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內容超出市場預期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1-13  內容來源: 上海第一財經

券商: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內容超出市場預期

 

    昨日,三中全會公報公佈後,就市場關心的熱點問題,上證報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國泰君安等券商機構分析人士。他們就公報有關資本市場方面的內容,一一作出解讀。

  海通證券:改革將提高增長持續性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表示,之前市場已對與資本市場關係比較密切的價格、土地、財稅、金融、行政和戶籍等方面的改革有了預期。此次公報只是綱領性的文件,細節沒有明確,留下了很大的空間需要未來去細化。對於公報內容,姜超的觀點如下:

  一、公報提出未來五大核心任務: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明確時間表,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説明改革仍是一項長期任務,任重道遠;指出經濟建設仍是中心,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二、經濟體制改革方面,涉及了價格、土地、金融、行政、財稅、戶籍改革等多個方面,符合市場以及我們之前對改革的預期。但從具體內容來看,以綱領性文字為主,仍需細化。

  價格改革的部分,提出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間接涉及了資源品價格、金融價格、土地價格等各個領域的市場化。

  土地改革部分,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以及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産權利,隱含的是城市和農村土地有同等權利,以及對農民所擁有的土地、房屋權力的確認。

  金融改革部分,提出完善金融市場體系,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前者涉及金融市場的完善,例如發展民營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完善金融價格市場化等;後者涉及資本項目的開放。

  行政改革部分,提出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觀調控體系。為進一步簡政放權、以及“負面清單”等創新式管理埋下伏筆。

  財稅改革部分,提出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地方事權的上收以及中央財權的下放都成為可能,未來對事權的分配以及稅制改革細節是關注焦點,希望能將教育、醫療、社保等相關事權收歸中央,將消費稅改成流動環節徵收並下放地方,改變立法賦予地方舉債權力,並通過預算公開來管理。

  戶籍改革部分,提出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意味著對農村居民的同等對待。

  三、政治體制改革涉及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法治、權力運作和監督,經濟的民主必然需要政治民主的配合;社會事業改革涉及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提出公平可持續的原則,與戶籍改革的成功密切相關;生態文明體制:提出用制度保護環境,健全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四、上述所有改革的落實,將有助於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從投資轉向創新和效率,讓社會更加公平,提高增長持續性。

  中信證券:市場化趨向進一步加強

  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師毛長青表示,從此次三中全會公報來看,總體符合市場預期。短期來看,農業、醫藥、食品飲料等消費板塊將受益,這些消費板塊在公報發佈初期反彈力度較大,節能環保、軍工等領域次之,這些主要是政策投資領域。從長期來看,文化傳媒、資訊安全等為主的TMT科技成長股也將受益。

  中信宏觀策略組朱建芳表示,公報在資源配置方面進一步強調市場作用,表示市場將起到決定性作用,未來市場化趨向將進一步加強。從公報中可以看出五大行業亮點:一是文化産業;二是生態,未來該産業將有很大改進;三是軍工産業的發展;四是教育;五是醫療。

  國泰君安:公報內容有三大亮點

  國泰君安高級經濟學家林採宜説,公報內容有三大亮點。首先,公報提出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表示,暗示了政府未來將對大宗商品、資金等生産要素上進行更加徹底的市場化改革,包括結束煤炭、電力價格的雙軌制,繼續有力推進利率市場化。結合公報中關於“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論述,預計推進中的改革將在打破國企在電信、金融等領域的行業壟斷,允許民營資本進入方面有更加實質的進展。

  其次,公報提出了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為歷屆三中全會公報所罕見,顯示改革開放已經進入了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結合的新階段,我國的社會管理職能將發生轉變,有助於社會全要素生産效率的提高。

  第三,公報中提出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短期來看,將促進我國文化産業出現大繁榮的格局;長遠來看,將使我國傳媒文化事業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和運作空間。

