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視頻中國  >   新聞熱點  >  
首頁> 視頻中國

科研、開發、應用“三級跳”——東北高校科技成果助推高品質發展上臺階

發佈時間:2024-05-23 08:51:28 來源:新華社 作者: 責任編輯:白玥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

東北三省共有258所高校,其中“雙一流”高校達11所。從參與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研究,到助力研製長征系列運載火箭、C919大飛機……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等一批高校,為服務強國戰略和區域振興持續提供科技支撐。

東北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東北各地各高校扭住自主創新“牛鼻子”,搭建中試平臺、開展校企對接、加快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完成了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助推東北高品質發展邁上新臺階。

“喚醒”科研成果 搭建中試平臺

車輪一轉,裝載著智慧底盤的汽車像螃蟹一樣橫向行駛、原地轉向。在麥迪克智行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內,科研人員展示著最新研製的樣車模型。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靳立強介紹,這項技術2017年就已成熟,但缺少機會走向市場。實驗室到産業一線,只差“一步之遙”。

2024年3月13日,長春市麥迪克智行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靳立強(右三)與同事檢查智慧底盤樣車。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2023年,長春市及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共同為其提供了1000萬元的種子基金、3300平方米的廠房,讓“金點子”結出纍纍碩果。

中試熟化平臺是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關鍵一環,也是檢驗科技成果能否“點石成金”的試驗場。東北三省教育和科技部門搭建中試熟化平臺,出臺激勵政策,讓高校專家走進企業,讓科研成果從論文變為産品。

一手對接高校,一手對接企業。2023年,長春市科技局和吉林大學共建吉林大學概念驗證中心,確保科研成果在技術路線和商業模式上的可行性,實現“從0到1”的轉化。

遼寧省採用充實、調整、合併、撤銷等方式,優化重組高校科研平臺。2023年遼寧高校新增重組6個全國重點實驗室、8個教育部科研平臺。

黑龍江省在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大慶建設首批7個創新創業生態圈,加快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

脫下實驗服、穿上工作裝,一批批高校學者走進企業。

“把研究搬入車間,以科技服務生産。”遼寧工業大學啟動博士入企行動,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的技術指導和諮詢服務。

東北師範大學出臺政策,將成果轉化獎勵前置,按照學校和成果完成人1:9的比例分配成果所有權,突破高價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瓶頸問題。

哈爾濱工程大學設立“服務龍江專項”基金,選派教師及研究生團隊深入企業一線,牽引校企協同創新,推動校內成熟科技成果就地應用轉化,構建“沉浸式”校企融合新模式,促進新質生産力生成。

“政府和學校為校企合作搭臺拉幕,一線教師成為‘登臺唱戲’的主角,助力化解制約科技成果轉化和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産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黑龍江省科技廳副廳長石兆輝説。

“牽線”實驗開發 校企“雙向奔赴”

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産業升級。東北三省以産業升級的難點痛點為導向,採取“揭榜挂帥”制度,推進校企對接,讓科技為産業升級點火助力。

企業“出題”,高校“解題”。

瀋陽市瀋陽農業大學禾豐體育館內,人潮涌動、互動熱烈,在這裡舉行的遼寧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大會上,科技點子與企業需求激烈碰撞。遼寧省教育廳現場發佈高校科技成果和企業關鍵技術需求,為雙方搭建橋梁。

在瀋陽市瀋陽農業大學禾豐體育館舉辦的遼寧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大會現場(2023年9月攝)。新華社發

“今天,我校與企業簽署的技術合同金額達1235.4萬元,再創新高!”瀋陽農業大學相關負責人説。

“技術瓶頸如何突破?”“産品缺陷如何彌補?”長春市科技局舉辦的吉林大學生物醫藥專場科技成果路演會上,醫藥企業圍繞面臨的技術問題與高校科技人員熱烈交流。像這樣的對接、路演、培訓活動,在長春科技大市場內,幾乎每天都要舉行。

“我們按照企業的需求,採取‘揭榜挂帥’制度,讓高校科研力量為産業升級提供源頭活水。”長春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航空航太、電子資訊、高端裝備、新材料、智慧農機……黑龍江謀劃部署省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圍繞戰略性新興産業開展技術攻關。通過重點研發計劃“揭榜挂帥”等重大項目支援,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組成聯合攻關體。

在“揭榜挂帥”制度下,科技創新“增量器”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車間裏,焊花四濺,由長春工業大學和吉林省百浪汽車裝備技術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多車型門檻前部輸送設備,快速地將汽車前門檻送到焊接線上,實現了不同車型白車身側圍前門檻的快速定位及傳輸。以此為代表的系列技術成果提高了企業生産線的自動化程度和産品品質,節約了企業成本。

礦廠內,上千平米的選礦車間內空無一人、幾十噸的重型設備周圍無人值守,生産線上各個工藝過程卻正常運作……遼寧撫順罕王選礦廠依靠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柴天佑主導設計的智慧優化決策與控制一體化技術,每天完成上千噸高品位鐵礦石生産。

冰天雪地,童話城堡,一塊塊冰磚被機器精準切割完畢。哈爾濱工業大學任秉銀教授團隊解決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長期沒有標準冰砌塊自動化生産設備問題,他們研發的基於AI視覺的冰砌塊品質智慧檢測演算法取得多項成果。

論文寫在大地上 成果應用到産業裏

通過産研深度融合,傳統産業實現升級,新興産業快速起航,東北高校的科技力量為東北全面振興持續助力。

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與北大荒集團深入合作,肥沃的黑土地上,多項人工智慧模型“走”進田間地頭。

校企合作開發的農業遙感、長勢分析、病蟲害檢測、雜草識別等感知模型逐漸完成,實現耕、種、管、收主要環節無人化,精準作業、降本增效成果顯著。

2024年4月18日,在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人員在進行數據編程。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我們不斷推動農工交叉研究,深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引領現代農業建設。”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金晶説。

在珩輝光電測量技術(吉林)有限公司,溫室氣體濃度監測儀就像一隻靈敏的鼻子,可以“嗅”出大氣中的碳排放濃度變化,精確測量出碳排放量。

2024年3月14日,在位於吉林長春的珩輝光電測量技術(吉林)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裝配光學測量儀器。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公司創辦人常帥介紹,他們利用長春理工大學的技術成果,聚焦環保、能源、交通行業,已研發出雙波段氣溶膠鐳射雷達、測風鐳射雷達及高精度溫室氣體濃度測量儀等序列化産品,可準確反演大氣透過率、環境污染源排放、風速風向、碳通量碳濃度測量,未來可貢獻數億元産值。

很長一段時間,國內各大醫院用於血細胞分析的關鍵醫療設備均被國外企業壟斷。在大連理工大學彭孝軍院士的帶領下,樊江莉教授與團隊成員一道,成功研發出“基於靶向性近紅外熒光染料”的高端五分類血液細胞分析系統,用於血常規檢測,其檢測結果準確快速,不僅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價格也只有進口設備的一半。

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樊江莉(左)教授與同事及學生查看實驗結果(2021年11月攝)。新華社發

2023年,吉林省高校共承擔成果應用及科技服務項目1272項,技術轉讓合同數452個;黑龍江省支援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50項,帶動企業研發投入5.26億元;遼寧省普通高校轉化科技成果7638項,轉化合同金額40.26億元。

“我們要進一步強化有組織科研,不斷強化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努力實現更多‘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突破成果,切實擔負起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推進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重任。”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説。


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24-05/23/117207307_f1fa593f-ab71-4d12-af13-b49b5cfcad76.jpeg
【責任編輯:白玥】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