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1937年5月15日 美國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出生

發佈時間: 2015-05-15 12:30:16  |  來源: 遼寧高清  |  作者: tianmai  |  責任編輯: 吳愛鳳

1937年5月15日 美國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出生

馬德琳·科貝爾·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Korbel Albright)原名瑪麗·亞娜·科爾貝洛娃(Marie Jana Korbelová),美國第64任國務卿,現為喬治敦大學埃德蒙·A·沃爾什外交服務學院教授。

1937年5月15日生於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第二次大戰時,她和家人在倫敦。她的父親是外交官兼學者,曾任捷駐南斯拉伕大使。10歲時在瑞士上學並改名為馬德琳。1948年她父親在聯合國負責印度和巴基斯坦問題委員會任職。1948年後,由於其父被控從事顛覆國家的活動,而要求全家在美國政治避難獲得批准。移居美國後,奧爾布賴特在馬薩諸塞州的韋爾斯利大學學習新聞和政治學,1959年畢業。她還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通曉英語、捷克語、波蘭語、俄語和法語。

奧爾布賴特曾任喬治敦大學國際事務學教授,是該校國家政策中心主任,專門研究美國與俄羅斯和東歐國家關係。

1976年進入政界,任參議員埃德蒙·馬斯基(緬因州民主黨人)的工作人員。

1978年出任吉米·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在布熱津斯基手下負責與國會的聯絡工作。

1981年裏根擔任總統後轉入學術界,著有《波蘭:政治變化中新聞界的作用》。

1983年到喬治敦大學任教,講授外交課程。

1988 年, 一個偶然的機會, 她認識了年輕的阿肯色州州長比爾·克林頓。沒有想到, 幾年後克林頓成了白宮的主人, 這為她飛黃騰達, 登上美國政權巔峰, 開闢了一條捷徑。克林頓上臺後, 她被任命為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是聯合國安理會中惟一的女代表。她曾躊躇滿志地談起自己的那些男性同行: “ 我既嫉妒他們, 又同情他們, 他們看起來太相像了。” 她還面帶微笑地向同行表示: “ 我很喜歡這種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感覺。”在聯合國大使的崗位上, 她非常善於強行貫徹美國的政策。她曾桀驁不馴地説: 美國要想在世界上幹什麼, 説到就能辦到。身為聯合國秘書長的布特羅斯·加利, 為維護自己的職權獨立性, 在一些問題上與奧爾布賴特産生分歧。她要把他拉下馬, 加利竟然毫無思想準備。當時的副秘書長、美國人約瑟夫·弗納·裏德曾悄悄對加利説, 他聽奧爾布賴特講: “ 我會讓布特羅斯認為我是他的朋友;然後我會打斷他的雙腿。” 加利聽到裏德的這話認為“ 荒唐可笑”, 但後來發現自己真是太天真了。

1993年1月—1997年1月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在其任期內,爆發的盧安達大屠殺事件中,其代表美國的一系列不作為甚至阻撓聯合國干涉的行為,客觀上縱容了胡圖族極端分子的殺戮,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1993 年聯合國在索馬利亞進行干預失敗, 她把責任推給當時的加利。她幾乎是在聯合國單人獨馬向加利發動進攻, 堅決要求加利離開聯合國, 她説, 什麼人説話也沒有用, 美國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 不可能妥協。她終於把加利趕下了聯合國秘書長的寶座。奧爾布賴特終於把加利從聯合國秘書長的寶座上拉了下來, 她的強硬態度引起人們的震驚。自此她名聲大振,可以説為她出任國卿打下了基礎。

奧爾布賴特很清楚, 要想取得高級職務, 她必須花些時間同那些能夠左右和影響決策的人打交道。1995 年9月, 聯合國在中國召開第四次婦女大會, 奧爾布賴特率領美國代表團前來參加, 她邀請了第一夫人希拉裏作為名譽主席一同前往。第二年, 奧爾布賴特又有機會同希拉裏同乘一架飛機, 兩人都去佛羅裏達的奧蘭多參加在那兒舉行的美國律師協會年會並作大會發言, 第一夫人邀請奧爾布賴特一同前往。陪同兩位夫人的有大衛·謝伐爾, 兩人之間關係之融洽給謝伐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真是妙極了! ” 他説: “ 很顯然她們之間關係密切, 她們開玩笑、開誠佈公地交談。一會兒談政治、一會兒談家庭。她們兩人都清楚什麼議題重要, 然後集中談論。有時很幽默, 有時很嚴肅。”

