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視頻中國  >   新聞熱點  >  
首頁> 視頻中國

工業大塊頭設備如何更新?看40多歲機組的“智慧升級”

發佈時間:2024-11-19 13:48:1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責任編輯:白玥

實施新一輪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是我國激發消費活力、推動産業升級、邁向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關鍵舉措。那麼,工業領域這些大塊頭的裝備、設備到底要怎麼更新?在實施過程中,又會遇到哪些問題?

葛洲壩水電站智慧化改造
實現對百噸閘門的毫釐控制

葛洲壩水電站是世界上最大的徑流式水電站,已經投入運作四十多年。以往,閘門的啟閉,全靠人工操作大型門機完成。為加快數字化轉型,葛洲壩水電站開啟了智慧門機的研製工作。那麼,門機的智慧化升級過程中有哪些技術難點?將百噸閘門的自動控制精度達到毫釐之間,是如何實現的?

記者在葛洲壩二江電站機組進水口壩面看到,智慧化改造的門機正在工作著,以往煩瑣的人工操作,眼下升級為全自動的智慧模式。

門機,又稱門式起重機,它是關乎防洪度汛、能源保供以及電站安全運作的關鍵設備。它高約30米,兩側跨度達到15米。門機下方,用鋼絲繩吊著一根抓梁,它就好比門機的一雙手,之前駕駛員就是通過操控這臺門機,在10米高空的駕駛室內完成閘門抓起和落下。

動作看起來簡單,但要在全長近千米的壩面,精確找到對應的機組,並完成百噸閘門的起吊工作,駕駛員需要與3名地面輔助人員之間密切配合。

三峽集團長江電力葛洲壩電廠生産管理部工程師 張海龍:司機是在10米以上的高空當中,她對於閘門和門槽的位置是看不到的,所以她依賴於下面的指揮,和其他一些輔助人員來觀看。

高空作業,慣性加上風力影響,控制抓梁的鋼絲繩搖擺不止,給精準對位增加了難度。

在門機智慧化改造的方案中,減少人工操作步驟,實現一鍵啟閉,精準定位,是無人操控的第一步。經過反覆研判和設計,研發團隊通過加裝200多個感測器和多套定位系統,在傳統門機上融合了多種前沿科技手段。

葛洲壩智慧門機研發項目團隊高級工程師 高鈺敏:融合了北斗定位、鐳射、UWB(無線載波通信技術),還包括直線編碼、標簽,也包括AI識別,應該這麼多方案都用上了。相當於説我還是有套演算法,去計算什麼時候全速,什麼時候慢速,什麼時候要利用慣性自動停下來,停下來剛好是那個一毫米以內。

如今,有了這套“智慧大腦”,當操作人員輕點螢幕下髮指令,門機就可以實現全自動化運作。顯示屏上,門機的移動行程,抓梁起升的重量,都一目了然。操作人員從以前坐在10米高空手動操作,轉變為在地面跟隨設備移動觀察。

三峽集團長江電力葛洲壩電廠機械水工維修部工程師 舒雨菡:從傳統門機駕駛員,變成了執行過程中的監督者,這樣可以讓我從繁重的門機操作中解脫出來,結合我自己的專業能力將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創新研發上,用我們年輕人的力量來助力大國重器實現更多智慧轉型。

三峽集團長江電力葛洲壩電廠副廠長 楊進:實現了遠端操控功能,直接將操作人員趕往現場的時間降低為0,而且操作人員的數量從4人減到了1人,綜合效率提升了500%。還依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開展了數據的實時採集、分析監測,實現了門機全生命週期狀態監測,構建了水電站金屬結構設備智慧互聯繫統。

三重保障
讓門機抓梁水下作業更可靠

解決了精準對位,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水電站門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很大一部分操作需要在水下完成。在本次改造中,研發團隊給水下信號傳輸,上了三重保障,讓門機抓梁水下作業更可靠。

穿銷,這一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是確保閘門在提落過程中穩固不落的關鍵。它要求抓梁兩側的插銷精準無誤地插入閘門吊耳的孔內,以順利完成提門、落門的動作。

