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豬肉變“美味叉燒”流入連鎖餐飲店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4-02-07 內容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南寧2月6日電(記者程群、翁曄)近日,南寧市公安機關成功搗毀了一個非法生産加工叉燒的黑作坊,其由病死豬肉生産的“問題叉燒”竟被銷往南寧一家知名米粉連鎖店。新華社記者獨家採訪了制售“問題叉燒”的犯罪嫌疑人,揭開了“問題豬肉”加工流通的黑色利益鏈。
非法加工窩點臭氣撲鼻 “問題豬肉”每公斤僅售12元
1月15日,南寧市公安局興寧分局刑偵部門相繼接到群眾舉報稱,一居民房內隱藏著2處銷售私宰肉的可疑窩點。每天淩晨窩點內燈火通明,臭氣熏天,有很多疑似豬肉販子的人進進出出。
辦案民警張楓翔説,根據群眾舉報的線索,民警展開摸排核查,並一舉搗毀了隱藏在居民房內涉嫌生産、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食品的“黑窩點”2處,抓獲涉案人員9名,繳獲“問題豬肉”近650公斤。
警方查明,犯罪嫌疑人周某等人每天從他人處購買未經檢驗檢疫的豬肉,在黑窩點內進行簡單加工處理後,以每公斤10元至13元錢的價格批發分銷到各大菜市場,甚至還銷往部分超市。
“這個黑窩點存放的豬肉,很多都散發著刺鼻的臭味,有的肉顏色發黑,有的發紫,用肉眼就能看出有問題。”張楓翔説。
根據周某提供的線索,警方在1月26日搗毀了周某“下家”陶某的非法加工窩點。張楓翔介紹,陶某每天從周某的窩點以每公斤12元左右的價格購買“問題豬肉”,之後非法加工成叉燒進行分銷,從中賺取利潤。
令辦案民警大感意外的是,犯罪嫌疑人陶某供述稱“問題叉燒”被分銷到南寧市“桂林石戶米粉店”的8家門店和“新一族快餐店”的2家門店。隨後,民警帶陶某到米粉店進行辨認,並將每家米粉店的店長、員工逐一帶回審查,同時對店內的“問題叉燒”進行依法扣押。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桂林石戶米粉店”目前經營著14家直營店和9家加盟店,店面遍佈南寧多個城區。“桂林石戶米粉”也是南寧市民熟知的一個品牌。
警方介紹,當天收網行動共抓獲涉案人員17名,查獲“問題叉燒”200多公斤。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主要犯罪嫌疑人陶某等7人刑事拘留。查獲的問題豬肉製品經動物檢疫部門鑒定,其中“偽狂犬病毒”“豬繁殖呼吸道綜合症”“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6項檢測結果呈陽性。
色素、香精讓問題豬肉“變身”美味叉燒
“問題豬肉”究竟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色香味美的叉燒?米粉店是否知道叉燒原料是“問題豬肉”?帶著疑問,記者獨家採訪了犯罪嫌疑人陶某。
“以前在老家是開飯店的,做過熟菜。之後經熟人介紹,花3萬塊接手了一個叉燒店,專門給桂林石戶米粉店供應叉燒。”犯罪嫌疑人陶某説,剛接手時,有“供貨商”送肉到府,售價僅每公斤17元,而當時市面上的豬肉價格至少在每公斤22元以上。
“剛開始不知道那些是病死豬肉,但是久而久之,價格擺在那裏,心裏就明白了。”陶某説。
後來“供貨商”不再送貨,陶某索性自己去供貨點拉肉,“拿貨最便宜的時候,每公斤僅需12元至13元。差不多兩公斤肉做一公斤多叉燒,能賣到34元。”
陶某每週會去買一次“問題豬肉”,根據米粉店的訂貨量,多的時候購入300多公斤,一時加工不完的肉就放在冰櫃裏冷藏。
為了使“問題叉燒”不被識破,陶某去拉貨時,會儘量選擇與正常豬肉看起來、聞起來相似的豬肉。“太臭的不好加工,實在太次的肉,我們也會退貨。”陶某説。
除此之外,十三香、鹽、味精、雞精、酒、麥芽糖等也是讓病死豬肉“變身”美味叉燒的重要調料。“色素是關鍵,米粉店的人曾經要求不加色素,但是烤出來的叉燒沒有賣相,最後沒辦法還是加了。”陶某説:“平均每天要往米粉店送30多公斤製作好的叉燒,近一點的我們送貨到府,稍遠的會統一送至古城路的一家店,他們自己再配送。”
“問題豬肉”危害大 需營造全民共同打擊氛圍
“按照1公斤叉燒做出40碗叉燒粉的分量計算,僅是100公斤的‘問題叉燒’就會被4000多個食客吃掉,數量驚人,對市民的健康危害很大。”張楓翔説。
為了保障市民的餐飲健康,南寧市食品藥品監督所在1月27日對南寧市多家米粉和滷菜店進行檢查,並對其中21家店的臺賬不清、健康證不全等問題進行了警告。南寧市食品藥品監督所副所長陳銘參説,食品藥品監督所將對全市所有粉店的肉及肉製品進行專項檢查,嚴厲打擊非法肉類及原料的源頭。
“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為什麼屢打屢犯,屢禁不止,違法成本過低是一個重要原因。”南寧市公安局興寧分局局長尋湘濤説,制假售假暴利驚人,而查處後卻多以交納罰款了事。事過之後,這些不良商家很快又捲土重來,繼續大把撈錢。
尋湘濤建議,在打擊食品安全犯罪中要鼓勵公眾參與監督,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展現職能部門嚴打食品安全犯罪的能力和決心,營造全民參與、共同打擊的良好氛圍,讓此類違法犯罪分子成為過街老鼠,消除其滋生蔓延的土壤。
責任編輯: 劉穎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