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小院,只見彈琴者端坐在院子的石凳上,雙手撫琴,沉醉於琴聲之中。彈琴者名叫江禾,是一名90後小夥子,目前在揚州大學音樂學院擔任古琴教師。他既會彈琴,也能親手製作一把屬於自己的琴。
江禾在演奏古琴
每一張琴都有自己的個性
江禾出身音樂世家,他的母親王小平是廣陵琴派第十二代傳人,師承于廣陵派先師梅曰強。
從小浸潤在音樂的氛圍中,江禾從5歲就開始學習鋼琴和古琴。先後畢業于南京師範大學和美國斯坦威鋼琴第一名校喬治·梅森大學,獲得了音樂教育和鋼琴表演雙專業學士學位。
墻上的一排古琴
古琴和鋼琴,來自中西方的兩種古老樂器,從外形到演奏形式幾乎大相徑庭,對於江禾來説,卻能在彈奏中體會到相通之美。江禾説:“可能因為先學了鋼琴的緣故,我對於音準也會比較敏感,對練習古琴也有很大幫助。”
本科畢業後,江禾更加堅定地走在了鑽研古琴的路上,來到四川音樂學院古琴專業攻讀碩士。
啟蒙于廣陵派,江禾還先後師從於浙派傳人、浙江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徐君躍和蜀派葉氏一脈傳人、四川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曾成偉。在和不同流派的古琴大家接觸的過程中,江禾漸漸發現,琴音其實和人一樣個性鮮明,每一張琴也都有自己的個性,“它不是一個物,它是有靈魂的。”
以彈琴者的視角製作每一張古琴
“不同的氣質人彈奏不同的琴,音色也不同,怎麼才能擁有一張屬於自己的琴呢?”隨著這個念頭在江禾心中響起,他開始走上斫琴的道路。
開料
走進江禾的工作室,可以看到墻上挂滿了不同工序階段的古琴半成品,右手邊則是整面墻的制琴工具,僅鉋子就有30多種,鑿子70余把,還有各種大小的銼刀、砂紙。
斫腹腔
選材、開料、刨平、刨面邊、斫腹腔、調音、合底板、披灰胎、擦漆、上弦……斫一張琴,至少要100多道工序。單單是做漆,都有20多道工序,一張古琴從選料開始至製作完畢,短則一年半,長則三四年。“這絕對是慢工出細活,需要在一次次製作中積累經驗。”江禾説。
排沙音
作為一名古琴演奏者,江禾對音色的追求近乎執著。每一張古琴都是他傾注情感的作品,記錄著他對音色的獨特理解與追求。
披灰胎
有一次,江禾選擇用一塊200多歲的老杉木製作古琴,和他慣用的“老川桐+冰弦”配置不同,這次他選擇了鋼弦。在槽腹校音時,江禾不由得感嘆此琴難得,就是音色略空,沒想到在厚重灰胎的包裹下,機緣巧合造就了一張難得的好琴。最後,江禾給這張琴取名為“否極泰來”,他説:“雖然不至於‘起死回生’來形容,但也算是‘畫龍點睛’。”
擦漆
對於斫琴,江禾與所有斫琴師一樣,希望留下傳世的名琴,而不是像流水線生産的商品,也更希望斫琴這項技藝可以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