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2017經濟回歸“實體”主戰場 專家:振興實業需長效機制

發佈時間: 2016-12-15 15:44:12  |  來源: 北青網  |  作者: 清水  |  責任編輯: 清水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項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

按照慣例,政治局會議乃至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是為明年經濟工作定下基調的重要會議。會議釋放的各種信號,均可為提前洞察明年中央相關宏觀政策措施提供視角。

專家指出,在經濟步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資本為追求更高回報頻頻舉牌實體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對實體經濟良性的發展帶來雜音與干擾,而政治局會議選擇在此時發出明確的聲音,就是意在釋放中央重視實體經濟、嚴格管制資本肆意干擾實體發展的重要信號。

資本肆意中國實體企業徒增變數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和蔓延,全球經濟進入深度調整,實體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再平衡的核心內容。歐美等發達國家陸續出臺促進製造業回歸的具體舉措,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還是美國的“再工業化”、“振興美國製造業”,都旨在通過戰略規劃、資金補貼、政策傾斜等,推動社會資本和研發資源向實體經濟快速轉移。由此可見,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已重新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在上述背景下,正在步入新常態的中國市場上,多家不同領域的實體經濟龍頭企業卻正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萬科、格力、伊利、上海家化、深圳南玻等實體企業紛紛被金融資本入侵,卻無力在規則之內取得競爭的勝利。前海人壽進擊格力電器、陽光保險舉牌伊利,福德生命人壽舉牌浦發銀行、陽光人壽入股中青旅遊等都算得上是典型案例。以前海人壽“血洗”深圳南玻為例。保險資金不充當長期機構投資者,不通過實體經濟的發展獲益,而是“反客為主”控制上市公司,低買高賣以求短期謀利,令原有管理層集體出走,嚴重破壞了這家實體企業的良好發展路徑。

業內人士分析稱,無論是華為、格力還是伊利,這些代表中國製造的實業企業由於聚焦製造,擁有較長的産業鏈和多極成本構成,資産泡沫形成的成本抬升極易映射到企業裏,本身就更易受到擠壓。如果各行業最領先、優秀的企業都會淪為資本大鱷的口中食,中國實業的未來將籠上濃重的暗影。

保護實業業界期待監管長效機制

為了堅決狙擊這場不正常的財富征伐運動,有關高層相繼發聲。

12月3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公開會議上明確批評指出,“(險資)用來路不當的錢從事杠桿收購,行為上從門口的陌生人變成野蠻人,最後變成行業的強盜,這是不可以的。這是在挑戰國家金融法律法規的底線,也是挑戰職業操守的底線,這是人性和商業道德的倒退和淪喪,根本不是金融創新。”

劉士余主席的講話一石激起千層浪,當輿論還在分析其發言的背景時,政治局會議發出了更為明確、清晰的聲音。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項會議,堅定地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為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方向牢牢定調。

在政治局開會當天晚上,前海人壽便在官網上發佈聲明稱,未來將“不再增持格力股票,並會根據市場情況和投資策略逐步擇機退出”。

實體企業人士表示,期盼監管部門儘早出臺相關政策和透明化的長效化監管機制,引導全民全社會形成關注、監督和保護實業企業的氛圍,期待有關管理部門儘快出手“糾偏”,避免實體企業一次次受到同樣問題的傷害,切實保護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命脈。

專家指出,政治局會議釋放提振産業發展的重要信號,體現了中央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的決心。政府推行結構性改革的目的也是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引導流動性進入實體經濟。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是應對國際和國內複雜經濟形勢下,能夠保持下一步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有效之策。

責任編輯: 清水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標題圖片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