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視頻中國  >   新聞熱點  >  
首頁> 視頻中國

中國故事|美國人林登:從老外到老鄉

發佈時間:2024-02-23 10:12:37 來源:新華社 作者: 責任編輯:宋若冰

“35年前,我無法在世界地圖上辨認出中國。而現在,我的身份已經與這個國家難以分割。我可以預見我的靈魂將永遠漫步在喜洲的小路上。這裡現在已經是我的家,我靈魂的歸宿。”這是美國人布萊恩·林登中文回憶錄《尋鄉中國:林登的故事》裏的獨白。

1984年,林登第一次來到中國。他對中國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印象深刻,尤其對中國農村有著特別的情感,他稱之為“家”。

後來,林登來到雲南大理經營民宿,搭建起了一個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交流平臺。在這裡,他與來來往往的住客一起見證了中國的飛速發展。

 2月11日,林登和妻子在雲南大理喜洲鎮喜林苑歡度春節。受訪者供圖

“中國也是我的家”

在中國度過了多少個春節?林登已不能準確地説出答案。“20個,或者更多。”林登回憶説。

今年春節,林登依舊待在中國,在雲南省大理市喜洲鎮的喜林苑與家人、遠道而來的客人一起歡度佳節。喜林苑是座老宅院。2008年,林登和他的團隊修葺了這座古宅,建起喜林苑客棧。

“建喜林苑的初心,是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橋梁。”林登説,春節是中國最為隆重的節日,而對於大多數外國人來説,也是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扇窗。

寫春聯、做花燈、舞龍……今年春節期間,喜林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活動。“40年前,我對中國一無所知,現在我已經能寫毛筆字了。”林登自豪地説,“中國也是我的家”。

“家人團聚是春節最重要的部分,是給父母和孩子最好的禮物。在這個意義上,每個人都是過去與未來間的重要連接。”林登説。

2月9日,林登和旅客在喜林苑一起製作龍年花燈。受訪者供圖

與中國“相遇”的奇妙緣起

1984年,林登來到中國,在北京研習漢語和中國文化。“到中國留學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提起這次機遇,他仍覺得神奇。

來中國前,林登是個兼職洗地毯的夜校大學生。一天,他到一位大學教授家中洗地毯,教授請他幫忙把一個標記插在世界地圖上中國的位置。他一臉茫然:“我不知道中國在哪兒。”

但很快,林登就被教授講述的中國故事迷住了。沒過多久,他在夜校看到了中國資助留學的海報,他鼓起勇氣申請,沒想到被錄取了。

到中國幾個月以後,林登就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春節。當時,他還不太會説中文,對中國的好奇心促使他開啟了“冒險”之旅,他乘坐火車到了河南開封,在那裏看到人們寫對聯、放鞭炮。

“我還在當地人家吃了年夜飯。雖然交流起來有困難,但中國人總是用最大的善意對待我。”林登説,“有朋自遠方來”是中國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得益於中國的留學經歷,1990年,林登受聘于一家瑞典公司,從事跨國教育工作。工作期間,林登曾去過近100個國家和地區。很多外國人對中國缺乏了解,讓林登很吃驚。

懷揣著向世界分享他對中國熱愛的願望,林登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多爾縣創辦了一間畫廊,希望用中國的藝術品,展現中國豐富多元的文化。

隨著時間推移,林登發現畫廊能展示的內容有限。為了更好地讓世界了解中國,他決定回到中國,尋找新的開始。

雲南大理喜洲鎮,近處為喜林苑。新華社記者 曹夢瑤 攝

“中國就是我的職業”

“我的人生就是了解中國,學習中國。”林登真摯地説,中國是他的另一個故鄉,同時也是他的“職業”。

2004年,林登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重返中國。他們希望找一座中國傳統老宅,修繕保護起來,作為中外文化交流基地。懷著這個目標,一家人在中國遊歷了兩年,最後在雲南大理喜洲停下了腳步。

林登説,選擇喜洲有3個原因:一是這裡有很有價值的老房需要修復;二是當地人民的熱情和包容;三是當地政府對他們的設想予以支援。

喜林苑建設堅持“修舊如舊”原則,依託白族老院“楊品相宅”打造的客棧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白族民居風貌:“三坊一照壁”格局依舊,精緻木雕、壁畫完整如昔。

2022年8月27日,林登在向外國訪客介紹雲南大理當地文化。新華社記者 曹夢瑤 攝

一個美國人在中國農村開客棧,這是喜林苑最好的廣告。營業以來,外國訪客絡繹不絕,他們以喜林苑為起點走進周邊村莊。

鄉土文化體驗活動是喜林苑的一個特色。帶旅客逛喜洲古鎮早市,品嘗白族三道茶或者親手做一幅扎染作品……這些都是林登喜歡做的事情。

2021年,距喜洲100公里外的劍川縣沙溪鎮,又一家喜林苑客棧投入運營。

 位於雲南省劍川縣沙溪鎮石龍村的喜林苑沙溪店。新華社記者 曹夢瑤 攝

“通過林登搭建的文化交流平臺,我們可以更好地向外國遊客傳播家鄉文化。”沙溪喜林苑客棧管家、白族小夥楊稆説,他時常作為導遊帶著外國遊客到村子裏感受劍川白曲、白族舞蹈“霸王鞭”、木雕等,讓他們更深入了解當地文化。

到訪沙溪喜林苑的蘇格蘭人恩達徒步參觀了客棧附近的沙溪古鎮和石鍾山石窟。古色古香的小鎮、惟妙惟肖的石雕讓恩達眼前一亮。“我看到了‘我不熟悉的中國’,在這裡文物古跡和傳統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恩達説。

共同的未來

坐在喜林苑的觀景臺上,喜洲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林登相信,世界需要更加努力地了解開放的中國。

林登喜歡稱自己為一個理想主義者,但他卻不是個空想家,他溝通中外的理想已經被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刻在了中國的鄉村大地上。

  《尋鄉中國:林登的故事》封面。新華社記者 陸燁 攝

2022年,林登出版了中文回憶錄《尋鄉中國:林登的故事》,他在書中回憶自己與中國的故事,這本書成為了他寫給中國的一封情書。他想讓中國人民知道,世界上有一些美國人真誠地敬愛著中國。

目前,林登正計劃在美國出版英文回憶錄,並打算回到美國親自宣傳他的著作。“我是非常有説服力的一個例子。”他説,“我想讓美國人通過一個同胞的眼睛看到不一樣的中國。”

今年春節,林登的小兒子布萊斯也回到中國。今後,他將花更多時間協助父母運營喜林苑。“雖然離開中國多年,布萊斯仍然覺得中國是他未來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期待著他會像我一樣,成為喜林苑的一部分。”林登説。

“中國的文化精神融入了我的血脈,是中國滋養了我,成就了我,”林登説,“我們會繼續努力,向世界傳播中國的故事。”

2022年8月28日,林登和妻子瑾妮與喜林苑團隊在喜洲鎮喜林苑合影。新華社記者 曹夢瑤 攝


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24-02/23/117015307_t1_0X78X510X365_5427a2b2-269e-4213-892e-65d887aede05.jpg
【責任編輯:宋若冰】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