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賣場騙術攻防戰:交錢被宰維權遭毆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1-04  內容來源: 新京報

    中關村,中國的矽谷,高新産業的起源地,也憑藉著海龍、鼎好、中關村e世界、太平洋等大型電子産品賣場,成就了中關村IT航母的盛名。

  但近些年來,人們對中關村電子賣場的看法已從當年“買電腦當然去中關村”,變成“你還敢去中關村買電腦嗎”。

  2011年,海澱區工商分局公佈海澱區“十大高投訴行業及地區”黑榜,中關村電子賣場因導購拉客、價格沒譜名列榜首。同年,北京警方公佈的十大居民認為最不安全的地點中,中關村地區也赫然上榜。

  導購拉客、虛報價格、以次充好等消費陷阱,已讓中關村電子賣場信譽盡失。雖然工商、質監、公安等對中關村電子賣場的檢查處罰力度加大,但類似行為仍屢見不鮮。

  康良,北京一家知名網站的編輯。

  從家到公司,全程5.07公里,騎車20分鐘。但每次騎行到第15分鐘左右,他的心情都會很糟,總是飛快蹬車,想儘快逃離這段路。路兩旁,依次分佈著中關村電子賣場E世界、鼎好、海龍等多家電子賣場。

  “我算跟IT沾點邊吧,為了在這兒買東西不上當,還研究了很多攻略,可還是被騙了,維權時還挨了一頓揍。”説起中關村電子賣場,康良感慨這裡的騙術防不勝防。

  就在康良埋頭飛快蹬車的時候,陳一白(化名)正跨上臺階往鼎好電子大廈裏走。他是這裡的一名“銷售”,一邊走,一邊猜想著今天能忽悠到幾個顧客。

  穿“馬甲”的導購

  中關村電子賣場的黑導購,雖經多次整治,但風頭一過,還是三五成群四處攬客。而今,很多商家為了避免整治,雇用的導購員也披上了“銷售”的馬甲。

  陳一白是鼎好大廈一家商鋪的銷售員,但他幹的活兒,卻只是在賣場大門附近替商戶攬客,“這幾年查得嚴,都改名叫銷售了,但其實我們還是導購。”

  工作中,陳一白最喜歡“小白”。“小白”,是中關村電子賣場銷售人員私下對一類客戶的稱呼,意指對電子産品價格、性能等完全不懂的顧客。

  陳一白印象中,但凡見到“小白”,銷售經理往往“使勁坑”,價位能多高是多高。有一次,一個不懂行的顧客花了一千塊買了一個電腦貼膜,當時導購向其承諾買了這個膜就會享到府的售後服務,但這根本不存在。

  不是小白,也照樣坑。

  陳一白説,一些懂技術的顧客,不見得懂行情,反之亦然,還有很多顧客在購買前做足了功課,去中關村電子賣場就奔著指定型號的産品,但即使如此,導購和銷售也會有辦法“轉型”,讓顧客上當。

  10月6日,商先生專程來海龍大廈買筆記型電腦。為防被騙,他在家做足了功課,將一款4100余元筆記型電腦的型號、配置一一寫入清單。

  當導購帶著他到門店時,銷售稱這款電腦待機時間短、發熱,還不能用QQ和暴風影音。

  於是商先生買了銷售人員推薦的另一款電腦,花了4400元。

  “好端端的筆電怎麼不能使用QQ呢?”回到家的商先生琢磨過味兒來,上網一查,買的這款電腦網上報價最多才3500元。

  陳一白説,這是典型的導購模式——“轉型銷售”,因涉嫌欺詐,也是相關部門重點整治的違規行為。

  據記者了解,僅2010年,中關村大街派出所就接到三大賣場(海龍、鼎好、e世界)糾紛類報警3527件、抓獲黑導購擾序人員764人次。

  除去警方的打擊,中關村各市場的市場管理部也把黑導購列為著重打擊對象,不過效果並不明顯。

  10月18日,海龍大廈市場管理方稱,當下的導購鑽了市場的空子。比如,店面銷售人員有對電子産品的推薦權,且中關村電子賣場為自由議價市場,議價中多收一定數額的錢,市場不好查處。

  陳一白知道導購的行為違反規定,但他對此毫不擔心。“無非就是避風頭,查得嚴時就歇歇,況且一些商家的手段要比我們厲害得多。”

