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1957年國慶閱兵:國産戰鬥機翱翔祖國藍天

發佈時間: 2015-08-24 15:46:2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劉璟  |  責任編輯: 劉璟

1957年國慶閱兵仍然由楊成武陪同,由彭德懷檢閱部隊,受閱人數為7064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歷次國慶閱兵中人數較少的一次。本次觀看國慶閱兵的外賓人數較多。應邀來我國訪問的匈牙利工農革命政府總理卡達爾、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于哥夫、印度尼西亞前副總統哈達博士、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團團長阿裏斯托夫、捷克斯洛伐克國民議會主席費林格、南斯拉伕聯邦國民議會主席斯坦鮑利奇、緬甸友好代表團團長吳敏登、柬埔寨帕花?黛維公主和夏卡朋王子等50多個國家的外賓,各國駐華使節和外交官員以及在華外國專家等,登上了觀禮臺,觀看了閱兵式。

要建設一支現代化的人民軍隊,鞏固國防,其物質基礎就是現代化的武器裝備。新中國成立之初,我軍的武器裝備一部分是自産的,大部分是從戰場上繳獲而來。雖然我們也有一些兵工廠,但規模小,技術落後,生産能力低下,遠遠不能滿足軍隊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從蘇聯進口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使武器裝備逐漸得到統一。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國家把發展國防工業和國防科學技術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先後新建和擴建了79個規模較大的軍工廠,武器裝備的生産進入了按照蘇聯的技術資料大批仿製階段。1956年我國成功仿製出米格-17型噴氣式飛機(即殲5型)。在1957年的國慶閱兵式上,我國自産的伊爾-28型噴氣式轟炸機、殲5型殲擊機首次受閱,穿越天安門上空時,萬頭攢動,億人矚目。

責任編輯: 劉璟
標題圖片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