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9/10/23/201910231571821402307_408.mp4
第一次去潘維廉的家,好久沒有運動的記者出了滿頭大汗——潘教授的寓所就在廈門大學裏的半山坡上,美名曰“淩峰公寓”,是一處名符其實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房子旁還有他親手修建的花園,竹木茂密,花草環繞,四季常青。自從1988年來到廈門後,潘維廉就一直住在這裡。每當有人前來拜訪,主人都喜歡在這裡接待賓客,喝喝茶聊聊天。
正因為這份平易近人,他的朋友和學生們都喜歡稱呼他為“老潘”。
“對於我這樣一個老外來説,中國是最有意思的國家,福建是又是最適合老外的省份,福建省最美的城市是廈門,廈門最漂亮的是廈大,廈大最美的位置是山上,我的房子就在這裡,我就住全世界最好的房子裏!”潘維廉一臉驕傲地説。
潘維廉的美國名字是維廉.布朗,曾經是美國空軍,退役後,認識了在台灣出生並長大的美國女孩蘇珊,他們的紅娘可以説是“中國”,因為都熱愛中國從而一見鍾情。1988年,32歲的潘維廉從美國瓦爾登大學獲管理學博士學位後,舉家從美國來到廈門。回憶起當時的大膽舉動,老潘説,除了對中國特別感興趣之外,只能用“緣分”來形容。
“那時候下了個決心來中國,所以就把美國産業賣掉,和太太帶著兩個兒子來到了這裡。剛開始只是計劃在這座城市學一兩年中文,然後去別的地方,結果一來就愛上這座城市和這裡的人,當初壓根沒想到,會在這裡一呆30年。”
關於廈門,老潘有很多有意思的回憶,他告訴記者,他在廈門買的第一輛“車”,是一輛“三輪”。在那個年代,買車還需要工作單位開具介紹信,證明購買者不會用這車來“賺錢”。沒想到,老潘剛把三輪車騎上路,就遇到一對情侶上前詢價:“請問到市區中山公園多少錢?”
1994年,老潘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國,決心買輛汽車帶著兩個孩子深入內陸,這趟旅程歷時三個多月,老潘驅車狂奔三萬多公里:他們從廈門出發經東部沿海一路向北再向西,又從青海一路南下到海南島……這趟旅行不僅讓老潘一家更深入地了解到中國的現實國情,也讓他們對中國的未來發展抱有信心:“那個時候中國經濟其實還不是太好,但在一些偏遠落後的地區,政府已經為老百姓開始修路、建醫院、蓋學校,這種基建説明瞭中國政府關於發展的長遠眼光。”
時光是個最不經用的東西,一晃三十年,當初一頭金髮的“美國大兵”,已經變成了帶有濃厚中國味的“廈門老頭兒”。在這些年中,老潘可謂是“成績斐然”——除了擔任廈門大學工商管理教育(MBA)中心外國專家、教授之外,他有一個特殊的身:他是福建省第一位持綠卡的外國人;他當選過感動中國候選人;他榮獲了廈門市榮譽市民、福建省榮譽公民等榮譽。在廈門,走在大街上,很多老市民都可以認得出這位“洋大叔”。
因為巨大的文化差異,潘維廉來中國後,很多美國親友都不理解,作為美國老兵的父親更是堅決反對。為了讓親人們放心,從來中國伊始,潘維廉每月會給家裏寫一封信,在信裏配上了簡筆小畫,圖文並茂地報告他在中國的見聞和生活情況。這份執著收到了回報,很多年後,遠在美國的家人朋友終於理解了他的選擇,包括他的父親。後來,他將這些私人信件編輯成書出版,就有了《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這本書以信為“媒”,從一個長期在華生活的外國人的特別視角,記錄和展現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偉大變革。
茶已經喝了三五盞,老潘也是越來越愜意:“我決定在廈門終老,以後我的兩個孩子也會回到廈門生活,如果沒有人趕我走的話,我會一輩子生活在廈門,下輩子也會在這裡。” 説到這裡,老潘一臉笑意。
出品人:王曉輝
總監製:薛立勝
監 制:戴 凡
製片人:楊 丹
策 劃:房小棋
攝 影:郜玉至 房小棋
出 品: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人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