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創新研究院在涿州揭牌
發佈時間: 2016-05-08 14:46:46 | 來源: 中國網 | | 責任編輯: 吳愛鳳
5月7日,“北京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涿州農業科技成果創新示範園建設暨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創新研究院發起研討會”在中國農業大學涿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舉行。今後,以中國農業大學涿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載體,聯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政府相關部門和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和行業聯盟,協同整合、對接利用京津冀高等院校與創新型企業的科研力量和服務體系,搭建現代農業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創構政産學研金用結合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協同機制,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在京津冀區域高效轉化和産業孵化,引領全國現代農業創新發展。
來自國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天津市科委、河北省科技廳、保定市政府、涿州市政府、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農學院、北京農林科學院、天津農學院、天津農科院、河北農業大學、河北農林科學院及中國農業大學的領導和嘉賓共計100余人共同出席了北京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涿州農業科技成果創新示範園揭牌和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創新研究院發起儀式。
涿州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節點和前沿,加快對接北京,是涿州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新任務、新擔當、新機遇。該市把城市定位確定為“京南重要節點城市和首都衛星城”,功能定位確定為“兩區一地一中心”,即非首都功能疏解微中心、首都高端産業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承接地、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發展試驗區、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圍繞建設“京畿文化生態名城,世界城市功能新區”的目標,大力實施“文化引領、産業振興、創新驅動、區域統籌”四大主體戰略,持續推進園區建設、新型城鎮化、環境優化“三大戰役”,為精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産業轉移,對全市的空間佈局進行了優化,打造承接平臺和載體,明確承接的方向和重點,做優産業體系。同時聘請一流設計單位,編制了《“一城、兩翼、四組團”空間佈局規劃》《“一核一帶三大板塊”産業佈局規劃》《“一環兩帶四軸四區”生態佈局規劃》,各項工作均取得了明顯突破。特別是在現代農業發展方面,緊緊抓住全省建設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帶的有利契機,謀劃了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去年5月份,立足於打造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農業矽谷”的發展目標,河北省政府與中國農大簽訂了共建協議,開啟了示範區建設的新征程。
近年來,該市大力引進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高附加值産業,在承接首都農業科研資源轉移中率先突破。集聚了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農業部相關研究院所、北大農學院等一大批頂尖院校,科技自主創新及人才實力雄厚,正日益佔據以知識創新和研發應用為主導的現代農業産業鏈的高端環節。目前,涿州已經成為京南重要的綠色蔬菜生産基地,中國農大科技園以發展精品設施農業為主,惠友三興、綠源農業、百榮集團等18家企業參與蔬菜標準園建設。其中,中國農大涿州科技園累計投資18.9億元,建成了農業科教基地公共平臺、國家家禽測定中心、國家新品種繁育中心等10余個農業科技項目。
伴隨生物技術的蓬勃發展,現代農業産業化的商業模式正經歷顛覆式變革,大量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掘金農業産業,國際上一批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項目已成為全球關注新焦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技術創新步伐,走出一條集約、高效、安全、持續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尤為迫切。
會上,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李召虎介紹了涿州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暨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創新研究院攻堅思路,相關領導也分別在會上致辭。並參觀了涿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沼氣工程等項目。
此外,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創新研究院發起儀式也同時舉行,研究院以“共用條件,協同創新,平等互促,共同建設”為宗旨,以協同創新為導向,組建京津冀、跨單位、多學科的創新團隊,聚集各類創新要素,積極引入産業資本、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圍繞生物種業創新、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重大設施、迴圈農業創新、設施園藝創新、智慧農業裝備創新、現代食品加工創新、農業大數據創新、未來農業科技園區八大研究領域,打造“一平臺五基地”,即將研究院建設成為面向世界、服務全國、立足京津冀的現代農業高精尖科技創新平臺,成為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創新的基地、企業成長的基地、成果輻射的基地、精準幫扶的基地和人才培養的基地。實現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機制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有機融合。為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有效疏散,促進京津冀現代農業實質性合作發揮重要的引領示範作用。
責任編輯: 吳愛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