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以文化力量撐起社會責任

發佈時間: 2014-12-29 14:43:41  |  來源: 正覺講堂  |  作者: 吳婧  |  責任編輯: 吳婧

   

 “2014年第四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卓越獎”頒獎典禮12月16號在北京盛大舉行,來自台灣佛教正覺教育基金會獲得“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卓越獎”。

    佛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歷史上和現在都承擔了很多的重要的社會功能。慈悲觀是佛教教義的心也是佛教慈善理念中最為重要的內容。最常見的比如説“佛家人以慈悲為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普度眾生”等等,這些思想在傳統社會當中産生重大的影響,發揮了積極的教育和教化作用,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諧。事實上進入現代以來佛教對中國慈善公益事業貢獻突出。

    佛教正覺同修會和佛教正覺教育基金會長期以來不僅弘揚優秀佛教傳統文化,更是依靠著這股正能量帶動了中國社會責任的實踐活動向前推行。台北市佛教正覺同修會自1997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慈善事業。2006年正覺教育基金會成立。兩會所有收入均為會員及學員及認同者基於佛教慈悲為懷,善護眾生關懷與凈化社會風氣的宗旨自動自發的捐助。在兩會的共同努力下,具中國傳統特色佛教文化的社會公益實踐日漸成熟。


    20世紀90年代初,佛教正覺同修會自成立以來,除了秉持慈悲為懷宣傳戒殺放生、勸善培福等道德慈善的觀念之外,積極引導社會力量重視濟貧賑災、助殘養孤、等實物慈善,豐富人們的精神活動和公益實踐活動,把佛教的慈悲、普度眾生等觀念融入現代社會建設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事功,並促進了慈善公益事業的蓬勃發展。 另外,正覺兩會多年不斷致力於玄奘法師所傳並於唐宋盛世所廣弘的、樸實的、具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達到導正社會善良風俗的目的。為此每年投入的資金約1000萬元,用於出版各類書籍文宣及電視弘法;同時開展免費講經説法活動。這些活動一方面弘揚我們優秀的佛教文化,另一方面又有助於消除不正確的價值觀。

    慈悲濟眾難

    在佛教文化正能量的感化和驅動之下,正覺兩會更將大量資源投入弱勢族群的救濟之中。

    多年來,正覺在台灣大溪各中小學、台北市明倫高中、國立彰化高商以及全台灣八大都會設立清寒學子獎學金。但是與其他獎學金不同,正覺不以成績好壞為標準,只考察接受獎學金學生的品行是否優良。正覺兩會在給孩子們提供經濟支援、讓他們感受社會溫暖的同時,更想幫助他們樹立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價值取向。因為這種良性指導,很多獲得獎學金的孩子在走向社會後,成為樂於助人、促進社會和諧而不計個人回報、不和別人攀比的人。

    正覺每年都會與全台灣八大都會區願意配合的里長合作,于春節前發起雪中送炭活動,發放現金紅包給貧困民眾,讓他們感到人間的溫暖。正覺還經常以現金救濟各弱勢族群,包括:捐助忠義育幼院,提供失怙孩童學養所需;捐助台灣大學附屬醫院新竹分院200萬新台幣成立醫療基金,提供貧困者醫療經費補助;每年捐助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辦理社會公益,捐助台北市浩然敬老院及獨居老人,捐助台北市身心障礙者圓夢計劃;經常捐助其他公益團體,如勵馨基金會、視障協會等等。

    大愛融兩岸

    時窮節乃現,患難見真知。正覺兩會在平時救助困難民眾之外,在兩岸民眾遇到災難的非常時期更是積極投入賑災救援活動。

    2008年震驚全球的汶川地震發生後,台北佛教正覺同修會、正覺教育基金會、正覺寺籌備處等深感大陸災區民眾的苦難,立即組織向四川地震災區捐善款60萬美元,用於災區學校、寺廟的重建及殘障人士的康復治療。受到國家宗教事務局蔣堅永副局長接待的台灣正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公僕表示:他是帶著台灣信眾對四川災民的關懷而來,台灣也曾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因此對這次汶川災區民眾所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2014年8月初雲南魯甸6.5級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以及鉅額的財産損失。正覺兩會的同胞聞知如此悲痛消息後立即積極行動起來,再一次向處在悲傷和痛苦的災區同胞伸去了援助和關愛之手,通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為災區捐贈急需的救災款項,支援了災區的災後重建。

    在台灣地區,正覺同樣做出了大量功德。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正覺捐款469萬台幣;2009年台灣莫拉克風災,正覺捐款702.5萬元新台幣及50萬元物資賑災;2014年台灣高雄氣爆事件,賑災捐款50萬新台幣。

    正覺賑災的行動不僅飽含了兩岸同胞一家人的親情,更是受到佛教普世慈悲的文化力量的驅動。在這種力量的驅動下,正覺兩會的同胞對處在災難之中的人們産生了慈悲的關懷,然後自發的、有組織的匯聚到一起,把他們的小愛匯聚成大愛,最後成為能夠溫暖和融化災難痛苦的能量,把兩岸同胞的心緊緊凝聚在一起。

    正覺始終相信,佛教慈善組織的慈善活動可以極大地輔助政府和社會福利的不足,促進整個社會慈善資源的整合,應是未來社會福利發展的明確方向和主要類型,將在當代廣大民眾社會福利建設中大有作為。

責任編輯: 吳婧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