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瑪依姑|一位彝族後人的紅色傳承

百態人生 丨 發佈日期:2020-10-23 丨 時長:3'43''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20/10/23/202010231603447038367_408.mp4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因其“彝海結盟”的光輝歷史成為很多人嚮往的革命聖地。長征精神在這裡不僅創造了一段民族團結的佳話,更在黨性教育、黨建引領地區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沙瑪依姑為遊客講解當年彝海結盟的歷史。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在冕寧縣彝海結盟紀念館,記者們見到了“彝海結盟”見證人沙馬爾各的孫子沙瑪依姑。今年57歲的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不斷搜尋歷史資料,宣傳“彝海結盟”歷史,堅持講述這一段民族團結的故事。

1935年5月,中央紅軍長征進入冕寧境內,紅軍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用彝語喊話宣傳紅軍的宗旨、民族平等政策。當地彝族頭人小葉丹派人探聽後到江家店子見到紅軍。由紅軍巡視團主任馮文彬帶領,在彝海邊見到劉伯承司令員。雙方商談後,小葉丹提出與劉伯承歃血結盟,紅軍大隊順利通過冕寧北部百里彝區,為搶奪大渡河贏得了寶貴時間。

沙瑪依姑講解紅軍的行進路線。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沙瑪依姑回顧歷史,當時小葉丹尚對紅軍心存顧慮,而他的爺爺沙馬爾各被派去先與紅軍接觸。了解到紅軍的政策後,沙馬爾各馬上向小葉丹等喊話:“不要害怕,他們沒有傷害我,他們是一支和我們彝人友好的隊伍,是為窮人打天下的隊伍,和我們一樣痛恨國民黨軍隊的隊伍。”此後劉伯承和小葉丹在彝海邊結盟,沙馬爾各見證了整個過程。

沙瑪依姑表示,“要把爺爺做過的事情堅持下去。”他説:“身為彝海結盟見證者的後人,我就應該繼承和發揚這段光榮歷史。作為他們的後代在這裡一直堅守,發揚紅軍精神,這是彝海結盟後代的歷史使命。”

Hi中國人工作室 出品

出品人/ 王曉輝

總監製/ 薛立勝

監 制/ 戴 凡

主 編/張若夢

記 者/韓歆昊

聯繫電話/010-8882 8295

特別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