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延遲退休”的理由還成立嗎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2-04 內容來源: 上海東方高清
東方早報:“延遲退休”的理由還成立嗎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于上月末公佈的“2003年到2012年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情況”告訴我們:2003到2012年十年間,我國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年均增長8.2%;撫養比,即參保職工人數與離退休人數之比,在2012年達到3.09,年均增長0.7%;到2012年底,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22968億元,比2003年增加21204億元,年均增長33%。具體到2012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總收入為18363億元,財政補助 2430億元,職工基本養老總支出14009億元,養老保險基金當年結余6757億元。
這一連串的數字告訴了我們什麼呢?其中又有多少利好消息呢?
對此,有專業研究機構作出了這樣的樂觀評價:“從公佈的情況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每年都有結余,即使不算財政補助,近年來也是收大於支,不存在社會上猜測的‘養老金收不抵支’或‘全靠財政補貼’説法。據了解,由於養老金尚未實現全國統籌,有的省份收大於支,有的省份收不抵支,故需要財政對部分省份予以補貼。”
同樣,中國人民大學的鄭功成教授也樂觀地預測:“根據我們的研究測算,我們三十年內都不存在收不抵支的問題。三十年後,到了人口老齡化的高峰,到了支付的高峰,有可能出現年度的收不抵支。但是我們現在的儲備基金就是為了應付將來某一年收不抵支拿出來彌補的。”
綜合以上種種説法可知,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和養老保險基金簡直就是“形勢一片大好,好上加好”。總體而言,近年來都是收大於支的,僅僅是“有的省份”收不抵支而已。年初中國社科院發表的《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12》曾經提供了一個數字:好像還有14個省份收不抵支。同時,這份報告也提到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數量越來越少”的發展趨勢。
由此看來,上述數據告訴我們的最令人大跌眼鏡的“利好消息”是:以養老保險基金2.3萬億元的累計結余與養老金個人賬戶2.2萬億元的“空賬”相比,從總體上看,“空賬”已被“填補”,官方的説法應該叫“做實”。當然,網上還有一個數據,就是2012年“空賬”是24859億元。而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余是22968億元,兩者之間還差1891億元。
但是,不管怎麼説,這幾年一直壓得養老保險制度喘不過氣來的“空賬”問題的解決,畢竟是指日可待,只等捅破這張紙了。何況,還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會管理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11060億元作為後盾。
按照一般的邏輯,接下來,應該是把總體實現“做實”的個人賬戶進一步“做實”到個人,使每個勞動者現有的個人賬戶從“虛擬賬戶”逐漸轉變為具有個人産權的名副其實的金融賬戶。然後,就可以把“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分離開來,前者成為“基礎養老金”,後者可與企業年金合併,成為“補充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講求公平,補充養老金與效率掛鉤,這才是真正的國際發展趨勢。
“補充養老金”獨立且具有個人産權,這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步驟。現在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哪怕是“總體做實”了,個人産權也是得不到承認的。最典型的例子是,今年4月,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黨委書記戴相龍披露,2012年廣東省等地區委託全國社保基金運營的地方養老金,投資回報都在 9%以上。但若論及相關回報是否應該落實到參保者個人賬戶中,答案卻是否定的,這筆錢不能落到個人頭上。
因此,養老保險基金滾存累計的資金,實際上已經變成一筆與賬戶持有者沒有直接關係的政府基金。政府如果將其用於直接投資,恐怕還説得過去。但如果要投入股市,恐怕就有點不妥了。股市裏突然來了一支“國家隊”,別人就沒法玩了。所以個人賬戶的個人産權是非常重要的,把相關基金投入金融市場時,對運作資金的金融機構的選擇,每個賬戶持有者都應發表意見。
另外,這些年來,圍繞“延遲退休年齡”的爭議,除了相關官員和專家常説的“國際趨勢”以外,最重要的“實證”就是“空賬”了。這樣的爭議,使公眾陷入迷茫中。因為官方的種種説法,怎麼也難以自圓其説。一邊是來自政府部門的聲音説,養老保險基金“不差錢”。除了一些個案,事實上,真正繳了費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人,也確實沒有領不到養老金之虞。但同樣也有具官方背景的研究機構大造輿論稱,“空賬”如何如何,“缺口”如何如何,由此得出結論,必須要“延遲退休年齡”。這樣造輿論的結果,使公眾對養老保險制度産生了懷疑,甚至懷疑自己交的養老保險費全都被貪污了,挪用了,浪費了。這對政府公信力的損害,實在是難以估量的。
現在有關部門公佈的數字,雖然也還可能有些許水分,但在總量上相信是不大能出大錯的。不管這算不算“改口”,公眾大概都希望這是一個“質變”的兆頭,若今後再提“延遲退休年齡”,哪怕是“漸進式的”,還有什麼“科學依據”呢?呵呵,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 劉穎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