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是中國農業和中國社會發展永恒的主題。這也是主人翁柯建國在農業領域躬耕五十年所堅守的根本。從17歲做農技員,到高考考上農業大學,後來成為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農業工作整整五十年,柯建國一直是中國智慧農業的先行者。
田間地頭實現夢想 打造“天府糧倉”
“田間農博”是柯建國教授的一個夢想,早在2016年,柯建國教授就策劃過在四川省成都市周邊選址,創立一個名為“天府農業矽谷”的項目。到後來,四川省委省政府確定在新津區建設天府農博園。2020年,柯建國前往農博園主持田間農博展場的種植工作,這使柯建國的夢想得以實現。
走進天府農博園大田展區,可以看到,上千畝水稻、旱稻已經播下,天光雲影倒映在水稻田中,嫩綠的秧苗正節節生長,天府農博園大田種植顧問柯建國教授正在田間忙碌。
談及天府農博園的初衷,柯建國感觸頗深,“農博園的設計初衷和內涵是辦一個在田間地頭永不落幕的農博會,採用‘窗口+基地’模式,提供農業科技對外展示和推介的窗口,面向全球、輻射全國、服務四川。我長期以來就想吸引志同道合的投資人和政府聯合設立一個田頭農博會,將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資、新農機、新裝備、新模式直接‘種’在一處,進行實物、實景、實況集中展示、推廣,讓我們的農業科技看得見、摸得著、學得來,帶得走。”。
據柯建國介紹,天府農博園承擔有優良品種的展示、推廣的職責,“我們很重視旱稻良種的引育,因為旱稻可以在缺水的山坡上種植。去年旱稻畝産達到1000多斤,取得了好收成。下一步,我們還會對旱稻進行推廣,讓更多的耕地種上糧食,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準的‘天府糧倉’。”
引進先進技術 讓天府農博園走出去
在柯建國眼裏,天府農博園的理念就是室外展場,“既然叫農博,就是農産品博覽、農業科技博覽。要將成果展示在大田裏,把論文寫在大地裏,把最新的技術直接在田裏面推廣出去,成為一個活體的展覽,活體的展博。”
其實,在建設農博園初期,柯建國也面臨著許多難題需要攻關,“我以天府農博園農業項目負責人的身份接受任務後,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生産條件極差,所到之處都是一片千孔百瘡的沙地,大部分耕地耕作層和溝渠破壞,幾乎無灌溉條件,完全不具備所規劃的作物生長條件。”
柯建國談到,除了生産條件不足,生態環境惡劣,亂石成堆,土壤污染嚴重,水質不達標,土壤養分嚴重缺乏也是一大困難。針對生産條件差的問題,根據現有土壤和灌溉條件,柯建國對作物種植佈局進行了規劃調整,重點發展旱稻,取得了成功。“土壤缺素和土壤污染問題,快速診斷出來後採取治理、阻隔、補缺等技術措施,也已基本解決。”
講起這些年最深的感悟,柯建國表示,對於農博園,要解決多專業、多學科問題,只有靠多研究、多學習、多請教、多工作,“最初團隊幾乎沒有早于半夜2點前休息的情況,甚至熬通宵的情況也有不少。”
看著茁壯成長的農博園,柯建國也是信心滿滿。他表示,下一步,天府農博園將根據實際情況計劃聯合南京農業大學等川內外大學和科研院所,成立研究院,重點對四川農業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有開發潛力的植物種質資源進行研究開發。
大美豐收 一生願為農業發展奮鬥
在農博園裏,我們看到大田展區裏有用彩色稻穀繪製的圖案,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畫卷。
今年四川遇高溫乾旱天氣,稻穀是否能扛得住,是否會影響大田展區的展示效果,成為前來參觀農博園的部分遊客提出了自己的考慮。
柯建國輕鬆地談到,對於這種情況農博園早已有了應對方案,不僅提前安裝的滴灌系統早晚兩次進行澆水降溫,並且針對土壤特性,專門種植了旱稻,還採用了新型的補水劑。可以説,柯建國用自己的專業度與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結合,保證了稻穀在極端天氣下的正常發展。
對於農業的宣傳發展,柯建國有自己的直觀感受:“現在的農業實體展示的宣傳效應、帶動效應對‘三農’的發展進步將大有裨益。特別是今年天府農博園所展示出的所有農業産品,這將進一步摖亮四川農業金字招牌,也有利於天府農博園的品牌建設和後面的運營。”
在柯建國的回憶錄裏,自己出生在農村,在大集體生産隊、公社做過農技員,高考之後進入了農業大學,現在又在天府農博園從事農業種植工作,負責農業項目的策劃、設計和施工,自己感到無比自豪。“這一生從始至終都與農業打交道,到今年整好五十年。”
“我過去經歷過困難時期的缺糧窘境,現在覺得自己這輩子還是能夠多做點事情,我即有經驗,也有科技背景,儘管年紀大了,但我還有這能力。為農民多增收,為中國糧食安全,為現代農業發展多貢獻一點力量。”柯建國感慨説。
“傷腿趟出沙坡綠,詬水澆得旱糧黃。再育小苗為春種,且等明秋您再來。”這是柯建國對自己寫的一首詩。他用自己的一生去踐行為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貢獻力量的使命,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農業工作者的決心,用一顆顆茁壯成長的稻苗描繪了中國農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