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南韓:為什麼我們分不清外國人的臉

發佈時間: 2016-03-21 22:18:25  |  來源: 央視新聞  |  作者: tianmai  |  責任編輯: 吳婧

南韓:為什麼我們分不清外國人的臉

南韓:為什麼我們分不清外國人的臉

    在看外國電影和電視劇的時候,你有沒有出現這樣的狀況:對出場的人物總是傻傻分不清楚。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外國人長的都一樣呢?

  分不清外國人的臉很正常

  不光我們分不清歐美人的面孔,許多歐美人也分不清亞洲人的長相,白人也分不清黑人的長相。這種跨種族面孔識別困難的現象有一個專業名詞:異族效應。

  異族效應是發生在面孔識別領域的一個普遍現象,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被科學家們發現了。截止到本世紀初,80%面孔識別研究都發現了顯著的異族效應。異族效應的表現還跨越了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甚至不同年齡。科學家們在不同的面孔記憶任務中也發現了異族效應的普遍性。而且,異族效應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有所變化。2000年,科學家Slone A.E.在研究中對被測試者進行了兩次再認測驗,分別是即時再認和延遲兩天再認,結果兩次測驗都發現了異族效應。也就是説,如果你現在分不清某某和某某某,那短時間內分清他們的可能性也不大。

  異族效應産生是“種族歧視”?

  研究者最早是從種族態度角度來分析異族效應産生的原因,也就是説,之所以認不清外國人的臉,是因為“種族歧視”,對異族持有偏見的人往往不願意去仔細觀察異族人,因而識別和再認成績很差。

  也有研究者認為,這和種族偏見無關,而是因為人們在看人臉時的注意力分配有關:人們在知覺異族面孔時往往首先會覺察到那些面孔的種族身份,注意資源主要分配在面孔的種族特徵上,而容易忽視那些面孔所攜帶的個人化的具體特徵。與此相對,知覺本族面孔時通常卻傾向於關注不同面孔的個人化特點而較少去注意種族特徵。

  2002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Olivier Pascalis和同事David J.Kelly等人進行了一項實驗。他用美國白人、中國人和非洲人的面孔測試了一個中國嬰兒。結果這個中國嬰兒在3個月時,能很好地識別這三個不同人種的面孔;6個月大時只能識別中國人和美國白人的面孔;9個月大時只能識別中國人的面孔,不能識別美國白人和非洲人的面孔。

  所以,在6~9個月時,我們的知覺認知發生窄化,因此喪失了辨認異族面孔的能力。

  消除異族效應的N種技巧

  異族效應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現並不完全相同。一般來説,多數種群比少數種群更容易産生異族效應,舉個例子就是白人比黑人更“臉盲”。所以,在歐美國家的法庭上指證黑人嫌疑犯時通常還要結合證詞,交叉指認,避免因為分不清楚長相而造成誤判。

  許多研究發現,與異族人的較多接觸可以減弱或消除異族效應,特殊情況下甚至還會出現異族效應的反轉,也就是更能認出異族人而不是本族人的面孔。比如,從小就被白人家庭收養的南韓兒童就更能識別白人面孔,而不是本族(南韓人)面孔。

  此外,表情和情緒也會對異族效應産生影響。2006年,心理學家J.M.Ackerman針對美國白人做了一項研究,他們對中性表情面孔的再認表現出了顯著的異族效應,對白人面孔的再認準確性高於黑人,但是對憤怒表情的再認就出現了相反的狀況,對黑人面孔的再認準確性高於白人。

  反過來,也有研究者發現,辨認者的情緒狀態也會對面孔辨識的準確度産生影響,正面情緒能夠顯著增進對異族面孔的正確再認,從而消除異族效應。(來源:《壹讀》)

 

責任編輯: 吳婧
標題圖片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