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7/12/29/201712291514556575215_408.mp4
83歲的王素花,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她自幼酷愛刺繡藝術,針來線往地和汴繡打了一輩子交道。1959年,開封汴繡社接到一個任務:要創作一幅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長卷刺繡,代表河南省向國慶十週年獻禮。當一幅構圖複雜的白描長卷送到大家面前時,不少人傻了眼,但王素花卻硬是將這一項任務攬到了自己身上。
王素花雖已白髮蒼蒼,但工作臺上的她依然精神抖擻。
“完不成任務,不進家門”,王素花説罷捲起鋪蓋住進工廠。通過近四個月的努力,克服重重的困難,王素花率領姐妹們一針一線繡出了世界上第一幅“汴繡版”《清明上河圖》,這幅精美的繡品隨即送往北京。
在繡制這幅作品的過程中,王素花通過大量的走訪,不斷挖掘汴繡的歷史技藝,並在此基礎上繼承和創新了汴繡十幾種針法,使繡卷充分表現出汴繡古樸典雅、層次分明、生動逼真、立體感強的風格。1959年10月1日,王素花應邀出席了國慶觀禮,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此時的王素花留下了激動的淚水,從此她的人生便和汴繡綁在了一起,甚至有人説,“汴繡因王素花而輝煌”。
王素花汴繡傳習基地,在這裡已經培養出近百名汴繡技藝人。
王素花回到家鄉後,苦心鑽研汴繡技藝,並且創作出大量精美的作品。由於王素花在汴繡藝術傳承和創新發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協聯合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3年榮獲“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05年獲得中國工藝美術最高榮譽——“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2007年被授予“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榮譽稱號;2009年又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汴繡)代表性傳承人”。
1990年,退休後的王素花,本可以就此頤養天年,然而王素花卻閒不住,創辦了開封市藝苑宋繡廠。她的肩上也從此扛起了一個厚重的擔子——傳承。
傳習所內,王素花正在向徒弟耐心指導。
王素花開始招收徒弟,開始去開封市各個縣,去那些貧困地區奔走,那個時候沒有汽車,王素花就搭公交車,甚至騎上自行車去親自教授。“1000多年來老祖宗留下的刺繡工藝,我以此為基礎進行挖掘,一路繼承、發展、創新過來,經過60年的時間,得到了這些技術,我不能走的時候帶到棺材裏,我要為老祖宗留下這些工藝,留下這些針法,繼續傳承下去,把刺繡技藝發揚光大。”王素花説。十幾年來,她共免費培訓學員2000多人。她認為,“只有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多了,汴繡這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才不會失傳,才能更好地傳承下去”。如今王素花為弘揚民俗文化,已傳幫帶百餘人。她講到,汴繡發展了,壯大了,傳承了,她的人生才有意義。
如今滿頭銀發的王素花仍為汴繡的傳承堅守著.......
編導/策劃:韓歆昊 聯繫電話:010—88828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