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當“空氣”成為招商賣點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1-05  內容來源: 上海第一財經

第一財經日報:當“空氣”成為招商賣點

 

   “當某些地方是霧霾的時候,我們這邊是藍天白雲;當某些地方被水淹的時候,我們這裡碧水盪漾,所以這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地方。”在不久前舉行的上海市奉賢區城市發展推介會上,區長莊木弟為奉賢的招商競爭力打出了一張環境牌。

  當時,台下眾多投資者抱以會心一笑,如今回味起來更具現實意義。上週末,北京等諸多省份再度十面“霾”伏。昨天,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聯合發佈《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顯示,中東部大部地區年霧霾日數為25至100天,中國霧霾天氣呈“霾增霧減”趨勢。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發現,空氣和環境品質已經成為多地政府招商引資的賣點,被激活的還有政府採購的訂單,河北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就公告稱,公司與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簽署了價值6092.1萬元的政府採購貨物購銷合同。

  邀請企業家“深呼吸”

  10月中旬,在上海奉賢區的城市發展推介會上,這樣一組數據吸引著潛在投資者的目光:奉賢有多個萬畝森林環拱,PM2.5為上海市最低。

  PM2.5是一個英語縮寫和數字的結合,PM表示Particulate Matter即顆粒物,2.5則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去年冬季以來,北方多地連遭霧霾天氣,PM2.5迅速普及為氣象常識。機動車尾氣排放、鍋爐排放和揚塵是主要來源。

  中國氣象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霧霾日數為4.7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其中13個省份均為歷史同期最多。

  今年9月22日,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上海財經大學一個論壇上説:“今天有人説為什麼你長得這麼年輕呢,我説其實我並不年輕,我已經快50歲了(台下一片驚訝聲)。別人分析我看起來年輕跟我待的地方有關。”

  他稱,自己在美國待了10年,那邊的PM2.5是5~10微克/立方米,在中國香港待了13年,那邊的PM2.5也不高,“我今年待在北京,我感覺環境還是對人的心情狀態有影響的。”此前馬駿稱自己為了應對北京霧霾,有三個空氣凈化器,隨身攜帶一個,家裏和辦公室各一個。

  2012年2月29日,環保部和質檢總局公佈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首次將PM2.5納入常規空氣品質評價標準。根據“標準”增設的PM2.5濃度限值,24小時的平均濃度是75微克/立方米,年平均限值是35微克/立方米。就在上週六12時,北京城六區的PM2.5濃度達到307微克/立方米。

  打環保牌的不只是上海一些地區,今年夏天,本報記者參與了江蘇宿遷一座總部經濟集聚區的入駐政策説明會,宿遷市一位主要領導在會上邀請在座的企業家,經常來宿遷“深呼吸”。

  “宿遷的森林覆蓋率高達28%,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超過40%。”該領導稱,“我們也發現許多原來在江蘇省省級機關工作或者在其他地區投資生活而患上呼吸道疾病的人,到宿遷工作生活一段時間後,都有明顯的好轉。”

  陜西寶雞亦將今年以來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招商引資的一張名片,《寶雞日報》10月12日頭版頭條《生態金名片引來八方客》一文中披露,香港一家企業負責人在考察當地時表示,寶雞的生態環境全國少有,推出的合作項目極具潛力,這兩個因素決定了公司將選擇在寶雞投資。

  在這個環境治理上下求索的時代,“藍天白雲好空氣”不再是戲謔之語,而是關乎城市形象和軟實力提升的核心競爭力。

  本報今年8月份曾報道,全運會東道主瀋陽為確保大賽期間的空氣品質,展開了一場鍋爐“拆並大戰”。

  上市公司“環境業績推動”

  去年以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大氣污染治理政策,帶動了政府採購PM2.5監測設備的熱潮。

  根據環保部為全國城市監測PM2.5確定的時間表,目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已經陸續開展PM2.5監測;2013年,此類監測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鋪開;2015年,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實施新的標準;2016年1月1日,全國實施新標準。

  今年9月底,環保部通報,空氣品質新標準第二階段監測實施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40個城市共172個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監測點位已建成或改造完畢,投入監測試運作併發布相關資訊。

  先河環保市場部部長杜新平告訴本報記者,在大氣污染較為嚴重的河北省,目前幾乎每個縣都要上至少一台PM2.5監測設備。

  先河環保上述公告顯示,上述合同項目為河北省第一期縣級環境空氣監測網建設。杜新平表示,這僅是“一期”,明年可能還會有一部分。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此前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內要建設近1500個PM2.5監測點位,前期投入將超過20億元。

  杜新平預計,經過連續三年的增長,2014年PM2.5監測市場不會有明顯的擴大,但會持續增長。根據先河環保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受益於國家相關環保政策的落實,大氣監測産品實現較大的增長,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該公司三季報披露,其營業總收入(1.64億元)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37萬元)分別同比增長33.1%和15.93%。

  目前國際上比較有名的PM2.5監測設備廠商主要有:來自美國的賽默飛世爾等公司以及來自法國和澳大利亞的公司。國內的主要廠商除了先河環保還包括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和武漢天虹公司、安徽藍盾光電子、北京中晟泰科環境科技等多家企業。

  作為賽默飛世爾亞太和新興市場環境和過程監測高級商務總監,周曉斌告訴本報記者,隨著中國各級政府對環境監測、污染防治方面的關注和政策的落實,近年來該公司環境業務保持穩定增長。目前,正不斷提升産品本地化水準,大部分的環境監測産品線都有在中國生産。

  得益於國家政策的支援和價格優勢支援,國産PM2.5監測設備的市場優勢也逐漸體現出來。杜新平告訴本報記者,2011年國産設備在全國的市場佔有率幾乎為零,2012年約為15%,而今年全年預計達到50%以上。

  杜新平稱,在PM2.5監測之初,進口設備的價格約為25萬,而國産設備幾乎是其價格的一半。目前,進口設備的總價雖然有所下降,但還是要高於國産設備。另一方面,國産設備經過大約三年的考驗,能夠達到使用要求。

責任編輯: 劉穎穎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