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1955年4月18日 愛因斯坦逝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4-04-18  內容來源: 遼寧衛視

1955年4月18日 愛因斯坦逝世

1955年4月18日,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逝世。

1905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發表狹義相對論。1915年發表廣義相對論。1933年受德國反猶太主義狂潮迫害而離開祖國。愛因斯坦生前堅信,“人類所固有的兄弟般的情誼和每一個人的特性。可是如果有人讓我證明這一點,我做不到。同樣,人的頭腦裏産生了更高深的理解,卻無從證明它的産生過程。所有偉大的發現都包含著這樣的一次飛躍。”

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生於德國烏爾姆鎮。美籍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少時在慕尼黑受教育,1900年畢業于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入瑞士籍。

1905年在物理學刊物上發表《分子尺度的新測定》論文,取得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發表的4篇重要論文《根據分子運動論研究靜止液體中懸浮微粒的運動》、《關於光的産生和轉變的探討》、《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和《物體慣量和能量的關係》,徹底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觀點,1914年到柏林普魯士科學院任職。1916年發表《廣義相對論基礎》,他的相對論理論為英國皇家學會科學考察隊于1919年5月29日在幾內亞灣普林西比島所攝的日食照片和隨後的計算所證實,使他贏得巨大的國際聲譽。

由於他對光電定律和理論物理方面的貢獻,被授予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愛因斯坦在他生前就被公認為人類歷史中最具創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20世紀初的15年中,他提出一系列的科學理論;最先斷言物質和能量的相當性;對空間、時間和引力都賦予完整的新概念。他的相對論比牛頓物理學先進,並對科學和哲學作出革命性探索。

他的質能方程E=mC平方表明物質粒子可以轉變為巨大的能量,已由原子彈、氫彈的威力得到確證。

愛因斯坦的一生,在人類對宇宙認識的貢獻上是無與匹敵的,已被確認為整個人類歷史上的科學巨人。1955年4月18日逝世。

責任編輯: 吳愛鳳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