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大詞典》中有一個詞語
叫“從中國到秘魯”
from China to Peru
由於兩國間路途遙遠
這個短語意為“走遍天下”
秘魯遠在地球另一端
卻也是我們走遍天下皆老鄉的“比鄰”
這座城市的名字竟然叫這個?
海拔3400米的古城庫斯科,是秘魯南部庫斯科省的省會,也是古印加帝國的首都,有“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之美譽。
你知道嗎?“庫斯科”在當地語言中,意思竟然為“肚臍”!作為印加文明的商業、農業與宗教中心,印加人相信,這裡就是大地的中心。
作為“古印加文化的搖籃”,1983年庫斯科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是誰“力大無窮”,聚石成塔?
在庫斯科城郊外,矗立著一座座“石頭塔”。這些巨大的石頭均勻而精確地砌在一起,“拼寫”出石頭搭就的“史詩”。
這裡是庫斯科的薩克薩瓦曼,也被稱為“巨石陣”或“巨石之城”,曾是重要的軍事要塞。這裡到底是誰建的,又是怎麼建的,至今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實在難以想像,這些重達300噸的巨石是如何被精準拼接,縫隙間甚至連一張紙都難以插入。
又是誰取巨石造城,與山比肩?
古印加帝國的奇跡,不僅在庫斯科城郊外,更矗立於庫斯科西北的山脊。
這裡是安第斯山巔的“天空之城”,也是古印加的“失落之城”。
遠眺,廟宇、宮殿、露臺、紀念碑、城墻如畫卷鋪展;
近觀,三萬公頃的石城訴説著未解之謎。
這裡,就是“古老的山巔”馬丘比丘。
15世紀修建,隱匿百年後又重現人間,2007年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1983年,馬丘比丘古神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産。
未至馬丘比丘,怎算抵達秘魯?
彩虹咋跑到山上了?
在距離庫斯科三個半小時車程的安第斯山脈上,隱藏著一片新晉打卡地:彩虹山。
據庫斯科市的官方説法,這些顏色是由土壤蘊含的礦物成分天然形成。
對了,要想看到山上的彩虹,也沒那麼輕鬆,得爬5200米呢……
啊?秘魯人管馬鈴薯叫“爸爸”?
在秘魯,五顏六色的可不只有山,還有這種食物!
馬鈴薯,在秘魯被稱為“papa”。秘魯竟然有4000多種馬鈴薯!
秘魯的馬鈴薯不僅顏色多樣,形狀也各具特色。“美洲豹的鼻子”“貓爪”“手掌”……在這裡,見到什麼形狀的馬鈴薯你都別驚訝!
△秘魯黑松露煎蛋馬鈴薯泥
△香草馬鈴薯冰淇淋
△今年5月30日,秘魯慶祝首個“國際馬鈴薯日”。當地一個街頭市場上,展示著用馬鈴薯製成的薯片。
在這裡,馬鈴薯的用途和吃法也花樣百齣。不僅能煎、炸、煮、炒,還能做成麵包、冰激淩,甚至還能泡酒!
△中國和設在秘魯的國際馬鈴薯中心合作密切,25%的中國馬鈴薯品種是秘魯品種的改良。
據悉,中國也有25%的馬鈴薯品種是秘魯品種的改良,是誰的馬鈴薯DNA又動啦?
是萌物也是寶物
秘魯最大網紅竟是ta?
雲吃馬鈴薯之後,我們再去探探寶。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秘魯的國寶神獸是什麼嗎?
答案呼之欲出——沒錯,就是呆萌又珍貴的羊駝!
秘魯是全球羊駝數量最多的國家,光顏色就有20多種,rua起來超幸福。
羊駝只能賣“萌”嗎?大錯特錯!羊駝可是秘魯“會走路的黃金”呢,它們全身上下都是寶。
△羊駝毛線
△位於庫斯科的羊駝毛紡織品和南美駱駝展覽中心,擺放著五顏六色的羊駝毛製成的毛線。
△在位於“世界羊駝之都”秘魯阿雷基帕的一家羊駝毛編織工作室裏,一名安第斯紡織工正在整理羊駝毛。
保暖柔軟的羊駝毛是世界頂級的毛料,羊駝肉更是鮮美多汁,而羊駝的骨頭、皮革、脂肪甚至糞便還可以製成樂器、肥料和藥品,不可不謂用途廣泛。
△11月9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上的秘魯羊駝玩偶。
對了,中國可是秘魯羊駝毛的最大買家,羊駝玩具更是連續七年亮相進博會,萌趣十足!
跨越半個地球也能找到“老鄉”
漫步在利馬街頭,除了羊駝、馬鈴薯外,還有隨處可見的“chifa”、相似的膚色與面孔,讓人不禁猜想:中國人和秘魯人,莫非是遠親?
你知道嗎?每十個秘魯人中,就有一人擁有華裔血統,總數達250萬至310萬。
華人漂洋過海,將醬油、米飯融入秘魯風味,將中文發音當成招牌,將中秘友誼之繩緊緊係在此地。
位於利馬市中心的唐人街,是西半球歷史最悠久的唐人街;而在利馬市中心的中華通惠總局,也已成立140年之久。
一百多年前,華人在這片寶地落地生根。如今,兩國友誼仍在續寫著更多“超讚”篇章。
ߛ累쌥淧泌篋ꂰߏ밟
秘魯的“秘”為啥讀“bì”不讀“mì”?
下拉揭曉答案
ߑ簟ﻰߏ밟ᇰߑ簟ﻼ/p>
你猜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