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視頻中國  >   新聞熱點  >  
首頁> 視頻中國

焦點訪談|城市更新 生活更“新”

發佈時間:2024-12-27 09:57:09 來源:央視網 作者: 責任編輯:白玥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2024年,在政府投資支援的重點中,城市更新成為一大亮點。中央財政還創新方式方法,擬對首批15個城市給予城市更新定額補助。那麼,什麼是城市更新?這些錢投下去,會給我們帶來些什麼呢?舉例來説。很多老舊小區沒有安裝電梯,對於老年人來説,加裝個電梯上下樓就會方便很多。場景放大一些,現在有很多老人都是居家養老,希望社區能有個老年食堂,解決一日三餐。最好還有個養老驛站,家附近還能有個小公園可以遛彎。場景再放大到城市,那些老街區老廠房是不是能改造成消費新地標、發展新高地,煥發新活力?還有城市的地下管網能不能更加完善?總之,要讓城市變得更加宜居、智慧和有韌性,城市就要不斷地更新。2024年,中國迎來了一輪“城市更新”的熱潮,而其中的核心要義就是:惠民生、補短板、謀發展。

從空中看,重慶民主村似乎並不是一個多麼現代化的社區,但走進去,會發現這裡別有洞天。老房子、臘肉攤兒、枝繁葉茂的黃葛樹下,大爺們正熱烈地討論著棋局。與此同時,裝修一新的咖啡廳、火鍋店等各色店舖生意紅火;充滿設計感的街巷裏,人們正忙著在這個新晉網紅地打卡。經過老舊小區改造,在民主村社區,老重慶的市井生活味道和現代氣息正奇妙融合。

進入12月,民主村社區城市更新的二期工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預計今年將全部完工,這個新建的農貿市場也很快將投入使用。

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老百姓獲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曾來到民主村社區,了解老舊小區改造情況,並叮囑當地把這項民生工程做好。

這個社區建於上世紀50至90年代,曾經也是重慶的地標建築,但隨著城市發展變遷,居民樓老舊、道路狹窄、配套設施跟不上等問題漸漸浮出水面。

老百姓的需求是什麼?社區存在的短板是什麼?經過城市體檢,確定改造重點後,2022年,民主村社區啟動了城市更新項目,總投資約36億元。這其中,既有來自中央和地方的老舊小區改造補助資金,也有銀行貸款。

這筆錢要怎麼花?社區改造怎麼改?民主村的方式是,不進行大拆大建,一方面保留這裡的街巷肌理、文化記憶,同時,通過增擴路網、重設地下管線、加裝電梯、新建社區食堂和衛生服務中心等方式,補齊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2024年進行的二期改造,則更注重社區經濟活力的提升,並帶動更多投資主體加入社區更新。

2024年,像這樣的老舊小區改造在全國各地都在同步進行著。今年以來,我國城市更新步伐不斷加快,全國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4萬個。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瞄準老舊小區當前所存在的問題,實際上就是瞄準了我國城市發展到當前這個階段之後,在城市建設中與民生最緊密相關的那處短板。瞄準這些去改造,就需要投入比較大的資金量,有比較大的工程量。而黨中央在發展到這個階段之後,主動選擇以老舊小區改造為特點的城市更新作為一個重要切入點,體現了對於民生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目前城鎮化率已經超過66%。但快速推進過程中,城市房屋老舊、地下管網不完善、産業空心等問題和短板也日益凸顯。也就是説,城市發展已經從增量擴張進入到存量優化的階段。要解決“城市病”,補短板強弱項,城市更新勢在必行。

2024年,各地加快推進補短板工程,特別是被稱為“裏子工程”的地下管網改造建設進一步提速。

這一年,重慶有近百個排水管網改造項目獲得了國債資金支援,重點解決下雨積水導致城市內澇等問題,僅沙坪壩區的這個項目就投入1600多萬元。

安徽合肥建立了各類地下管線及附屬設施數據庫,城市安全風險防控能力進一步提升。

山東濟南將燃氣管網進行了智慧化改造,可以更好地保障千家萬戶的用氣安全。

城市更新項目往往資金需求量大,運轉週期長。以地下管網建設改造為例,未來5年,我國預計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各類管網總量近60萬公里,投資總需求約4萬億元。

2024年以來,城市更新成為政府投資的重點,已有25個城市設立了城市更新基金。中央財政創新方式方法,支援部分城市開展城市更新示範工作。

董煜:“從年初開始,在安排相關工作的時候,已經做了預先充分安排。與此同時,今年在超長期特別國債發放過程當中,在選擇‘兩重’項目過程中,又把城市更新作為了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著力點。可以實現有效投資擴大,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加大投入。”

城市更新蘊含巨大的市場潛力,不能只靠政府投入,需要建立完善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可持續模式。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教授伍江:“一方面需要制度設計能夠緊跟形勢需求改進,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創新精神來調動各種各樣的市場可能性。如果不圍繞它形成一個成熟的市場機制,光靠政府是不行的。所有市場機制建設之前,需要一些政策的傾斜,有的時候也需要一些來自政府的引導性投入,最終還是要調動市場積極性,形成跟城市更新形勢相適應的新的市場平衡。”

城市更新,一頭連著民生福祉,要惠民生、補短板;另一頭還連著城市發展,更新的也是一座城市的競爭力和活力。

進入2024年,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的開發建設又有新氣象。很難想到,鏡頭中這片現代化、多功能的城市綜合體,曾是上海中心城區規模最大的城中村——紅旗村。

時任紅旗村“城中村”改造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上海中環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胡禮剛:“原來這個地方主要是一些初級的農貿市場,裏面有九大市場,有水果市場、水産市場。佔地大,違章建築多,土地利用率差,環境、交通對周邊居民影響都很大。”

如何讓紅旗村跟上城市發展的步伐?答案正是城市更新。通過城中村改造,關閉九大初級市場,盤活存量用地,紅旗村開啟了一場騰籠換鳥式的改造升級。

這個龐大的城中村改造項目總投資數百億元,由上海普陀區區屬國有企業中環集團負責一級開發。在後續的二級開發中,看好這裡投資發展前景的中海地産集團也參與進來。

經過幾年建設,到今年年底,昔日的“民生洼地”紅旗村已經實現“蝶變”,成為上海數字化轉型示範區“海納小鎮”的核心區,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和人才來這裡發展。

不僅僅是紅旗村,眼下,上海綜合區域整體煥新行動正持續推進,位於黃浦江畔的徐匯濱江也是通過城市更新,從昔日封閉的老工業區,逐步蛻變為區域發展的新高地。

董煜:“城市更新對於區域經濟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城市更新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意義,就是它同時也是一個新技術的重要試驗場。也許未來可以看到,城市的基礎設施,道路、建築、服務設施會引入智慧的技術和手段,讓人們能夠享受更加健康、舒適、綠色的生活環境。”

當前,我國已實施超過6.6萬個城市更新項目;累計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超過25萬個,1億多人從中受益;加裝電梯12.5萬部;改造提升水電氣熱等老化管線32.6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8圈多;建設口袋公園4萬多個、城市綠道10萬多公里。

家門口見縫插針建起來的口袋公園,高架橋下別出心裁打造出的公共活動空間,保留了文脈的歷史文化街區,老工業遺存打造的消費新地標,等等,一點一滴,見證著城市的變化,也增強著人們對於美好生活和未來發展的信心。

【責任編輯:白玥】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