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玩啊,變紅了。”
“當小怪獸變紅時,表示溫度超過40度,請小心。”
這是10月9日下午天津市武清城上小學的孩子們和老師的一個對話。當貼有燙燙小怪獸感溫貼的玻璃杯內倒入熱水,黑色的燙燙小怪獸很快就變紅,孩子們在一片驚奇之中感知到了燒燙傷的危險。未來一年,這樣的“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課堂”將進入全國50所鄉村學校。
據了解,“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課堂”是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與天津中新藥業發起的“全民預防燒燙傷教育工程——京萬紅關愛兒童·遠離燙傷”公益項目,旨在普及燒燙傷預防知識,降低兒童燒燙傷發生率。天津市武清城上小學是第一站,成功開課意味著該公益項目正式啟動。
天津市武清城上小學“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課堂”現場
每年2600萬人燒燙傷,兒童佔三成
據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燒傷康複學》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2600萬人發生不同程度的燒燙傷。其中,兒童燒燙傷佔30%左右,0-5歲為高發年齡。此外,據騰訊公益捐助平臺2017年疾病救助的數據顯示,有10%的救助案例來自燒燙傷兒童家庭,燒燙傷狀況的嚴重性和因高額醫藥費是普通家庭難以承受的現實。嚴重燒燙傷對兒童的身心影響將伴隨一生,而燒燙傷作為意外事故,是完全可以預防避免的。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許多家長和孩子對燒燙傷的危害缺乏足夠的認識,對預防燒燙傷重視不夠。大多數人不了解的是,深二度燒燙傷創面癒合後會形成又癢又疼、質地堅硬的瘢痕組織,瘢痕組織將帶來顏面損毀和肢體殘疾,對患者心理也帶來極大的傷害,目前瘢痕的治療還是醫學難題。可以説,嚴重燒燙傷帶給兒童的就是一場災難,帶給家庭及親人難以承受的痛苦。
宣導師在給孩子們講授燒燙傷預防知識
填補國內兒童燒燙傷預防教育空白
經驗表明,早期兒童預防燒燙傷教育,能減少兒童燒燙傷發生率。比如,挪威在普及“兒童燙傷預防教育”7年後,兒童燙傷率減少一半以上,燙傷程度也有減輕。我國目前推行的燒燙傷急救方法以台灣地區兒童燙傷基金會授權的“衝、脫、泡、蓋、送”為標準,該標準在台灣地區推廣19年,燒燙傷的發生率降到5/10萬以下。此外,在一些東南亞和歐美國家,燒燙傷預防知識已被納入兒童教育,孩子從幼兒園便要開始學習“衝脫泡蓋送”急救常識。
據介紹,“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課堂”是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的品牌公益項目,集科普性、趣味性與互動性于一體。孩子們通過認識卡通人物“燙燙小怪獸”和“皮皮小超人”,用遊戲+學習+應用的模式學習燒燙傷預防知識。課程包括:如何正確認識燒燙傷、識別生活中的危險源、燒燙傷急救的正確方法、如何與燒燙傷患者做朋友的心理建設。
“目前,國內系統性兒童燒燙傷預防教育還處於空白。”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有關負責人指出,他們希望“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課堂”能填補國內系統性兒童燒燙傷預防教育的空白。
從“我要安全”到“我會安全”
在項目第一站天津市武清城上小學,記者看到,宣導師為學生們展示了一個科學小實驗,告訴孩子們哪兒可能有燒燙傷危險;還通過情景劇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扮演被燙傷的小兔子,宣導師扮演猴子醫生進行急救,讓孩子們牢記急救五步法“衝、脫、泡、蓋、送”。
孩子們在學習
“我們從認識燒燙傷的源頭、如何預防燒燙傷、燙傷了怎麼辦、燒燙傷急救‘衝、脫、泡、蓋、送’五步法的掌握等方面,通過互動遊戲、觀看動畫片、情景劇等多種形式向孩子們傳播預防燒燙傷的知識,豐富多彩的課堂寓教于樂!”宣導師介紹,課堂中使用《兒童預防燒燙傷科普工具包》,讓孩子不僅學會自救,也可以在燒燙傷發生時幫助他人;同時,兒童在課後將工具包中的“預防燒燙傷警示貼”帶回家中使用,實現人防、物防、技防的“三防體系”。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有關負責人表示,“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課堂”在重視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也重視意識的提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使孩子們從“我要安全”轉變到“我會安全”。
作為該公益項目的支援者,天津中新藥業表示,京萬紅軟膏是治療燒燙傷藥物的特效藥,他們不僅要做好産品,也要擔負起社會責任。希望通過“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課堂”來普及燒燙傷防治知識,呼籲全社會關注兒童燒燙傷,共同參與到預防燒燙傷的行動中來。
目前,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已在全國培訓公益宣導師2300余人,走進學校306所,“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課堂”直接受益兒童20000人以上。“京萬紅關愛兒童·遠離燙傷”公益項目計劃一年內走進50所鄉村學校,為15000名兒童帶去“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課堂”。同時,在北京開展“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安全體驗空間”親子活動,以專業授課、模擬場景體驗的方式向兒童及其家庭普及預防燒燙傷與急救科普知識,推廣預防燒燙傷警示識別系統的家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