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代溝”隱憂凸顯 騰訊推家長遊戲指南手冊教你如何應對

發佈時間:2018-01-1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郜玉至

在圍觀完“80後”的油膩和“90後”的佛係後,自帶網際網路基因的“00後”亦將迎來一個“被定義”的場景。從最初的PC,到之後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00後”在多屏時代中逐漸成長,也被稱為網路原住民。一項新的權威調查發現,兒童數字化技能成長迅速,早早便超越父母,形成了所謂的“數字代溝”。這給傳統的教育方式帶來很大挑戰,同時也給網路安全提出嚴竣問題,值得全社會深入思考和積極應對。

1月11日,騰訊社會研究中心邀請中國青少年宮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波與多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數字代溝”問題的産生和如何完善兒童網路安全和網路素養教育。騰訊社會研究中心也正式對外發佈《玩得開心、玩得安心——寫給家長的遊戲指南》實用手冊,指導家長更好地應對兒童上網和遊戲行為。

張海波是中國青少年宮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2016-2017中國兒童網路素養狀況系列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負責人。這份研究報告是目前為止,在國內同類研究中樣本量最大的研究之一。通過對11萬份網上調查問卷的分析,揭示了3-14歲中國兒童數字化成長的軌跡,並取得了一些比較重要的發現,包括:兒童觸網低齡化趨勢明顯,小小原住民網路化成長迅速。

 

關注兒童網路安全騰訊責無旁貸

 

根據第40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我國青少年網民(19歲以下)近1.7億,約佔全國網民的22.5%。兒童上網行為和相關的權益保護也一直是作為網際網路企業的騰訊公司長期關注的重點議題。

 

正如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年度旗艦報告《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中的《守望未來 ——關於數字時代兒童權益的思考》一文指出的,“在網際網路時代出生成長的這一代人被稱為網際網路時代的“原住民”。這個群體無疑是最幸福的,他們以前人沒有經歷過的方式去獲取知識、享受人生,他們的成長伴隨的是便捷、快速、高效。在網際網路時代,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權利保護也會遇到不同以往的問題。騰訊秉持的信念是,我們有責任保護每一個孩子的用網安全,讓他們遠離各種形式的網路侵害。”

 

正因如此,騰訊把保護兒童網路安全的理念貫穿到了經營行為的方方面面。2016年11月,騰訊正式啟動了“企鵝伴成長——數字時代兒童權利保護”項目,並宣佈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達成兒童網路保護項目的戰略合作。雙方將就網路暴力、網路欺淩、不良資訊以及網路遊戲等議題開展深入研究和政策倡導,促進兒童網路保護的公共意識提升和行業自律,推動政府、企業、學界和社會組織在兒童網路保護上的多部門聯動,同時也深入挖掘網路給兒童成長帶來的積極效用。

2017年2月16日,“騰訊遊戲成長守護平臺”應運而生。目前,守護平臺上線守護功能有“遊戲提醒、消費提醒、遊戲查詢、消費查詢、查小號、時段設置、一鍵禁充、一鍵禁玩、大王卡專區”,全方面地幫助家長在孩子的遊戲時間和消費行為上進行管控。用戶可在遊戲內、遊戲公眾號中使用“成長守護”功能對孩子進行關聯,使未成年人保護貫穿用戶體驗。2018年守護平臺將重點建設3.0版,實現健康的家庭親子互動體驗功能。

由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製作的《玩得開心、玩得安心——寫給家長的遊戲指南》實用手冊,旨在幫助家長正確看待和應對電子遊戲對孩子的影響,指導父母為孩子設立規則,與孩子暢快而有效地溝通。溝通是抹平數字代溝的有效途徑。解決孩子沉迷遊戲的問題也是一樣,完全卡死的管控方式會讓家長失去孩子的信任與認可,一旦失去就很難重新建立,溝通才是硬道理。這本手冊是國內出品的第一本相關指南,對家長極具實際指導意義。

騰訊社會研究中心也將與專門研究兒童媒介素養的專家展開闔作,並不定期地邀請專家分享和討論與兒童網路素養和安全相關的最新研究報告、觀點、政策建議等。

 

《中國兒童網路素養狀況系列研究報告》調研背景

 

這份《報告》基於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組建的調研組,在全國各地的青少年宮(活動中心)、少先隊組織、學校和幼兒園等聘請了專門的調研員展開的大規模調查。調研通過發放問卷和個人與小組訪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其中問卷調查採用網路問卷調查的形式,在全國範圍內隨機發放網路問卷連結,共回收有效親子問卷為113934份。按年齡(3-14歲)進行了分層抽樣,共抽取樣本93180份。

    本次調研時間從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歷時一年多。全國共有34個省市自治區參與,涵蓋了東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的大中小城市,基本能夠代表城市兒童網路素養的基本狀況。

