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上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闡述未來一年政策方向。中新社發 譚達明 攝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13日發表新一年度《施政報告》,長達二萬多字的《施政報告》以“民心我心 同舟共濟 繁榮共用”作為主題,重點推動民生政策。以下為這份報告的十大看點:
“先租後買”助市民置業
《施政報告》首項提及的施政,是大眾關注的房屋策。曾蔭權指出,過去數年,私人樓宇供應量相對較少,售價上升,面對市場短期波動,比較可取是為有意置業的夾心階層提供緩解措施,故推出“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
該計劃由港府提供土地予房協興建“實而不華”的中小型單位,並以市價租予合資格人士,租約期最長5年,期間不會調整租金。按照計劃,租房可在指定時限內,選擇以市價購入原有單位、計劃下的其他單位或私人樓宇,他們可獲退還一半凈租金,作為置業首期。
投資移民暫停買樓類別
內地投資者來港購買豪宅,成為豪宅樓價飆升的推動力。《施政報告》宣佈,在投資移民計劃中,暫時把房地産投資類別剔除,由今年10月14日生效。
保安局的資料顯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在2003年推出,申請人可在香港投資不少於600萬港元的物業股票等資産,至今共批出7400多宗,而申請人去年在港購買的住宅總值超過52億港元,按年大升七成二。
官商合作扶助弱勢社群
針對香港貧富差距問題,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一系列措施扶助弱勢社群,其中重點是首推官商合作、由港府與商界各出資50億港元,設立100億港元的“關愛基金”。
曾蔭權表示,希望在綜援計劃以外,提供更多支援,幫助收入人士及弱勢社群。
領高齡津貼出境限制大幅放寬
面對高齡人口劇增,長者福利政策成港府關注的施政重點。《施政報告》建議,將放寬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的出境期限延長至305天,以及預留10億港元延續或加強長者醫療券試驗計劃。
此外,港府亦會研究向廣東養老的長者提供退休生活津貼,增加各類資助安老服務的名額,提供更多稅務優惠鼓勵市民與家中長者同住等。
交通津貼擴至全港
香港在職貧窮家庭數目持續增加,外出上班交通費高昂,為低收入家庭帶來重大壓力。為鼓勵基層市民持續就業,《施政報告》推出“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資助全港合資格在職人士每人每月600港元交通費用。
書簿津貼倍增至千元
為協助清貧中、小學生購買課本和支付上學開支,《施政報告》建議,由下學年起大幅增加“學校書簿津貼計劃”的定額津貼一倍,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境況,預計涉及每年約1.2億港元額外公共開支。
最低工資明年上半年實施
《最低工資條例》今年7月獲立法會通過,《施政報告》提到,港府會儘快向立法會提交附屬法例,訂定最低工資水準,期望法定最低工資在明年上半年全面實施。
網上支援“隱蔽青年”
青少年面對失業失學等“雙失”壓力,只懂上網,不願面對外界,變成“隱蔽青年”,成為近年香港社會一個新現象,受到社會關注。《施政報告》提出,因應青年人生活模式的轉變,特區政府將透過“獎券基金”撥款,推行網上青年工作試驗計劃,透過網際網路接觸有需要的青少年,特別是邊緣及隱蔽青年,以便適時提供支援。
“發水樓”設施寬免大減
近年不少發展商借引進環保及生活設施為名,推出“發水樓”。《施政報告》提出取消部份設施的寬免,包括降低停車場、露臺、工作平臺的寬免,併為多項仍享有寬免的設施加設10%的整體寬免上限,同時收緊興建窗臺的面積。
資助巴士公司購混合動力巴士
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指出,以現時市場供應情況及技術發展而言,混合動力巴士有望在短期內大規模取代柴油巴士。故此,港府建議全數資助專營巴士公司購置6輛混合動力巴士,在香港繁忙路段試驗行駛,以測試運作效益,包括能否應付香港地形和氣候的要求,以及收集營運數據。
曾蔭權説,如果巴士公司有意測試其他更環保的巴士,例如電動巴士,特區政府亦願意同樣資助。(記者 黎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