體共治謠言的長效機制,讓政府部門、專業機構人士、相關企業、新聞媒體和公眾形成合力,“五位一體”擊碎謠言,共同織密甄別、抵制謠言的免疫網。
責任編輯: 孫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