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新京報:專家稱小産權房不會馬上“轉正”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1-18  內容來源: 北京公共

新京報:專家稱小産權房不會馬上“轉正”

 

    新京報訊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簡稱《決定》)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小産權房"轉正”的風聲也隨之再起。不過專家表示,《決定》中的改革方向對於解決“小産權房”問題提供了大的原則,但“小産權房”的轉正面臨著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會立即“跟風轉正”。

  需相關部門研究具體解決方法

  《決定》提出,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記者注意到,在《決定》關於集體土地的表述中,並沒有提及“小産權房”。對此,北京市房協秘書長陳志認為,《決定》提出的是改革的方向,包括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而“小産權房”只是其中的一個具體問題,因此《決定》不會談及如何解決“小産權房”這樣具體的問題。

  “具體到"小産權房"的問題,還需要相關部門根據《決定》的精神,研究具體的解決辦法。”陳志説,從長遠看,“小産權房”問題肯定要解決。

  “小産權房轉正”須先修法

  不過,在陳志看來,“小産權房”的轉正並不會立即得以實現,因為它還面臨著諸多難題需要解決。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法律上的障礙,《憲法》中規定的土地所有形式只有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而且按照現行的《土地管理法》,宅基地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村民只能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不能出租、買賣或變相買賣。

  “那如果"小産權房"轉正,就必須要修改法律,否則轉正的行為就是違法的。”陳志説,從《決定》體現的精神看,依法治國是一個很明確的原則。因此即便“小産權房”轉正,也必須是在修法之後。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小産權房”的轉正也面臨很多具體問題。“如果"轉正",那之前買賣"小産權房"的行為如何界定和處罰?這肯定是違法行為,如果簡單的"轉正",就等於承認了之前的違法行為。”陳志説。此外,他認為,“小産權房”如果轉正,那勢必還要採取補交土地收益等方式補交一定的價款,那麼補交的金額標準多少,時限界定在哪?這些都需要明確。

  縱深

  屢打不絕的“小産權房”

  “小産權房”是指在農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其産權證不是由國家房管部門頒發,而是由鄉政府或村政府頒發,所以叫做“鄉産權房”,又叫“小産權房”。

  小産權房出現乃至“繁榮”的歷史,與城市房價躥升密不可分。小産權房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是從2007年開始的,而這一年也正是房價上漲邁入快速之年。

  當年6月,建設部發佈了一份“買房風險提示”,特別提醒城市居民不要購買在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否則將無法辦理房屋産權登記,有些項目允諾辦理的“鄉産權”“小産權”,都不符合法律規定。

  儘管主管部門明確表態,但全國一些農村集體組織還是不斷在打“小産權房”的主意,各地的“小産權房”也成為屢打不絕的問題。在北京,通州區張家灣等地成為了媒體關注的“小産權房”集中區域。

  對於打擊查處“小産權房”,從國家到北京也一直採取高壓政策。國土部每季度的掛牌督辦土地違法案件中,基本上都有對“小産權房”的查處。而北京也在2007年就完成了對通州張家灣鎮和房山琉璃河鎮非法佔地建設“小産權房”的處理。

  據了解,2008年國土部開始研究制定小産權房的相關處理意見。各地此前也在等待著國土部的大原則來確定各自的處理辦法。

  2012年上半年,北京開始了集中清理整治“小産權房”。當年9月公佈了首批79個“小産權房”項目,今年6月又公佈了第二批6個項目。

  不過,這次北京對於“小産權房”的風暴,刮向的主要是在建和在售的“小産權房”項目,而已售的“小産權房”由於情況複雜,在處理方面,政府還是較為謹慎。

  交鋒

  黨國英

  “從不合法到合法是大勢所趨”

  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認為,如果按照字面的範圍,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實際上規模很小,就算全部入市,也不會對目前的土地市場造成衝擊。但是,黨國英認為,現在的規劃和用途管制有很多問題。我國現在雖然出臺城鄉規劃法,但鄉村規劃仍非常隨意,如果不修改規劃法,那麼農村可能就按照自己的利益,隨意修改規劃,使得幾十萬行政村都可以入市。

  另外,黨國英認為,《決定》出臺後,有可能導致大量農村“小産權房”成為合法的建築。黨國英認為,這是改革大勢所趨,雖然原來不合法,但是改革的大勢所趨之下,讓原來一些不合法的事情變得合法,也是一種和解,“無非是一部分農民得到一些利益。改革不應只計較這個。”

  華生

  “小産權房入市破壞社會公正”

  經濟學家華生認為,小産權房不符合法治國家的精神,他並不看好小産權房轉正,如果小産權房轉正那就是在鼓勵違法,讓人産生法不責眾的錯覺。

  華生在其部落格中寫道,能蓋小産權房的農民不是廣大農村的絕大多數農民,而是城中村和城郊的原住民。在用途和規劃管制下,規劃就是錢,原住民的土地無權自由流轉入市獲益,否則,既破壞了社會公正,也是對佔人口絕大多數的外來進城農民利益的擠壓和傷害。

  河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昌平認為,在沒有修改法律的情況下,就應該嚴格執行法律,該查處就查處,該處罰得處罰。如果現在不處理“小産權房”,而是一下子全部“轉正”,這就意味著違反現有法律,把一切違法合法化,“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探訪

  太玉園小區 原住村民不願“轉正”

  位於通州區土橋城鐵站附近的太玉園小區,以北京乃至全國最大的小産權房住宅區而聞名。國芙蓉是太玉園西區的一名居民,2009年,她以4000元每平米的價格在這裡購得一套二手房,房産證是村裏發的一個“紅本”。

  她回憶,當年準備在這裡買房時心裏有所顧慮,因為畢竟是小産權,沒有正規的産權證。經過多方打聽,她得知這裡也住有張灣村的本地居民,還聽人説雖然是小産權,但也得到建委的“承認”,考慮到低廉的價格,就買了下來。

  住在太玉園西區的張先生買得更早。2006年時,這裡的房價才2000多元,張先生稱,“關注了這次三中全會,一説建立農村産權流轉,我心裏就踏實多了。”他表示,如果能“轉正”,當然更好不過。

  國芙蓉也表達類似看法,雖然目前沒有要賣掉房子的打算,但仍希望新政策能使小産權房轉成大産權,據她估計,“轉正”可能會讓業主補繳大産權房應當繳納的土地出讓金,“10萬左右可以接受,再多就不行了。”

  而幾位2003年前後搬進太玉園的張灣村村民並不這樣認為,“轉正”後房子雖然可以上市交易,但這對他們來説並無多大意義,“我們就是本地人,房子自己住,現在不用交物業採暖費,住著挺好,如果轉大産權要交錢,還不如不轉。”

  另一位住在太玉園的張灣村村民稱,當時搬上樓是因為舊村改造,等於用宅基地置換而成,他認為,如果房子轉為大産權推向市場,村委會應該對他們進行相關補償。“我才不願意轉,給我100萬我都不幹。”這位村民説。
責任編輯: 劉穎穎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