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視頻中國  >   新聞熱點  >  
首頁> 視頻中國

新聞1+1丨二十屆三中全會,助推改革!

發佈時間:2024-07-20 08:47:3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責任編輯:宋若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縱觀會後發佈的會議公報,“改革”一詞被反覆提及,出現了50多次,成為“第一熱詞”。

《決定》中共提出了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堅持把高品質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對經濟和民生領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新聞1+1》今晚關注:二十屆三中全會,助推改革!

此次會議為什麼很關鍵?

image.png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主任 沈傳亮:這次會議是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關鍵會議。為什麼説會議很關鍵?

因為從時間節點上看,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所以這樣的節點召開三中全會很關鍵。

同時,會議的主題也特別重大,那就是進一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可以説是我們當代中國最大的政治,所以研究這個主題當然也很關鍵。

另外,雖然這次涉及的改革內容特別廣泛,深度也十分罕見,但也提出了七個方面的“聚焦”,改革的重點也特別突出。

全面提高幹部現代化建設能力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主任 沈傳亮:總結黨的歷史經驗,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過去這麼多年,我們的改革很成功,靠的是黨的領導,靠的是黨的廣大幹部在推動,在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一塊往前走,這點和通過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來加強和改善黨的全面領導之間並不矛盾。

因為畢竟現在國際形勢和社會發展日新月異,高科技技術也層出不窮,我們的幹部隊伍,現在也確實存在一些“本領恐慌”的事實,同時也有的幹部存在一些顧慮,所以這就需要通過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包括更大範圍的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通過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來不斷提高領導幹部現代化建設能力。

只有這樣,我們的幹部才能夠輕裝上陣,帶著更高的本領,來領導著全黨全軍或者説全國各族人民,一起把現代化事業向前推進。

怎樣理解頂層設計需要和基層探索有機結合?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主任 沈傳亮:有人認為,現在的改革只要有頂層設計就可以了,對於基層探索,這種我們過去長期積累的寶貴經驗,可能就不那麼重視了。

實際上,從這次公報透露出來的資訊中我們看到,有些舉措提出來的時候,已經經過基層試點,積累了長期經驗,可以直接成為措施去照著做。

當然也有的是提出了一個方向和思路,還需要各行各業從基層實踐中繼續探索。比如説,怎麼來健全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另外,非常關鍵的是,現在怎樣給基層探索,創造一個良好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讓探索者沒有後顧之憂,讓他可以大膽試,大膽闖,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把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有機結合起來的目的。

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人才改革,需要一體聯動?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主任 沈傳亮:我覺得這就是我們改革所運用的一種正確的方法論,也是系統觀念,或者説也叫系統整合。

因為改革越推進越深入,利益矛盾也就越錯綜複雜,越相互勾連。這個時候就要注意改革推進的整體性、協同性和系統性。具體到教育、科技、人才方面,大家會發現,二十大報告就把它們單列在一起了,這次全會又放在一起表述,説明這三者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我們經常問,科技需要創新,人才從哪兒來?人才就從教育中來。所以培養人才的關鍵和基礎是在教育,只有把這三者聯動聯繫起來,做一個比喻就像是團體接力賽一樣,這三者只有非常好的配合,在接力賽中才能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如何理解“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 彭森: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表面看,兩個提法有所不同,但實際上是一脈相承、完全一致的。

為什麼之前提“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因為從我們改革的性質來説,中國的改革就是要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打破一切束縛生産力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為生産力的解放開闢道路。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經濟體制改革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所以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

而現在講“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我想它還是指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車頭能帶動整個車廂是因為車頭的品質大,因此它還是重點。

要素市場改革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關鍵改革舉措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 彭森: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60條300多項改革的重大舉措,其中經濟體制改革是重點,是牽引,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任務就是要建立高水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而在這個任務下面,我想重要的改革任務,包括要抓緊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在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大任務下面,實際上還有三個具體的任務:一個是我們要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改革,一個要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還有一個是要抓緊完善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些基礎性的制度。

其中我認為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可能是比較關鍵的一個任務,因為相對於商品市場,要素市場相對滯後,它可能是下一步改革的難點,因此也是重點,也可以説是下一步改革成敗的關鍵,所以我對要素市場化改革這個任務的推進充滿了期待。

民企發展方面,如何實現更多的機會、更好的環境?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 彭森: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次《決定》強調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我覺得這是進一步明確了民營經濟在中國整個市場經濟構建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1世紀以來,中央先後發過四次重要文件,規定了130多條具體措施,《決定》裏邊也提到了要“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要制定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

我想這是對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一個法律保證。另外包括“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支援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規範涉民營企業行政檢查”等等這些規定,都是一些非常好的新提法。


【責任編輯:宋若冰】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