1996 年12 月, 克林頓在成功地爭取到連任後, 馬上給奧爾布賴特打電話, 建議她出任國務卿。於是, 這位時年59 歲的好戰女性毫不猶豫地取代了此前一直由男性扮演的角色, 成為美國第一位女國務卿。儘管美國婦女基本上爭到了在各方面同男性平等的權利,但傳統觀念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改變過來, 例如, 在美國500 家最大的公司中, 只有兩家是由婦女領導的, 其他公司都是男人的天下, 在美國政府中, 婦女的任職僅佔21% , 而由婦女出任國務卿這種高級職務在美國史無前例。奧爾布賴特將開創一個什麼樣的先河, 美國政界人士都拭目以待。

她上任後, 首先組織班子, 任命從大學時代就同克林頓深交的斯特羅布· 塔爾博特為自己的第一副手, 這樣,她又多了一條同白宮聯絡的可靠渠道。此外還任命了托馬斯·波克林為自己的副手。托馬斯·波克林是一位富有外交經組驗的外交家, 她和克林頓、奧爾布賴特的關係都非常密切。奧爾布賴特有這兩位助手可稱其為左膀右臂, 她可得心應手地貫徹白宮的外交方針。 克林頓任命奧爾布賴特為國務卿, 可以説選對了“ 服從命令的得力助手”, 她能圓滿地完成總統的託付,必要時還在外交舞臺上為他作“ 掩護”。當然, 由於她受其工作性質———“ 服從命令” 所囿, 其自身的政治威望自然受到克林頓政府所奉行的現行對外政策的限制。

當時美國推行外交政策的人可分三派: 一派是在越南戰爭受到傷害的人, 他們主張“ 從一切衝突中擺脫出來”; 另一派是在海灣戰爭受到傷害的人, 他們主張“ 只參加那些僅動用海軍力量, 勝利可以得到保證的戰爭”。奧爾布賴特屬於第三派, 主張“ 立即解決問題。” 簡單地説就是, 她認為美國想做什麼, 就做什麼。奧爾布賴特的工作作風與其前任克裏斯托弗完全不同, 她辣味十足。1993 年, 當科林·盧瑟·鮑威爾將軍反對將美軍派往波黑時, 她曾當眾謾罵道: “ 你總在談論超級軍事力量, 但是, 如果我們不能使用這些力量, 那麼我們有一支這麼棒的軍隊, 又有什麼意義呢? ” 後來鮑威爾在他的回憶錄中承認: “ 當時驚訝得我連血液都差點凝固了。”這個誇誇其談的好戰的女人既不懂什麼是戰爭又不懂的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戰士熱愛和平的心情。

對如何解決科索沃問題, 美國決策部門開始意見不一, 克林頓一直猶豫不決, 他認為用轟炸把米洛舍維奇逼到談判桌子來的想法不太實際。他的安全問題顧問塞繆爾·伯傑擔心發動空襲會使科索沃局勢複雜化。五角大樓裏的一些人也對發動空襲持懷疑態度。然而, 奧爾布賴特積極敦促總統用“ 戰斧” 懲罰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伕發動的這場戰爭, 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譴責, 使美國在世界上獲得了“ 胡作非為的超級大國” 的壞名聲。

現在人們要知道是誰決定對南聯盟進行空襲呢? 人人都知道這是奧爾布賴特的主張(實際上是副總統 艾伯特·戈爾的決策)。在她的堅持下美國動用空軍對塞族陣地發動襲擊。但是讓奧爾布賴特出任國務卿的是克林頓。奧爾布賴特憑藉美國的實力, 曾不可一世, 其地位之顯赫、口氣之大, 從她在世界各地指手畫腳的作風可見一斑。但是自從科索沃戰爭之後, 她在華盛頓的影響逐漸下降, 其權力也日漸縮小, 似乎從巔峰狀態滑了下來, 在美國的報刊上也很少見到她的蹤影。

美國《新聞週刊》以《冬日母獅》為題, 在文章的開頭將她稱為“ 戰爭女人”。文章歷數這位“ 面孔鐵板的克林頓內閣主戰派” 的罪狀: 是她竭力促使進行50 年來的第一場戰爭; 是她因聯合國秘書長不願屈服美國的要求而把他趕下了臺; 是她在對不論左翼還是右翼國家的行為説三道四。奧爾布賴特總是把“ 美國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國家” 這樣的話挂在口上。在華盛頓政界, 她被稱之為“ 一條路走到黑的決策者”。

責任編輯: 吳愛鳳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