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視頻中國  >   新聞熱點  >  
首頁> 視頻中國

西北探“新”|“我們就是一家人!”

發佈時間:2024-11-21 08:57:06 來源:新華社 作者: 責任編輯:白玥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20日電(記者劉雅萱、茍立鋒、張曉龍)深秋時節,博格達峰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木薩爾縣,樹葉開始變紅變黃,變得五顏六色絢麗多彩。

位於縣城吉木薩爾鎮滿城路社區的巴哈義古麗民族團結愛心工作室,早早就通了暖氣,屋子裏暖意融融。

工作室的主人、社區幹部巴哈義古麗·尼合買提,正一邊喝著自家熬製的奶茶,一邊和工作室的志願者們商量著最近要組織的一些活動。今年年滿50歲的巴哈義古麗,談起志願服務工作,顯得十分爽朗精神。

工作室的墻上,挂滿了榮譽證書和各種錦旗。其中,“巴哈義古麗的13個爸爸媽媽”的專欄引起了記者的好奇。

  工作室墻面上“巴哈義古麗的13個爸爸媽媽”專欄。新華社記者 劉雅萱 攝

“他們都是失獨失能老人,有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等多個民族。我就像他們的女兒一樣照顧他們,他們就是我的爸爸媽媽。”見記者不太理解,巴哈義古麗趕緊解釋,並向記者説起了她和這些“爸爸媽媽”的故事……

“這位馬克明老人,是我20多年前認的爸爸。”巴哈義古麗指著專欄裏的照片,回憶説,那是2003年,當時身為社區工作者的她,日常工作就是調研和關心群眾生活。她第一次走進馬克明家時,屋子裏黑洞洞的,沒有燈。老人幾乎不説話,也不怎麼笑。後來得知,老人無兒無女,一個人住,也不會做飯,經常有一頓沒一頓。

  巴哈義古麗給記者講述她和馬克明老人的故事。新華社記者 張嘯誠 攝

“想想這要是我自己的爸爸,能讓他過這樣的日子嗎?”巴哈義古麗這樣問自己。自那以後,她就主動承擔起了照顧馬克明老人的任務,平日裏做飯、洗衣、理髮、打掃衛生。慢慢地,老人開始説話了,臉上也有了笑容。她還多方奔走,給老人申請了保障性住房,一直照顧到老人2019年去世。

劉國群和劉桂花夫婦,是巴哈義古麗的另一對“爸爸媽媽”。“2000年的時候,我聽説這兩位老人生活困難,就去他們家了解情況。”巴哈義古麗説,兩位老人年輕的時候從河南來到新疆,後來兒子出了車禍,家裏還欠了7萬元外債,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你們沒有兒子了,但還有個女兒,我就是你們的女兒。”巴哈義古麗的話,劉國群老兩口起初將信將疑。自那以後,不管是家裏漏了水,還是馬桶堵了,巴哈義古麗總是第一時間趕到。老兩口的心慢慢地暖了,心裏的疑慮也一點點地消除。2007年,巴哈義古麗帶著兩位老人回了一趟河南老家,圓了老人的一樁心願。

  巴哈義古麗和社區志願者與劉國群夫婦在春節期間的合影。新華社發

2016年,劉國群夫婦的房子需要拆遷,他們非巴哈義古麗工作所在社區附近的房子不買。“離得遠了,就怕找不著這個丫頭了。”説起這件事,85歲的劉國群、86歲的劉桂花,雙雙拉著巴哈義古麗的手,眼神中透出無限溫情。

為將愛心傳遞下去,巴哈義古麗2017年5月牽頭建立巴哈義古麗民族團結愛心工作室,工作室先後成立了8支志願者服務隊,專門從事照料孤寡老人、扶危濟困的志願服務。今年61歲的顏培俠是巴哈義古麗的幫扶對象,如今也加入了志願服務隊。

十幾年前,顏培俠的老伴去世時,兩個孩子還在上大學,生活的壓力一度讓她陷入迷茫。“當時真是感覺天都塌了,這日子該怎麼過啊!”巴哈義古麗了解情況後主動到府開導,並把她當月發的全部工資塞到顏培俠手裏。

得知顏培俠之前開過菜店,巴哈義古麗就鼓勵她繼續把店開起來。帶著巴哈義古麗多方奔走籌措的幾萬元,顏培俠的“歡慶超市”2012年正式開業,如今每年收入能達到十幾萬元。

  巴哈義古麗挽著顏培俠在歡慶超市前走過。新華社發

日子紅火起來的顏培俠,加入了志願服務隊,幫扶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四戶少數民族家庭。“巴哈義古麗早就是我的女兒了,我要把女兒給我的大愛傳遞下去,讓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好。”顏培俠説。

華燈初上,我們結束了採訪。天空下起了小雨,煙雨朦朧,處處都升騰著溫暖的煙火氣息。

幾天后,巴哈義古麗給記者發來了一條資訊。她告訴記者,自己又被授予了“全國民政系統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資訊結尾還加了一個“害羞”的表情。(視頻記者:張嘯誠)


【責任編輯:白玥】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