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忠 | 陶瓷守藝人

璀璨人文 丨 發佈日期:2017-07-21 丨 時長:6'29''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8/1/10/20181101515575025624_408.mp4

他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磁州窯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四十年的潛心鑽研,他成功復原了20多種失傳近千年的磁州窯燒制技藝。褪去大師的光環,他笑稱自己“只是個幹活的人”,要一直耕耘在自己喜愛的事業上。他30多年時間收集古老的遺址瓷器碎片,整理資料繪製圖紙上萬張,為後人留下豐厚的歷史資料,他就是劉立忠。

中國磁州窯博物館鹽店遺址

一項艱巨而浩瀚的“活兒”

劉立忠年輕時就讀于邯鄲陶瓷學校,在此期間受到中央工藝美院陶瓷係梅健鷹先生課上的點撥,奠定了其一生,立志要尋找磁州窯的蹤跡。

磁州窯開創了裝飾瓷器的先河,這些裝飾千年窯火不斷,留下了豐厚的繪畫資料、歷史的原因、當時為人所借鑒的寓意跟含義。.磁州窯的積極性是很強的,,磁州窯的裝飾是以毛筆寫意,非常漂亮,瀟灑並剛勁有力,組織有法,是按照了中國繪畫法則,似一個愛美的女子用裝飾的味道美化自己。

劉立忠在描繪瓷片上的圖案

劉立忠作為一個磁州窯的傳承人,在他意識裏對磁州窯最重要的認知,就是要恢復磁州窯,他把這個工作當成自己的責任與使命來做。歷史上對磁州窯這樣的民間窯係記載僅是零星一點,沒有完整篇幅的介紹,恢復磁州窯的最大困難就是資料的匱乏。

劉立忠為了描繪的準確性依靠窗戶當背光

雖然當年的窯棚都已消逝,但窯渣、瓷片還是在風雨中殘留著,表露在地表。對於劉立忠來説,這些都是重要的資料,可用於陶瓷資料彙編。於是,一個非常艱巨與浩瀚的“活兒”開始了。經過他的努力,如今已恢復二十多種失傳近千年的制瓷技法和裝飾方法,如:“凸線紋裝飾”、“珍珠地裝飾”、“色泥剔劃裝飾”、“紅綠彩繪”等,所倣、複製品可達到幾可亂真的地步。

前無古人的偉大夢想

通過實地考察,劉立忠收集整理了上萬片磁州窯歷代瓷片,手繪編寫了兩千余幅瓷片的圖錄。吸收傳統的繪畫風格、紋樣,進行改革、創新,創作出了幾十種獨特的裝飾紋樣。製作的現代陶藝作品充分體現了古今結合、歷史與現實結合的藝術氛圍與創新意識。 

劉立忠臨摹的陶瓷上單字字體

在整理過程中偶然的機會,劉立忠發現在一個碗、一個小盤上寫著一個淡淡的大“元”文字,除了數量居多的“元”字以外,還有張、王、李、趙姓,後期在收集過程當中發現還有好多非姓氏,是與姓氏毫無關聯的單字。劉立忠現在收集單字已經接近3000字,對一個字典來講,雖然文字數量是不夠,但從另一個側面説明瞭當時這個漢字陶瓷碗盤中的字典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作為當今時代的制陶人,劉立忠有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夢想,他希望將現階段能夠收集到的文字、整理到的資料集結成冊,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方便地傳遞給後人。劉立忠想著把這些能代表磁州窯的符號應用在我國任何的裝飾當中,包括建築、汽車、服裝等等。因為美的符號用在哪都是東方的,都是中國的,更是磁州窯的。

磁州窯傳統藝術與技藝的傳承

劉立忠從事磁州窯傳統藝術及技藝的研究工作三十餘年,掌握了磁州窯民間陶瓷製作“七十二道工序”,其中尤以“畫工”見長。其作品風格是有拘無束、豪放灑脫、陶韻深潛。 

劉立忠聚精會神地裝飾著他心愛的瓷器

磁州窯瓷器優美的弧線和強烈的黑白對比畫,強烈的吸引著劉立忠。他還是那麼著迷地效倣著,不知疲倦地複製著,並竭盡全力地傳承著。

劉立忠在和兒子劉鵬舉探討陶瓷技法

古往今來,磁州窯培養和孕育出一批又一批人才,如今劉立忠以“中國磁州窯遺址博物館”為自己的舞臺,經常在這裡和徒弟們一塊脫坯、設計、繪畫,在追求提高磁州窯産品的檔次上狠下功夫,磁州窯重新煥發出新的文化生命力。

策劃/視頻/攝影/文字 房小棋

特別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