隨著科技的進步,引入了信號傳輸與輔助監控技術,極大地提升了水下穿銷成功率,但信號傳輸的穩定性、畫面顯示的清晰度,都給水下作業的精準度帶來影響。

智慧改造的過程中,為了確保水下作業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研發人員給水下信號傳輸上的第一道保險,就是提高設備等級,通過模擬深水環境,確保設備的抗壓性和敏銳度。

葛洲壩智慧門機研發項目團隊高級工程師 劉艷:防水實驗壓力可以達到兩兆帕,基本上相當於在水下200米的深度,那麼能夠在接受200米的深度工作,它在10米的深度工作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為進一步增強穩定性,水下設備不僅穿上了厚厚的不銹鋼外衣,還另外加了一層保護罩。此外,研發人員還通過數字化傳感設備,給水下信號的穩定傳輸多加了兩重保障。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閘門啟閉時,魚類隨著巨大水流進入閘道時有發生。葛洲壩下游區域,是長江江段目前唯一的中華鱘自然産卵區。智慧設備的上線,對水生生物的保護,也多了一重保障。

業內專家認為,對於已建成的大壩來講,實現智慧改造是提質增效、推動持續安全運作的有效探索。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大壩協會副理事長 鈕新強:已建大壩隨著使用年限增加,它的安全性肯定是呈下降趨勢。它比原來的傳統的機制,或者傳統的技術,要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

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 高林鋼:葛洲壩電站是一個比較早的電站,進行不斷改造,實現了像無人駕駛、自動化這些功能,對於我國未來水電工程的發展還是具有一個里程碑意義的。

出臺扶持政策
穩妥推進水電設備更新改造

為支援老水電站的設備更新改造,我國多部門協同發力,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旨在降低企業改造成本,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水電行業向綠色、高效、智慧化方向轉型升級。

在雲南,多座老舊水電站通過引入先進的水輪機、發電機等關鍵設備,以及智慧化、自動化技術,不僅實現了發電效率的提升,更在運維水準上有了全面提高。當地政府對老舊水電站設備更新改造項目,給予增值稅、所得稅等稅收減免優惠。在政策的引導下,各地老舊水電站紛紛展開了設備更新改造工作。

為進一步推動老舊水電站設備更新改造工作,中央財政將投入約80億元,用於支援農村老舊水電站的增效擴容改造。這筆資金將帶動地方政府和社會投資約140億元,共同推動老舊水電站的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同時,對於符合條件的老舊水電站設備更新改造項目,中央財政還將給予直接補貼,以進一步降低企業改造成本。

以設備更新推動傳統産業升級

大規模設備更新,傳統産業是主戰場。用技術上更先進、經濟上更合理的新設備來代替舊設備,將推動企業加大投入並拉動社會投資的同時,也推動傳統産業高端化發展。有專家預計,未來三年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投資將形成超過10萬億的需求空間。

我國是製造業大國,2023年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26.2%,佔全球比重約30%。傳統産業主要包括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等,在製造業中佔比超過80%。

工業和資訊化部賽迪研究院規劃研究所工業投資研究室主任 樊蒙:設備更新所涉及的先進設備更新、數字化轉型、綠色裝備推廣、穩質安全水準提升等行動,將有效促進産業,尤其是傳統産業的技術進步、工藝升級、數字轉型、節能降耗、安全生産,推動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帶動效應。

目前我國大量企業設備更新週期較長,很多在役的設備還處於中低端,通過推動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一方面有助於企業提高生産效率,提升産品品質。另一方面對於許多存在安全生産隱患的超期服役設備將從源頭化解安全風險,提高企業穩質安全水準。

中國信通院兩化所副所長 鞏天嘯:2023年全國工業領域設備投資的規模達到了4.4萬億元,佔全社會設備投資的比重也超過了70%。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業領域設備投資的規模要較2023年增長25%以上。根據這一目標,未來三年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投資將形成超過10萬億的需求空間。(總臺央視記者 王琰 朱江 張偉 郝毅傑 宜昌臺)

【責任編輯:白玥】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