  華泰證券:三大標的存投資機會

  華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稱,細讀三中全會公報,結合市場預期,有三方面存在顯著投資機會:

  一是農地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儲備豐富的上市公司。土地改革包括兩方面內容:經營承包權流轉和集體建設用地入市。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擁有大量農地的企業有望受益。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方面,從最早的“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到“逐步建立”,再到三中全會公報中的“建立”,顯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有望進入實質破冰階段。

  二是國企改革受益標的股。公報提出“要完善産權保護制度,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援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三是擁有自然資源産權的上市公司。在生態文明方面,公報的最大變化出現在“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制,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其核心在於“産權制度”。這意味著,未來將在嚴格管理用途的前提下,動用産權制度的變革,例如通過産權交易來推動生態環境的改善。

  中信建投:將引領未來數年發展

  中信建投宏觀分析師王洋認為,公報涉及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包括財政、生態文明、宏觀調控、民主法治等,將是未來數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綱領。

  王洋表示,改革還需要看後續具體措施的實施,其中,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這個小組的成立意味著會有一些改革措施出臺,三中全會只是開始。

  王洋認為,僅僅依靠經濟改革、依靠金融改革,對於改革高度的提升是比較有限的。目前改革進入深水區,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即便制定出具體的改革方案和傳遞明確的改革信號,在實際執行中也存在不確定性。改革應更多依靠市場自發的改革。

  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師安尉認為,公報體現了改革共識以及漸進式和市場化的改革信號。從佈局短期策略上看,涉及倉位和方向的調整,由於經濟發展還保持市場預期的發展趨勢,大金融(包括券商和保險)、家電、汽車等板塊有望受益。而今年來長期漲幅滯後、被抑制的消費領域,如白酒、服裝、商貿等領域,有望在反彈週期中有所起色。

  中原證券:中央深化改革決心堅定

  中原證券研究所所長袁緒亞稱,公報的內容超出市場預期。首先公報提出了“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這一明確的時間表,表達了中央推進和深化改革的堅定決心。從公報內容來看,改革並不局限于經濟領域,而是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

  此外,公報指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這一新的機構來負責改革的總體設計及推進事宜,顯示出中央推進改革的力度和決心。本輪改革將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能夠通過市場解決的問題全部交給市場解決,而領導小組將起到掃除障礙、積極推動的作用。

  總體來看,公報內容超預期,未來國企改革、壟斷領域允許民企進入等議題有望出現突破。

  首創證券:需關注未來具體措施

  首創證券研發部副總經理王劍輝表示,公報涵蓋了未來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各類重大問題,將在未來數年裏發揮綱領性的作用。公報在以下幾個關係上提出了處理原則,這些原則對於資本市場將産生深遠影響。

  一是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通過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凸現轉變政府在經濟調控、行政管理等各個方面的職能;預計今後在各類審批方面政府會逐步淡出,社會經營和投資活動的效率會因此提高,資本市場的發展將會加速。

  二是中央和地方的關係,通過強調地方政府的財權與事權相適應,表明財稅制度改革的大方向;地方政府將有權通過調節稅率來吸引投資、加強本地競爭力;未來各地經濟發展將會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化,區域行業企業龍頭的地位將顯著提升。

  三是城鄉之間的關係,通過城鄉要素的平等交換來提升農民的收入水準和消費能力,為城鎮化鋪平道路;這其中釋放出的紅利遠不止土地升值對於上市公司的影響,而是可能長達一二十年、來自鄉村的消費增長。

  四是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之間的關係,強調了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和主導地位,這可能意味著國企方面的改革措施會較為謹慎。短期內國企類上市公司的利空預期有所緩和,相信不久的將來仍將會出臺國企改革方面的措施。

  投資者需要關注未來幾個月內可能密集出臺的具體措施,這將使得改革路線圖更加明晰,對相關行業的影響也會更為具體。

責任編輯: 劉穎穎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