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上好房子 過上好日子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11-06  內容來源: 人民日報

 

“辭危房全靠政策好,遷新居含淚謝黨恩。”青山綠水的6月,黔中大地上,一棟棟安全、舒適的新民居,正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一幅幅喜慶、感恩的門聯,表達了人們對政府進行危房改造的感激之情。

貴州是全國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貴州省建設廳調查顯示,2008年貴州共有農村危房192.48萬戶,佔全省農戶總數的23.16%,其中,一級危房達78.24萬戶。

貴州省農村危房改造工程領導小組組長、常務副省長王曉東説,2008年貴州省率先在全國進行農村危房改造試點,2009年至2012年,中央、貴州省將安排資金100億元,改造82萬戶農村危房,主要包括全省五保戶、困難戶、一般戶和部分低保戶的一級危房,五保戶的二、三級危房和全部地質災害搬遷戶。

德政工程暖人心

在貴州省余慶縣白泥鎮滿溪村馮家河壩上隊,一排古樸的黔北民居旁邊,一棟破爛的小木屋十分“顯眼”,房內大多數木頭已經腐朽,屋子主體已開始傾斜,屬一級危房。危改前,86歲的村民王澤珍和大孫子一家就住這棟房子,一個廚房兩個臥室,40平方米不到,5口人擠在一起。

“木屋的年紀比自己還大。最害怕颳風下雨,家裏所有的鍋碗瓢盆都得用來接雨,房子還晃得厲害,晚上都不敢睡,生怕房子塌了。”王澤珍説:“這幾年,村裏漂亮房子越蓋越多,自家做夢都想修新房,但攢的錢遠遠不夠,只能幹著急。”

今年3月,貴州省全面啟動危房改造工程,農戶重建或維修危房,可獲得政府3000元至20000元的補助。有了2萬元的補貼,王澤珍的大孫子又貸了2萬元,再向親戚朋友借了點,蓋起了一棟青瓦、花窗、白灰墻的房子。

民生工程重做實

如何把危房改造好事辦好?湄潭縣委書記田剛説,要做好規劃指導,絕不把新房建成問題房,絕不讓農民住上好房子還過著窮日子。

湄潭縣興隆鎮龍鳳村高正坤、高正明兩兄弟輕微智障,均未結婚。幾年前,家裏房子垮塌後,兩兄弟只能借人家一間柴房住。興隆鎮黨委書記陳代強介紹,為了給兩位老人建一套安全舒適的房子,村裏派出一名包戶幹部,蹲點為老人負責建房,從房屋選址、找施工隊、選購建材、開挖基槽、砌築到圈梁,逐一監督,逐一驗收,嚴控工程品質。

“住上好房子,還難以安心,最盼望的是今後能過上好日子。”遵義縣三合鎮閣莊村砂崗組村民朱登萍説:“真沒想到,政府早為我們考慮了後路,組裏28戶村民從山坡上遷下來,縣裏把新村莊定在公路旁,不僅配套建設了水、電、沼氣,還新建了一個農産品交易市場。”

如今,砂崗新村連片修建的黔北民居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村民們忙著發展“農家樂”,圍繞農産品交易市場,村民們種上了辣椒等蔬菜,在家門口就可以賣出好價格。村民們脫貧致富的路越走越寬。

好事辦好防“跑偏”

2008年貴州共完成1.08萬戶危改任務,一年的建設摸索,為2009年全省危房改造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但是,隨著危房改造的全面展開,暴露出一些問題,值得重視。

余慶縣白泥鎮建設管理所所長、危改辦主任萬有志介紹,黔北民居是遵義市農村住宅一大特色,但造價相對較高,一棟要10余萬元。危房改造中,一些危房戶為了掙面子,搞攀比,盲目選擇建面積兩三百平方米的房子。雖然最多能得到2萬元的補貼,但還必須向信用社貸款和親戚朋友借錢,有的一下增加了七八萬元的債務,給今後生活帶來困難。萬有志認為,各級政府應正確引導農戶依據實際合理建房。

今年以來,隨著危改集中展開,建材需求急劇增加,導致價格集體上漲。記者了解到,余慶、湄潭兩縣建材價格均在上揚,每塊磚頭漲2分,每立方米沙子漲了3元,水泥最高時一噸漲了40元。走俏的還有施工隊伍。拿湄潭縣來説,全縣一年半時間要拆除重建危房3801套,本縣300多支施工隊伍根本不夠用,技術工每天工資也從去年的80元漲到了100元。當地幹部估計,由於建材和人工漲價,農戶建房成本起碼要增加好幾千元。基層幹部群眾反映,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調節,農戶得到的政府補貼優惠恐怕會大大縮水。

危房改造中,因為要統籌新農村、小城鎮建設和農業産業佈局,還需建設大量的水、電、路、環境衛生、文化體育等配套項目,資金需求很大。雖然貴州省賦予每個縣整合民政、農業、水利等涉農項目資金的權利,但是每個鄉鎮得到的項目有限,到了村組更少,而且,一些項目資金撥付不統一,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十分有限。還有部分鄉鎮,在危房改造中存在“先易後難”、“多易少難”的現象。

貴州大學經濟學院行政管理系教授王木森認為,政府應該充分尊重危房戶的意願,不搞一刀切,防止把危改工程搞成形象工程和花架子工程;要保證危改資金使用公開、公正、透明,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確保真正危房戶得到實惠;要嚴厲打擊如沙石、木材、水泥等建材亂漲價問題,不能讓惠民工程成了一些不法商人的“斂財工程”。

責任編輯: 晴天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