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多彩民族的豐富節日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11-06 內容來源: 中國網
節日是民族心理素質的表現形式之一,起到團結本族群眾、振奮民族精神的作用,它往往與各民族的歷史、生産活動、宗教信仰和社會生活等有關。貴州的奇山、奇水和奇特的氣候,構成了眾多的奇觀仙境,形成了天然的“山水園林公園”。這種特定的地理環境,養育著勤勞的各族人民。在漫長的生産和生活實踐中,貴州各族人民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創造出異彩紛呈的貴州高原文化。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集中展現貴州高原各族人民的時尚生活。“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的民謠是民族節日繁多的真實寫照。
貴州各民族與歷史有關的節日很多,如貴陽、龍裏、惠水一帶苗族的“四月八”,就是紀念本民族反抗封建統治的領袖“亞魯”。傳説他就是這天被統治者殺害於今貴陽的噴水池附近。每年這天,上述地區的苗族群眾,都要到這裡以歌舞紀念“亞魯”。土家族在每年農曆臘月二十八或者二十九即提前過年,稱“趕年”。相傳明嘉靖時期,沿海倭寇猖獗,戚繼光調土家族兵士出征,正遇年關已近,來不及過除夕,就提前過年,這天全家團聚吃坨坨肉、甑子飯、為出征將士送行,以後遂相延為習。這個節日表現了土家族群眾熱愛祖國、抗擊侵略的高尚品德。白族的“繞三靈”在每年的農曆四月下旬舉行,往往持續三四天之久,據説是紀念南詔大將段氏祖先段宋榜。今雲南大理還有專門供奉他的祠祀,每年群眾前往祭祀,禮儀十分隆重。我省白族地區雖無專門廟宇供奉,但到時仍以節日形式對其紀念。黔西南安龍一帶的布依族“六月六”,是紀念清同治九年(西元1870年),打敗興義封建土豪劉三(即劉官禮)的進攻。興義一帶布依族的“查白歌節”,則是紀念查郎、白妹為了忠貞不渝的愛情而雙雙殉情的事件。
與農業有關的節日也很多,如苗族的蘆笙節,一般都在春耕前舉行,預祝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彝、白等族的火把節也頗具特色,一般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每逢這天,群眾雲集,到野外平曠地帶鬥牛、賽馬、摔跤。入夜,每戶均在門前豎一小火把,各村在廣場燃起篝火,將松脂撒向火焰,讓火星噴射入空,以驅趕火災。然後青年男女手持火把到田間巡視,驅趕害蟲。遠遠望去,藍天之下,宛如萬點繁星,又如火龍游動,景象極為壯觀。另在侗、瑤、仡佬等民族中,都盛行“吃新年”,有的在作物開始成熟,有的在收穫完畢。屆時煮新糧作主食,並殺豬、宰雞、聚會宴飲,祭祀祖先神靈,表示酬謝。仡佬族的“吃新年”別具一格,每當農作物成熟時,可到其他民族所種田地裏採摘少量瓜果、蔬菜、穀物,祭祀嘗新,不受干涉。水族的端節、卯節也分別具有喜慶或預祝豐收的性質。除九阡地區的水族于每年農曆六月內的卯日,由各寨輪流舉辦外,其他地區的水族則于每年農曆八至十月內的亥日舉辦,亦由各寨輪流舉辦。屆時舉辦的村寨除備辦豐盛的佳肴、食物供奉祖先外,鄰近村寨的水族群眾亦攜帶禮品前來祝賀。祭祀宴飲後,主客一起前往傳統的端坡或卯坡上舉行賽馬、對歌等活動,盡歡而散。以後即按亥日或卯日由其他村寨輪流主持舉辦,故各寨輪流一週,往往延續二至三月,具有共慶豐收或共祝豐年及親友團聚的意義,也頗具特色。另外黔東南地區苗族的苗年,頗類似水族的端節、卯節。過苗年的具體時間各地不一,一般在農曆九、十、十一月內的卯(兔)、醜(牛)或辰(龍)日進行。有的地區除十月第一個醜日過“能釀寥”(大年)外,還在第二、三個醜日過“能釀優”(小年)。過苗年時除以酒肉祭祀祖先外,還舉行鬥牛、踏鼓、遊方、捕鳥、走親戚等活動。其起源為相傳從前有苗族三兄弟同心協力,戰勝乾旱,奪得豐收,遂相聚慶賀,後世代傳承,形成苗年。牛在農業生産中至關重要,因此貴州各族多在農曆十月,殺雞備酒打粑供奉牛王,保祐耕牛健壯。
責任編輯: 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