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麟《抗日戰爭安魂曲》感懷國之殤
發佈時間: 2015-12-14 09:39:24 | 來源: 中國網 | | 責任編輯: 蘇娜
12月14日訊(中國網蘇娜)2015年12月13日晚由著名作曲家王西麟歷時多年打磨的作品《抗日戰爭安魂曲》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裏上演這部作品,更凸顯了其價值與意義。
79歲的王西麟一直筆耕不輟、堅持創作,被人們稱為“滄桑巨匠”。迄今為止,他共創作了9部交響曲以及60余部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聲樂協奏曲、交響合唱和室內樂等。本次國家大劇院首演的《抗日戰爭安魂曲》,是作曲家王西麟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末就關注的題材。在1985年完成協奏曲《招魂》後,王西麟便開始更嚴肅地反思抗戰;這期間,他研讀歷史資料,遠赴重慶、雲南等地考察抗戰舊址。直至2015年作品的完成,前後共跨越了30個年頭。有人問“為何他如此高齡而創作精力如此旺盛”,王西麟則表示因為他清楚自己的使命。
喚起更多人的歷史記憶
2015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70勝利週年,在這樣的歷史性時刻《第九交響曲——抗日戰爭安魂曲》的首演更有紀念意義。這部作品共有六個樂章,從第一樂章《追思》開始,到第二樂章《苦難》的言説,直至第三樂章《國殤》(屈原詩)的重溫,令人倣若進入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家國危在旦夕的歷史場景中。而當第四樂章節奏明快,令人振奮的《反攻》,則讓觀眾沐浴在了保家衛國、血雨腥風的意境中。直至第五樂章聲樂協奏曲《招魂》,無歌詞的演唱,無限哀婉。作品的最後樂章《哀悼》,引導人們悼念保家衛國的一切人群,銘記並反思那段苦難的歷史。
魯迅曾言“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王西麟正是這樣直面歷史、直面苦難的勇士。他菱角分明、堅毅冷峻的面龐,反映了他不斷反思、從不妥協的生命軌跡。1936年出生的王西麟,童年時期都沐浴在硝煙炮火與外族入侵的大環境下;他童年的記憶自然與抗日戰爭無法割裂開來。青年時期的王西麟,從北京遠調到山西大同接受鍛鍊,一呆就是14年。童年驚恐的回憶、青年時歷經的坎坷,都給了王西麟的創作提供了財富。早在上世紀80年代,創作出了《招魂》的王西麟就提出,對歷史題材的創作不可以因“一時一事一地”而變。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
《抗日戰爭安魂曲》的幾大創新
人們常説,創作者看作品就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若是這樣,王西麟的《抗日戰爭安魂曲》則已從襁褓中的嬰兒長大成人到了而立之年。在談及歷時30餘年的《抗日戰爭安魂曲》創作上的創新與突破,王西麟更是滔滔不絕。
突破之一:從具體到抽象。眾所週知,曠日持久的戰爭讓舉國上下多地百姓流亡失所。一個個苦難的事件都值得回顧、值得重溫。然而,在王西麟看來,樂曲的藝術價值除了還原歷史場景之外,還有在此之上更高的要求。第二樂章《苦難》以抽象的、高度概括的描述方法,讓人們回顧了那段戰火硝煙的歷史。
突破之二:演唱用音塊完成,沒有歌詞。王西麟用多樣化的無數個“啊”,表達了哭泣的、凝噎的狀態,逼真且感人。
突破之三:反思精神已超越抗日題材。滄桑巨匠王西麟用他不妥協、不同謀的反思精神回顧抗日曆史與民族苦難。而事實上,樂曲的價值早已超越了抗日戰爭題材本身。王西麟呼喚有志青年能夠找到自己的使命感,能夠用反思精神看待自己與社會的諸多問題。王西麟説,他要用貝多芬的那種與命運抗爭的精神,來看待遭受過的苦難、看待歷史與今天。
突破之四:演出陣容規模龐大,人員眾多。這次首演,共近200位參演人員,且來自不同的單位。可想而知,排練與協調工作不易進行。王西麟在排練現場,甚至幾度落淚。為他作品的首演之艱辛,也為這群龐大規模的參演人員。提及演出人員,王西麟表示,一定要感謝國家大劇院與中國交響樂團所有參與者的支援與幫助。他説,創作出再好的作品若沒有得以面向觀眾,無疑是令人惋惜與遺憾的;好在這部《抗日戰爭安魂曲》雖幾經波折且歷時長久,但終究還是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這使他心懷感念。
2015年12月13日,這位滄桑巨匠王西麟用他多年打磨的作品《抗日戰爭安魂曲》讓人們喚起了對苦難歷史的記憶與反思,期待創作精力無窮的他仍有佳作呈現。
(文/李崢)
責任編輯: 蘇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