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時政新聞

南澳Ⅰ號水下考古 古沉船大量珍貴文物昨出水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1-05-23

 

自今年4月底汕頭“南澳Ⅰ號”正式啟動第二階段水下考古發掘以來,考古人員正抓住當地海域水下考古作業的“黃金季節”,加緊對這艘沉睡海底400多年的明代古沉船開展搶救發掘。

昨天,考古人員在媒體的見證下,進行了兩個來小時的公開直播發掘,隨著一框框青花瓷器被起吊臂從27米深的海底沉船上拉上大型考古作業船“南天順”號的甲板,一個個器型尺寸較前一段考古所得更大的青花大盤及繪圖更加絹秀的雙魚折沿盤,再次向世人展示“南澳Ⅰ號”蘊含的無窮魅力。

沉船船艙發現炮狀物

昨天下午“南澳Ⅰ號”古沉船所在的“三點金”海域斷斷續續下起了雨,7個考古人員分批接力潛入水下27米的古沉船,進行發掘打撈瓷器,由於船體附近海域能見度僅在1米左右,考古人員主要是在S2和S3船艙進行發掘,共發掘出60多件瓷器和銅錢;這些出水瓷器基本都是以青花瓷盤、醬色龍紋陶罐、瓷碟等青花器皿,和去年出水的瓷器在器形和種類上沒有太大的差別,瓷器圖案仍以中國傳統的吉祥文化符號為主。據現場專家介紹,該批瓷器仍以漳州窯為主,間或有部分景德鎮瓷器,同時也不排除部分出自潮汕附近的潮州窯口。據國家水下遺産保護中心“南澳Ⅰ號”領隊孫鍵介紹,船上裝載的炮狀物體大概在沉船船艙S8、S9的位置上,目前還沒有將其打撈出水;另外還有成摞的鐵鍋也在船艙中等待發掘。

青花大盤之大不多見

截至昨日,今年第二階段發掘以來,“南澳Ⅰ號”考古隊又打撈出水古瓷器超過2200件。據水下考古隊員介紹,在進行了大量的清淤工作之後,“南澳Ⅰ號”的很多船舷都已經暴露出來,船體輪廓也基本可見,整個船體保存較好,沉船長近30米。記者獲悉,在去年“南澳Ⅰ號”打撈出水文物逾萬件的基礎上,目前據估測船載文物可能還有近兩萬件,屆時整船出水文物將達到3萬多件,“南澳Ⅰ號”作為目前國內已發現的唯一明代晚期商貿船而言,“南澳Ⅰ號”還有可能創造我國水下考古發掘文物數量之最。

昨天出水的青花大盤體量尺寸之大,作為一種日常生活用瓷,在我國出土的文物中並不多見。

南澳Ⅰ號或與馬尼拉大帆船有關

當時的“南澳Ⅰ號”將開往哪?這艘古沉船的身世之謎一直引人遐思猜想。據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秦大樹介紹,“南澳Ⅰ號”古沉船可能與當時的“馬尼拉大帆船”貿易有關。當時海上貿易已基本由西方控制,西班牙控制下的“馬尼拉大帆船”貿易來往于菲律賓、東南亞與中美洲之間;“南澳Ⅰ號”船載商品有可能是運往東南亞,再由“馬尼拉大帆船”運往美洲地區進行貿易。




  責任編輯: 晴天視頻來源: 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