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草莓緣何這樣甜?一個龍頭企業用農民職業培訓撬動鄉村振興的故事

發佈時間:2018-06-22 01:29:29  |  來源:農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磊


咦!這草莓看起來也沒什麼特殊之處,怎麼吃起來卻格外清甜爽口?


初夏時節,記者來到山東省博興縣一處草莓大棚採訪,大棚管理員韓學忠樂呵呵地説:“看似尋常,實不尋常啊!這裡面奧妙多得很!”他説,首先這些草莓品种經過了精心挑選,在生産過程中採用有機防控技術,保證了整個生長環境的生物多樣性,草莓生長期全程使用自製的酵素肥改良土壤酸鹼度,讓草莓始終在適合的環境中生長,全元生物肥和糖化氨基酸發酵肥給草莓提供了全面的營養,生物菌肥改良了土壤微生物環境保證根系健壯,植株健壯了,果實口感當然不尋常了。“外邊草莓賣十五,咱家的價格能高一倍。節假日來採摘的人可多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都愛吃這一口!”


老韓是喬莊鎮王院村村民,算得上是個莊稼老把式。自從前兩年把承包土地流轉給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山東高效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後,就進了博華生態農業海棠樂園,從事棚區種植管理工作。在培訓中,他學習了草莓及西瓜、甜瓜管護要點、基地標準化管理、糖化氨基酸肥料製作、蔬菜基地農事操作規範,現在老把式變身新農民,還當了生産小組長,介紹起新技術、新概念頭頭是道。老韓現在腰板“硬”得很:“我現在一年收入三萬多,還不算土地流轉收入。以前種地憑的是力氣,掙不了倆錢兒,現在是靠技術讓自己腰包鼓起來!”


博興縣是傳統農業縣,盛産小麥、玉米以及林果、蔬菜等多種農副産品。“不能再走傳統農業的老路了,現代農業關鍵靠科技、靠人才。”縣委常委、副縣長王惠強介紹説,博華生態農業通過企業科技創新拓展生態、迴圈、創意農業,對農民形成了比較強的帶動力,在博興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踐中貢獻突出。


難以割捨的鄉土情懷讓博華人大手筆投入家鄉農業,在毗鄰的兩個鄉鎮連片流轉了6萬畝土地,想通過集約化、現代化手段改變家鄉面貌;博華人深知農業農村發展的瓶頸就是人才匱乏,現在每年培訓農民5000人次以上。縣裏剛剛出臺了新型職業農民的認定管理辦法,博華農業搞農民培訓的勁頭更足了!”


土地流轉後的農民有相當一部分進了博華生態農業工作。公司安排專家老師通過課堂教學與現場實操相結合的形式,用通俗的語言、直觀的場面讓農民掌握實用新知識,同時為他們搭建“九級匠工”晉陞體系,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現代農業到底是個啥樣?小小草莓,給博興農民帶來了強烈的直觀印象和學習動力。養豬也是這樣,一般農民家裏養上一兩頭豬,豬圈裏的味道就有點熏人了,要是成千上萬地養,環境可想而知。但是博華生態農業採用生物發酵液體飼料飼喂模式,實現從種苗繁育、飼料資源的綜合利用再到糞污無害化處理的生物迴圈體系,既改善了養殖環境,又大大減少了抗菌藥物的使用,提高了飼料利用率和豬肉品質。記者來到存欄規模五千頭的博華生態農業養殖基地,除了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飼料酸味,沒聞到普通豬場那種刺鼻的味道。養殖主管馬學功説:“養了多少年的豬,像這樣的養法還是頭回見,不但環境好,豬肉也更好吃了,比市場價格貴出三倍還特搶手。只不過養豬可不像以前那樣隨意,要按照規程一步步來,一絲也馬虎不得。我們都是通過嚴格培訓,考核合格後才上崗的。”高級養殖師周鵬介紹,豬場生産的生態豬肉無抗生素、瘦肉精等檢出,還能達到富硒産品標準,目前正在努力複製推廣這種養殖模式。


思路變了,眼界就更寬,市場就更廣闊。隨著城鎮綠化水準的提升,對綠化苗木的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和高標準要求,博華生態農業以特色園林造型苗木、耐鹽鹼苗木、彩葉樹種、原料能源植物栽培為基礎,實行集約化、專業化管護。記者在博華苗木繁育基地看到,用絲綿木嫁接的衛矛(常綠灌木,一般做綠籬球用)長勢良好,豐富了北方冬季常綠闊葉喬木樹種,用彩葉樹種紫葉李製作的孔雀、袋鼠等動物造型活靈活現,金葉榆製作的亭廊造型也有模有樣;用紫荊製作的花籃造型仿佛要把滿園春色收入籃中;枝條編織的花瓶,實現了工藝品和園林植物的有機結合。各種造型風格獨特,客戶看中了哪款造型,可以連樹帶土一塊運走。正在基地修剪苗木的馬美玲告訴我們,她是2012年來到博華生態農業的,經過培訓,現在是三級匠工,每個月除了工資,還可以拿到100元的技術補貼。截至目前,有130多名村民像馬美玲一樣經過培訓都進了基地。


博華生態農業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晉鑾深刻感受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最關鍵。他表示今後要加大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力度,通過土地流轉、新型城鎮化建設、生態迴圈農業建設、貧困村幫扶、農業現代化建設等具體手段,提升群眾生活水準、加快農業資源迴圈利用、改善農村環境,助力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 孫磊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相關文章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