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發佈時間: 2014-09-25 12:44:02 | 來源: 遼寧衛視 | | 責任編輯: 吳愛鳳
神舟七號載人航太飛船于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太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于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于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太飛船。
神舟七號簡介
神舟七號,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太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在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4秒988毫秒由長征2F火箭發射升空。神七上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
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飛船于北京時間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于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
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神舟七號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 神舟七號飛船全長9.19米,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神七載人飛船重達12噸。長征2F運載火箭和逃逸塔組合體整體高達58.3米。
結構
軌道艙:作為航太員的工作和生活艙,以及用於出艙時的氣閘艙。配有泄復壓控制、艙外航太服支援等功能。內部有航太員生活設施。軌道艙頂部裝配有一顆伴飛小衛星和5個復壓氣瓶。無留軌功能。
返回艙:形狀似碗,用於航太員返回地球的艙段。與軌道艙相連。裝有用以降落降落傘和反推力火箭,實行軟著陸。
推進艙:裝有推進系統,以及一部分的電源、環境控制和通訊系統,裝有一對太陽能電池板。
發射
神舟七號運載火箭于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4秒988毫秒發射升空;120秒火箭拋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級分離;
200秒整流罩分離;
500秒三級火箭關機;
583秒飛船與火箭分離;隨後飛船正常進入預定軌道,神舟七號飛船成功發射。
2008年9月27日04:03 啟動變軌控製程序,
04:04 完成變軌。
出艙
飛船進入軌道運作,環繞地球超過五圈之後進行
16:35 翟志剛在劉伯明與景海鵬的相互幫助下,航太員翟志剛打開艙門,開始出艙活動,翟志剛首先探出頭,並向艙外默認的閉路鏡頭揮手,之後全身走出艙外。劉伯明也把頭探出機艙外,交給翟志剛一面小型的五星紅旗。翟志剛接過五星紅旗,向鏡頭揮動片刻。隨後翟志剛取回艙外裝載的固體潤滑實驗試驗樣品。
16:58 航太員成功完成艙外活動,返回軌道艙內。
17:01 軌道艙艙門關閉。
神舟七號四大科學實驗
據專家介紹,神舟七號載人航太飛行將進行四大科學實驗,並實現中國載人航太四個第一,即航太員要實現出艙,航太員要釋放伴飛小衛星,進行艙外空間材料科學研究,實施“天鏈一號”的首次應用。其中“中國航太員首次進行太空行走”,無疑是這次太空活動中最引人關注的話題,這也將成為我國航太事業繼“東方紅一號”、“載人航太”、“嫦娥一號”之後的第四個里程碑。
歷史點評:神舟七號搭載著3名航太員一飛沖天,航太員將進行我國航太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這將是我國發展載人航太技術取得的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對進一步推動載人航太事業向更高水準邁進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載人航太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科技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它是當今世界最複雜、最龐大、最具風險的科學事業,是技術密集度高、尖端科技聚集的高科技系統工程。“神舟”系列航太飛行的圓滿成功,向世界證明了我國高端科研自主創新的卓越能力。
責任編輯: 吳愛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