  先付款再拿貨的流程

  中關村電子賣場的一些商戶,很多都推行“先付款再拿貨”的流程。“付完錢就等著挨宰吧,配件軟體什麼的全要加錢。”陳一白説。

  陳一白説的厲害,是指中關村電子賣場的一些不良商戶除去導購、轉型兩大手段外,以“先付款再拿貨”來坑人的方式。

  近月來,新京報所接到反映受騙的熱線電話中,多數消費者稱在付完錢後遭遇欺詐。

  10月16日,新京報記者以客戶身份來到中關村E世界二樓2007號店面,很快就被女導購小崔攔下。她説記者要的手機有正品現貨,交錢就能提貨。

  記者欲先看手機,但小崔稱“機器沒問題,交錢才能去倉庫提貨。這是公司流程,中關村都這樣”。

  交了700元,記者被小崔帶到地下一層一家綜合專賣店。這時,她説這款手機是“未破解版”,軟體需要收費,比如QQ聊天工具等,每款軟體需要200元-500元不等。否則“拆機之後,裏面沒短信,沒有打電話軟體,連按鍵都不能使用”。

  “為什麼事先不説?”

  “哥,咱們倆處對象,你要知道我的缺點了,你還能娶我嗎?”

  “軟體我不安裝了,將手機給我就成。”

  “不行。如果不破解,公司不出貨,這是公司規定。”

  記者堅持要退款,崔女士稱,退錢可以,但要扣除40%損失費。“錢你都交了,要不然再換一台。”

  “交完錢‘上帝’就變弱者了。”陳一白説,所謂破解版,實為店家的忽悠。“一旦消費者先付款再拿貨,消費者就如砧板上的魚肉,任商戶宰割。”

  中關村E世界市場管理方工作人員余女士稱,正常的購買方式是一手交錢一手拿貨,或者拿到貨品後再付錢,先付款再拿貨的方式,會使消費者處於被動。

  電子賣場的防騙術

  康良身高一米八,身體健碩,但當他被店裏一乾人圍毆時,他才恨自己沒從小就學功夫。

  康良決定去中關村買手機前,足足在網上研究了一週。他不但下載網上一份《中關村防騙術》,還觀看了一段點擊率過萬的導購騙人視頻。“當時我認為不會被騙了,可沒料到自己還是吃了虧。”

  康良去中關村購物是10月7日下午,一路上他沒跟黑導購搭話,也拒絕店員推薦的定制手機。

  “誰能想到呢,交完錢後説只有定制機。”康良察覺被騙後,大喊退錢。

  這時,幾位店員圍上來説,錢可以退,但要扣除200元服務費。

  “我不同意,和他們理論。”康説,不想被前後夾擊,遭對方圍毆,有人用東西拍了他後腦勺,就倒地了。

  康良的遭遇在中關村電子賣場並非偶然。據公開資料顯示,有的客戶在中關村電子賣場被黑導購打斷了鼻梁。還有的客戶維權時不僅遭銷售員拒絕,還被對方在地面上劃出一條界線,一越界就動手打人。如今海淀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對多起黑導購傷人事件進行了判決,但並沒有在中關村電子賣場産生有效的震懾。

  近年來,電子賣場的惡性競爭愈演愈烈、消費欺詐倡狂至極。2011年,海澱區一位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時説,中關村地區共有11個電子賣場,商鋪總數約為7500個,從業人員50000余人。因黑惡勢力引發的刑事案件層出不窮,成為北京接警數量最多的商業機構。

  陷入怪圈的信譽

  有人戲言,北京的電子商務網站之所以發展迅速,是因為消費者寧可去碰1%的返修率,也不願意去面對中關村電子賣場99%的騙子。

  三天前,陳一白領到了上個月3000多元工資。

  他説,其實在中關村電子賣場很多商家並不願意雇用導購,因為會增加經營成本。商家每賣出一件商品,會被導購和銷售經理等環節抽走利潤的五成。

  那為啥還聘導購?韓説“不用導購的商家在中關村電子賣場根本活不下去,大家都活在怪圈裏”。

  韓思文(化名)曾在中關村電子賣場經營店舖,是一名堅決反對雇用導購的商戶。“導購産生的成本都會附加在客戶身上”他説,那樣做生意不厚道。

  如今,信奉厚道的韓思文已撤出賣場。“我那套在這裡根本活不下去。”

  據韓的賬本顯示,他三年前入駐海龍大廈,店面一直都沒請導購。第一年,他虧損近50萬,第二年持平,但第三年又虧了近30萬。“今年夏天店面租金提高約20%,我只好退了出來。”

