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街口段。本報記者 潘成 攝
安徽南北地理環境不同、景色各異,可大致劃分為皖北、皖中、皖南地區。“皖”字意為明亮的星星。這顆“星星”劃破長空,化為點滴山河,在華東腹地構建出一幅鮮活的地理“圖卷”,徐徐展開。
小麥黃熟時,壯闊的皖北平原金黃萬里,為一年的殷實、飽足打了底;江淮兩岸稻米飄香、漁獲豐足,處處是魚米之鄉的生動景象;皖南山區層林盡染、綠意盎然,白墻黛瓦“鑲嵌”在山水中,不經意間就是水墨丹青,這是皖南獨有的浪漫……
説起皖南,不僅風光旖旎,更是徽文化的本源之地。位於皖南的黃山市是古徽州“一府六縣”的主要分佈區域。曾經的中原士大夫走進這片地理環境相對封閉的區域,坐而論道、傳承有道,在山野間孕育出厚重的徽文化。
文化亦有河鮮、山野之味。中原飲食文化在古徽州之地融會貫通,成就了徽菜的“底味”。隨著徽商走出崇山峻嶺,奔赴創業之地,在他們包袱裏、竹筐中藏著的果腹乾糧、道地食材,成為徽菜行天下的根本。徽菜也在“一進一齣”中,不斷開枝散葉,生生不息。
製作徽州特色農家菜。本報記者 潘成 攝
一、木桶裝鱖魚,跋山涉水,魂牽夢繞的家鄉味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曾棄官隱居黃山的唐代詩人張志和對一尾鱖魚唸唸不忘,鱖魚的文化意象也就此深入人心。
而徽州地區並不産鱖魚,那麼,徽州人又是如何享用一尾鱖魚呢?
原來,早期的徽商從沿江一帶收購漁獲,再用一隻只木桶盛裝鱖魚。一挑一桶,沿著青石板路,翻山越嶺,最終賣到了徽州地區。為了保鮮,他們在桶內撒鹽,將鱖魚等魚鮮層層碼放起來,再不時地進行翻動。這樣做,即便是過了七八天時間,鱖魚仍能保持較好的品質,只是表皮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氣味。
徽州人對食材極為珍惜。他們運用重油、重色、重火功的烹飪技巧,將腌制好的鱖魚燒出獨特的香味,臭鱖魚就此成名。魚肉如蒜瓣狀剝開,入口香辣鹹鮮。這既體現了當地居民的飲食智慧,也成了其魂牽夢繞的家鄉味。
“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徽州人自小就有創業的基因,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環境,堅定了他們走出深山的決心。胡開文、胡雪岩兩位影響江南的紅頂商人,也是一步步走出山區,奔赴自己的産業“藍海”。
歙縣雄村鎮賣花漁村。本報記者 潘成 攝
他們走古道、翻山嶺,在新安江畔入一葉扁舟。身邊除了一袋撻粿作為乾糧,就是那一條條腌制好的鱖魚。
“群誇北地黃芽菜,自愛家山白殼苗。”在黃山市中國徽菜博物館內,記者看到了一位遠遊的徽商對於家鄉味的寄情。無數徽商的家鄉情結,推動了徽菜走向四海,徽館應運而生。
“划水面、雞火面、三絲面……早期的徽館也是徽州人在外謀生的真實寫照,用新鮮肉類、魚鮮食材吊湯,再用一根捍麵杖,做出各類麵食,一碗湯麵足以慰藉同鄉的味蕾。徽式面也就此在蘇州、揚州、南京等地生根發芽。”徽菜博物館裏,講解員向記者介紹。
隨著徽商雲集江浙,包括鱖魚、鹹肉以及各類山珍在內的徽州食材運抵當地,徽館的菜式種類日益豐富。除了臭鱖魚,刀板香、毛豆腐也粉墨登場,最終成為徽菜經典的三張“招牌”。
如今,黃山本土以徽商故里、披雲徽府菜、徽菜博物館為代表的餐飲品牌,已覆蓋國內30多個城市。徽館已成為行銷全國的徽味聚集地。
刀板香。本報記者 潘成 攝
二、一鍋腌篤鮮,融合慢燉,呷一口湯鮮得掉眉毛
冬日暖陽,灑在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村的金家農莊內,店老闆金模靈正盤算今年的收入,在他的頭頂上方,一隻只碩大的火腿挂滿店兩邊,十分壯觀。
