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王虎峰:社保改革要由單位人轉向社會人管理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1-26  內容來源: 中國網

    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社會保障“關係國運,惠及子孫”,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支柱,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在“公平”、“可持續”這兩大原則的指導下,三中全會之後,我國的社保制度體系建設將會有哪些新的特點與變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又會有哪些亮點? 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邀請了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王虎峰教授做詳細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王虎峰。    中國網 鄭亮

 

    中國網: 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主要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等方面組成,可以説每個方面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過去這些年當中我們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您認為未來社會保障改革的重點和方向是什麼呢?在未來的改革中如何體現公平和可持續性?

    王虎峰: 公平和可持續性在現在這個歷史階段是應該有所指的,我理解未來的改革要體現公平,重點要解決這麼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要由參保制度的單位人管理轉向社會人管理。改革開放之初搞 社保改革那是有穩定工作的機關、事業、國有企業的人在參加。那個時候的改革,就把單位那些人照顧好就行了。現在社保是人人享有的,我們是全民的保障,所以 我們要改變原來按照單位人來管理的模式,轉向社會人。不管是什麼單位,不管什麼戶口,更不管地域、性別、年齡,我是一個社會人,我應該參加的那一份社保項 目。

    中國網: 就是消除身份差異所帶來的差距?

    王虎峰: 對,原來我們給人們貼了很多的標簽,你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要分 你是中央屬的還是地方屬的,是大型的還是小型的。如果説你是事業單位,是屬於哪個系統的,這個系統裏是屬於哪一級,是科級的還是處級的還是廳級的,以前分 得太多了,每一個都不一樣。以後是社會人,我們按社會人管理。第二,社會保障從就業管理到全民保障,以往特別是改革開放主要是 圍繞國有企業改革做一些社保制度的探索,之後擴大到機關事業單位,但現在把城鄉居民都納進來,這樣一個保障制度,不能單單講就業關聯,有工資的人我怎麼 做,沒工資的人我要怎麼做,這就和以前要求不一樣了,為什麼説體現公平,要各得其所,有工作的怎麼解決,沒有工作的人怎麼解決,所有的人怎麼解決,只有做 妥善的安排,才能夠體現公平。

    中國網: 就是對所有人都公平的政策?

    王虎峰: 再則可持續。從可持續上要重點講幾個問題:第一,管理。從以前善於做或重點做增量轉到了增量和存量並重,以前主要是靠增加投入、做大蛋糕來解決問題,來平衡,未來恐怕要面對重新分蛋糕、切蛋糕的問題,怎麼樣切得更加合理,使得這個蛋糕可以源源不斷地滿足大家的需求。第二,從粗放到精細化管理。比如説全民醫保,13億人全覆蓋我們做了,但是全部服務做到位,讓所有人滿意,這恐怕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問題,這裡面有方方面面的問題,以前沒有項目到有項目叫從無到有,現在有了以後,他得到更好的服務,那就很不容易了,怎麼樣做精細化管理。

    王虎峰:第三,從保當期到保障未來。現在不管社會保障項目還是社會福利,現在來看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但要做到可持續就要研究未來,未來5年、10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怎麼樣做到平衡,如果未來有經濟波動或退休高峰,我們怎麼樣能夠順利渡過。第四,以前做社保項目或醫改項目主要是以政府為主體,未來要轉向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因為有大量的社會問題,政府要盡責,但要提供這樣的服務,並且把它們管理好恐怕僅靠政府不行,社會方方面面,包括用人單位,專業性機 構都要參與做這個事情,只有完成了這些轉變,才可以説在公平和可持續方面上一個臺階。

    中國網: 由單一的主體變成多元的主體?

    王虎峰: 是的。

 

責任編輯: 劉穎穎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