  韓思文稱,他並不怕租金上漲,而是難以接受無良的導購破壞商場秩序。“我們不設導購,主要是通過宣傳招徠客戶,但很多客戶進樓不到10米就被導購拉走了。”

  此外,有商戶認為中關村電子賣場多年來欺詐和制假販假屢禁不絕,既有外因,也有經營模式落後、電子賣場總體佈局不合理、商品同質化嚴重等內部因素。

  “三大電子賣場竟有數百個攤位銷售尼康相機”,一商戶説,這樣的狀況直接導致經銷商之間形成惡性競爭。

  海淀工商的一名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目前中關村電子賣場的經營模式“太落後”有關。他説,經營者雖銷售高端電子産品,但沿襲的仍是傳統小作坊式的銷售理念,造成産業關聯度低,影響創新要素的聚集與發展。

  中關村電子商會秘書長齊波覺得,現在的中關村電子賣場似乎進入了一個怪圈。他説,目前,中關村電子賣場的市場管理方的工資來自商戶租金,如果因為亂象罰款或嚴懲,一些商戶或會撤離,去其他賣場做生意。這意味著市場管理方所在公司賣場空置率升高,所收租金下滑。齊波稱,目前,中關村電子賣場空置率高企,已超過20%。

  韓思文覺得,市場管理方看到的是眼前的租金,商戶看到的是憑導購拉客賺的利潤,並沒有人在乎是否抹黑中關村電子賣場。

  一條街與31個管理部門

  同時,隨著市場價格放開,執法部門無法可依,不能從根本上杜絕欺詐經營,相關部門無法受理價格高的投訴。

  10月16日,在海龍大廈一樓警務室,一警務人員對向前來投訴的消費者稱,以後還是別來中關村電子賣場了,去正規商城更好。

  據記者調查,中關村電子賣場亂象早在2009年就已經引起政府的有關部門重視,為此海澱區于2009年專門成立了由發改委、工商、稅務、公安、文管等31個職能部門組成的中關村西區協調管理委員會,力求綜合整治這一地區的電子賣場。

  從2007年到2011年上半年,在全區消費者投訴量普遍下降的情況下,唯獨中關村電子賣場的欺詐投訴逐年攀升,2010年針對中關村電子市場及商戶的投訴,佔到海淀全區總投訴的31.7%。

  為何加強了監管,但市場亂象卻無大的改觀?

  海淀中關村管委會一名領導曾表示,涉及電子賣場的管理部門雖多,但協調起來也有難度,“未形成合力。”

  《經濟參考報》2011年曾報道,據海澱區電子商會統計,每年在中關村電子賣場違法拼裝的電腦多達70萬台,“AMD、INTEL兩大電腦晶片製造商負責人反映這裡銷售的CPU大多是水貨。”西區管委會負責人曾邀請海關緝私局來檢查,但海關方面説海關法只賦予了走私稽查權,沒賦予對販私的監管處罰權。

  針對“中關村電子賣場近年存在的售假等亂象,工商等執法部門是否當主動突擊檢查”,中關村西區工商所一名工作人員稱“出了問題解決問題,沒有發現問題,你讓我們怎麼解決。”

  該工作人員坦言,中關村電子賣場商戶雲集,不乏一些“能黑一筆就黑一筆”的不法商戶存在,但工商部門人力有限,目前所轄範圍內執法力量只有兩三個人,在不可能監管到每一個商戶的前提下,只能呼籲商家誠信經營。

  同時,隨著市場價格放開,執法部門無法可依,不能從根本上杜絕欺詐經營,相關部門無法受理價格高的投訴。

  如何避免中關村電子賣場亂象,中關村電子商會秘書長齊波建議稱,除了嚴懲嚴管外,政府等有關部門最好牽頭設置黑名單制度,但凡有無良商戶違法違規經營,直接計入黑名單,並清除出商場,進入黑名單的商戶不被其他各大賣場接收;對賣場而言,加強對商戶工作人員的管理及處罰力度,賣場有對違規銷售人員的除名權,目前銷售人員多是聽店家的,賣場管理方對銷售人員無能為力。這導致銷售人員素質良莠不齊。而在其他商場,商場管理方則擁有對無良銷售人員等的除名權。

  針對“賣場對店家嚴管後可能導致的商戶流失”問題,齊波建議稱,政府有關部門應在政策上或資金上給予賣場相應傾斜,鼓勵市場方嚴管,“嚴管的最終結果是使商戶和賣場都受益,重拾信譽。”

責任編輯: 劉穎穎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