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南海》(一):中國漁民的海上家園

發佈時間: 2016-06-16 09:37:4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劉穎穎  |  責任編輯: 劉穎穎

《南海》(一):中國漁民的海上家園

 

在中國海南省東部沿海,有一個名叫潭門的小鎮。走在港口邊,你會看到漁船隨著海浪上下搖蕩,漁民忙碌地裝載海魚。這個貌似不起眼的小漁港,實際已歷經千年的風雨。而它,只是南海歷史其中一個縮影。千百年來,中國漁民在南海書寫著他們的故事。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中國人首先發現南海諸島。古籍《異物志》形容南海島礁是水淺而多礁灘,船舶航行到此就像被磁石吸住一樣,難以脫身。唐代以後,越來越多人在南海島嶼活動,中國歷代政府也隨之實施管轄。據考古發現,在西沙群島的甘泉島有一處唐宋遺址,出土一批唐宋瓷器及其他生産、生活用品。這些歷史珍寶,凝聚著古代先民的習俗和海洋信仰,也是他們在島生活的見證。

從宋代開始,潭門漁民就來到南海諸島進行捕撈。他們被稱為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活動的南海自主開發者。漁民祖祖輩輩傳抄的小冊子《更路簿》,記錄了南海上百個地名和海洋資訊。南海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中國海船攜帶絲綢、黃金,從廣東雷州半島起航途經今越南、泰國、馬來半島等國,換取特産。在廣東海域發現的800多年前沉船南海一號,載有超8萬件價值連城的文物,可以一窺當時的盛況。

在元代,中國艦隊經常在南海巡邏,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學家在西沙群島進行天文測量。到了明代,中國與南海周邊各國關係加深。自西元1405年起,明朝皇帝朱棣派鄭和率兩萬餘人、兩百餘艘船七次下西洋。鄭和通過貿易交流調解矛盾,幫助東南亞地區居民驅逐海盜,維護海上安寧。他還繪有《鄭和航海圖》,標出南海島群名稱及位置。及至清朝,中國政府也將南海諸島標繪在權威性的地圖上,以示行政管轄,並更重視對南海漁業資源和中國漁民的保護。

    每年冬天,東北季風將潭門漁民的帆船吹向南海;幾個月後,西南季風又將滿載海珍品的他們送回家鄉。千百年後,帆船被大型輪船取代,在南海捕撈的傳統卻沒變。對於這裡的漁民而言,南海,就是他們世世代代的祖宗海

 

南海系列片:

《南海》(二):百年風雲

《南海》(三):守護南海

責任編輯: 劉穎穎
標題圖片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