調研負責人張海波將這份報告主要針對的2000年以後出生的人群定義為 “蘋果世代”,他們一齣生就面臨著一個無所不在網路世界群體,數字化生存是他們從小就開始的生存方式,他們也成為從小生活在移動互聯時代,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社交媒體、網遊和直播包圍下長大,是身處螢幕世界的“滑一代”、上網看世界的“搜一代”、離不開社交媒體的“微一代”、愛玩網遊的“遊一代”和喜歡分享的“秀一代”。

超過六成的14歲兒童的父母表示孩子懂得更多的上網技能。兒童的數字化技能超過父母,加上父母與孩子之間對上網的態度和關係有隔閡,“數字代溝”現象凸顯,即隨著數字技術的普及,家長和孩子圍繞數字技術使用産生的能力差異,從而在認識態度、價值觀念、興趣愛好等方面産生了越來越深的心理隔閡,甚至對抗。

 

中國兒童觸網低齡化趨勢明顯

 

《報告》顯示,平均有超過29.1%的學齡前兒童(3-6歲)每天使用網路的時間在30分鐘以上,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網路使用時間逐漸增加,到了14歲,已有60.8%的兒童網路使用時間超過30分鐘。

 


子比家長會上網?給你﷽﷽﷽﷽﷽﷽﷽《報告》),揭示中國兒童的這娛樂是兒童使用網路的主要目的。除了娛樂,低齡兒童也開始嘗試網上社交、發佈資訊、網路消費。8.5% 的7歲兒童進行過網購;16.7% 的7歲兒童在網上發佈圖片、視頻或文字;甚至有4.1% 的7歲兒童表示開始擁有自己的粉絲。

 

兒童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也越來越早。引人注意的是低齡兒童微信的接觸率,較以往調查有顯著提升。5-9歲微信比QQ擁有更多的接觸。9歲時兒童微信的接觸率已達到 23.5%,超過QQ的 20.6%接觸率。10歲時,QQ接觸率達到 37.4%,正式超過微信 36.0%,自此之後,QQ成為少年兒童第一社交媒體。

 

到14歲,兒童每天上網時間超過30分鐘的達到 60.8%,研究網路遊戲的達到60%,有網購行為的達到57.5%;主動加網友的達到68.9%;在網上發佈內容的達到69.7%。社交媒體的使用率很高,QQ達到84.7%,微信達到59.9%。擁有粉絲33.3%,網上追星,和偶像明星網上交流的達到26.0%。

 

 

兒童數字化能力超越父母,線上風險受關注

 

調研顯示,在8種網路關鍵行為上,14歲兒童在與其父母的對比中,兒童全面超越他們的家長。

《報告》還指出,幼兒園3-6歲、小學中年級9-10歲和初中13-14歲是00後數字化成長最為顯著的關鍵期,並將這三個階段分別命名為小玩家、小用戶和小創客。

相較于兒童的媒介使用能力不斷攀升,父母在媒介使用行為上存在停滯和固化現象。數據顯示,在上網知識方面,有43.6%的14歲兒童表示自己懂得多,63%的14歲兒童的爸媽表示孩子懂得多。

兒童的數字化技能超過父母,加上父母與孩子在數字媒介方面的態度不同和觀念差異,親子溝通難度增加,進一步加深了數字代溝現象。數字代溝惡化了親子關係,既不利於兒童充分利用數字機遇獲得更大的發展,又加劇了兒童線上風險,使之受到更多傷害。

比如:目前兒童的網路安全意識普遍不高,升入初中後,兒童探索意識和自主意識增加,但網路安全舉措反倒下降了。面對網路攻擊,不知道如何正確應對。自控力弱,易上網成癮依然困繞著兒童。網路時代的親子關係狀況不佳,兒童網路行為缺乏必要的關注支援。

對此,張海波向廣大家長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的螢幕前的上網行為狀況,清楚自己孩子的“數字軌跡”,只有了解孩子上網做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問題,才能及時引導教育;

二是家長要及早培養孩子的網路安全意識,了解相關知識和法規,

並且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辨別力,要通過約定的方式和孩子制定上網行為的規則,讓孩子養成健康文明的上網習慣;

三是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調整自己教育方式,對低年齡(10歲以下)及早建立習慣和規則,對高年齡段的孩子,要主動溝通、交流;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四是家長要在科技日新月異,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的“共喻時代”,加強自身的學習,跟上科技發展的最新腳步,及時了解潮流文化,不被孩子反超。

 

馬化騰曾經説過,對於孩子來説,父母親耐心的陪伴呵護與科學的教育引導,是他們既對現實與虛擬世界保持好奇、不斷探索,又能夠人格獨立、身心健康、快樂成長的重要因素。”    

    無論是青少年、家長、學校還是全社會,都有必要去了解並正視“數字代溝” 問題 。應對數字代溝、保護數字時代的兒童權益值得受到全社會各更多的關注。未來,騰訊將繼續推動政府、企業、學界和社會組織在兒童網路保護上的多部門聯動,同時也將深入挖掘網路給兒童成長帶來的積極效用。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