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繪製老齡事業藍圖 北京打造特色養老模式
發佈時間: 2017-10-31 09:08:07 | 來源: 中國網 | | 責任編輯: 蘇娜
中國網10月31日訊 為了讓全社會更加了解北京市人口老齡化形勢以及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發展狀況,2017年10月30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北京市老齡辦在北京市民政局聯合發佈了《北京市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發展報告(2016年—2017年)》。北京市老齡辦副主任孫立國就報告內容進行了發佈,並就北京市近五年老齡事業的工作成果與具體舉措進行了闡述。北京市民政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李紅兵詳細介紹了北京市老齡化變化趨勢與特點、老齡工作體制機制變化以及老年人的各類福利保障政策。
據《報告》稱,截至2016年底,全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約329.2萬,佔戶籍總人口的24.1%,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居全國第二位。從2012到2016年間,平均每年凈增16.6萬老年人,每天凈增450人。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口,佔老年人口的比例由16.2%增長到18%。面對嚴峻的老齡化形勢,北京市適時調整老齡事業戰略重點,加強老齡事業和養老體系建設頂層制度設計,初步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格局。總體來看,北京市老齡事業與養老服務發展取得五大進展。
一、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老年人生活水準不斷提高
北京市老年人社會保障水準走在全國前列。五年來,北京市城鎮職工月每人平均養老金水準從2012年的2510元增長至2017年的3770元,城鄉居民月每人平均基礎養老金由357.5元增長至610元,福利養老金標準從月每人平均277.5元增長到525元。徵地超轉人員每人平均月領生活補助費由2015年的1750元增長到2016年的1950元。
二、健全健康支援體系,發展老年醫療與康復護理服務
北京市把保障老年人基本健康養老需求放在首位,重點做好高齡、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康復護理服務。2016年,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共為老年人提供診療服務2407.80萬人次,對符合老年人優待政策的老年人免收掛號費1607.38萬人次、免費查床1568次,為老年人出診15.82萬人次,新建家庭病床258張,全市共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309.23萬份,相比上一年增加17萬份。
三、統籌佈局養老服務體系,推動提質增效
全市養老機構床位從2012年的8.01萬張增長到2016年的12.6萬張。截至2017年9月,全市共有278家養老機構並評為星級機構,佔已運營養老機構的58.8%。全市215家公辦養老機構,已有52.2%實現了公辦民營,全市公辦養老機構床位使用率由過去的49.6%,提升到54.7%,接收入住人數較改革前提高了14.2%。
四、扶持養老服務業發展,推進支撐體系建設
五年來,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市級層面通過市民政局投入的養老服務專項資金,由2012年的5.1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12.81億元。區級財政配套資金大幅增加,各區政府、街鄉拿出了部分場地和設施,無償或者低價提供給養老服務企業或社會組織開展專業運營,支援養老服務驛站建設。
五、積極開展敬老優待,豐富老年人文體生活
截至2017年9月30日,全市老年人享受刷卡免費乘坐地面公交人次約2.34億人次,65周歲及以上的老人免費入園人次數1474.09萬人次。全市各區建有老年大學30余所,2016年全市老年人參加社區教育培訓總計276萬人次,佔全市參加社區教育培訓總人次的22%。全市各類全民健身團隊7000多個,涉及30余個健身項目,固定參與活動人員約35余萬人,其中老年人佔85%。
為了讓全社會更加了解北京市人口老齡化形勢以及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發展狀況,增強及時應對、科學應對、綜合應對人口老齡化意識,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老齡事業和産業發展要求,進一步提升全市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北京市老齡辦和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將繼續加強《北京市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的發展》白皮書的研究工作。
責任編輯: 蘇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