腌制45天、晾曬3年,徽州火腿早已佈滿了時間的“痕跡”。洗凈,去除表面的一層“黑皮”,鮮嫩的火腿芯暴露出來。用刀板切開火腿的一瞬間,腌制後的鹹香味立刻四散迸發。
“我們都是用12個月以上的山裏土豬肉來製作火腿。很多來自上海的老顧客甚至會直接食用火腿芯,就像西班牙火腿一樣,越嚼越香。”看著一袋袋剛剛真空包裝好的火腿芯,金模靈笑著告訴記者。
金模靈引以為傲的徽州火腿,是徽味的重要來源,能吊出鹹鮮口感的好食材。
“徽菜的鮮講究就地取材、以鮮制勝。一是新鮮之鮮,二是發酵之鮮。”中國徽菜大師曹向忠説。徽州火腿一般是用皖南地區特有品種花豬為原材料,肉質緊實、油脂飽滿,用此肉製作火腿,是極佳之選。
除了花豬,山裏雖是薄田,但山珍不少,冬筍、荸薺、蘿蔔應時應季。尤其是黃山歙縣問政山冬筍極為鮮嫩,自古以來就是入饌的好食材。當冬筍與火腿相互借力,徽菜的鮮又多了一味融合之“鮮”。
徽州火腿。本報記者 潘成 攝
這也是徽商對本地食材的創造性轉化。
一江新安水,萬重枇杷山。在這山水間,徽商成就了一道美味。
恰逢冬日,徽商就要離鄉。正是問政山冬筍脆嫩之時,他們挖出幾顆洗凈過刀,再配上一刀腌制好的臘肉,一同放入砂鍋中。
新安江汩汩清流注入鍋裏,再丟入一大塊冰糖,然後放置在火籃裏文火慢燉。
一鍋好物置於船頭,臘肉吊鮮、山筍入味,恰到好處地咕嘟盪漾,跟著徽商一路顛簸到杭州。此時打開鍋蓋,筍爛肉熟,一鍋奶白色的湯鹹鮮可口,筍香、臘肉香融為一爐。幾位好友圍桌而坐,大快朵頤,一解鄉愁。
有人稱這道菜為“腌篤鮮”。篤就是慢燉之意,讓鹹肉、冬筍兩種食材盡情釋放飽含鮮味的氨基酸。呷一口湯,真會鮮得掉眉毛。而這道腌篤鮮也頗受江浙百姓的喜愛,徽菜元素已融入百味之中。
毛豆腐。本報記者 潘成 攝
三、“一村一碗”,傳承創新,徽菜破“圈”增粉有“范”
憑藉個大飽滿、口感紮實的優勢,來自黃山歙縣洪琴村的一碗湯圓俘獲了許多上海食客的味蕾。
洪琴湯圓純手工製作,分鹹甜兩種口味,食材都來自本鄉本土。如今,200余名村民在上海紮下根來。
洪琴村是黃山市正在打造“賽村碗”IP的一個縮影。所謂“賽村碗”就是“一村一碗農家菜”,可以是一道菜,也可以是好食材。通過拍攝短視頻的方式,讓每個鄉村的地道食材、特色土菜出“圈”增粉,形成自己的品牌影響力。經過一年的時間,歙縣王村頂市酥、休寧榆村粉絲宴、齊雲山岩前竹蓀率先破“圈”,地道食材成為徽味熱點。
“徽菜的根本在於食材,食材新鮮、地道,味道才正宗。”黃山市徽州區潛口村新黃峰口山莊負責人胡帆坦言,店裏的“爆款”徽州紅燒肉之所以讓食客吃出了傳統風味,其實就是用傳統的烹制手法,讓原生態食材,在柴火大灶上慢炒慢燉而成。不需要高深的技法,講究食材的挑選和搭配,即是徽菜的本源。
石頭粿。本報記者 潘成 攝
“日啖小吃毛豆腐,不辭長做徽州人。”在黃山歙縣徽州古城街頭,若是遇見一位打著竹板、挑擔叫賣的“夥計”,那一定要嘗嘗擔子裏新鮮出爐的煎毛豆腐。
帶著絲絲白毛的豆腐經過煎制後,金黃的外殼包裹著綿密軟糯的豆腐芯,再蘸上一些當地特製的辣椒醬,讓焦香的口感多了幾分鮮辣,所謂融合之味、複合口感,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位“夥計”就是曹向忠,傳統徽菜深渡毛豆腐傳承人。多年來,他挑擔行走在古城內,讓南來北往的遊客品到了徽味、嘗到了鄉愁。除了曹向忠,在黃山市屯溪區南溪南村開披薩店的美國小夥卓文,推出臭鱖魚披薩、毛豆腐披薩等“混搭”菜品,讓徽菜的傳播有了“國際范”。
正如一位專家在今年十月舉行的第四屆中國(黃山)徽菜美食嘉年華活動上所言,“徽菜,不僅僅是一種味覺上的享受,更承載著人們對於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我們要將徽菜背後的文化故事和精神價值傳遞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