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作為人民法院的“神經末梢”,貼近基層,融入一線,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前沿陣地。近年來,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人民法院甲寅人民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結合轄區地域特點,通過三舉措將司法觸角延伸到基層治理“最末梢”,不斷激發法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新效能,努力繪就司法為民好“楓”景。
以典型案例為抓手 賦能基層治理
“我不要和她過了!你們法院也不要來我家,我們的事情自己處理,你們去其他人家裏!”被告李某某情緒激動地用哈尼語説。
原來,被告李某某于2003年入贅原告郭某某家,雙方于2014年1月補辦結婚登記手續,育有三個孩子,郭某某以雙方分居八年感情破裂為由訴至法院。考慮到被告對離婚糾紛抵觸情緒較大,為更好地化解糾紛,法官決定把巡迴法庭開到當事人的家中。
“我們分居有八年了,家裏蓋房子都是我出的錢……”在法官耐心引導下,李某某説出了自己的意見。庭審結束後,法庭邀請懂法律、懂政策、通曉哈尼語的“哈尼哈巴”調解員參與調解,用鄉音土話與當事人深入交流溝通。經勸解,原、被告雙方自願結束婚姻關係。
一個鮮紅耀眼的法徽、一張簡易拼接的桌子、一台記錄庭審過程的錄影機、幾個木製小板凳,身披法袍的法官正襟危坐,原被告雙方圍坐在桌旁——一個巡迴法庭便正式開庭了……甲寅法庭通過選取土地糾紛、鄰里糾紛和民間借貸糾紛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典型案例,把法庭搬到田間地頭、農家小院,讓群眾親眼見、親耳聽、親身感,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2024年以來,甲寅法庭共開展巡迴審判143次,巡迴率達85.62%。
以重要節日為契機 助力平安建設
“遊客有哪些權利義務?”“旅遊景區的安全保障義務有哪些?”“在景區發生糾紛時,遊客該如何維權?”今年“五一”假期,法庭幹警又一次將旅遊巡迴審判點設置在了紅河縣“開秧門”暨“仰阿娜”文化旅遊節現場。
甲寅法庭下轄4個鄉鎮,這裡有全國面積最大的連片哈尼梯田撒瑪壩梯田,聚居著哈尼族、彝族、瑤族等少數民族。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傳統節日相互融合的旅遊項目逐漸發展起來,甲寅法庭遂利用“開秧門”“仰阿娜”“火把節”等節假日開展旅遊巡迴審判工作,保障遊客權益,助力打造好“雲上梯田•夢想紅河”這一亮麗的旅遊名片。
重要節日裏,甲寅法庭通過“假日法庭”“背包法庭”,提供“就地立案、調解優先、就地審理、速裁快審”的一站式訴訟服務,並設置宣傳展板、懸挂宣傳橫幅、發放宣傳手冊、提供法律諮詢等,營造安全有序、和諧穩定的法治環境。
以模擬法庭為載體 提升普法實效
“現在開庭!”扮演審判員的群眾敲響了法槌,扮演原、被告的群眾展開“訴訟”,其他人聚精會神地旁聽著。“庭審”結束後,大家紛紛圍繞離婚案件常見的爭議問題提出自己的疑問,法官則結合實例進行釋法析理。
“以前總是口頭上説守法,但要怎麼遵守自己也説不出個一二三來。現在通過自己的親身參與,才知道原來庭審是這樣的,公平正義要講事實講證據。”“審判員”感慨地説。
模擬法庭選取與群眾息息相關的真實案例作為“活教材”,由當地群眾扮演審判員、書記員、原被告等角色,還原庭前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後陳述等環節,完整演繹案件庭審的全過程。通過讓群眾身臨其境感受法院庭審,引導群眾知行合一用好、用活法律,不斷提高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2023年以來,甲寅法庭積極與縣級有關部門、鄉鎮政府和學校聯動,開展模擬法庭進鄉鎮、進校園等活動累計6次,受眾2000余人,取得顯著實效。
“小法庭”舞出“真功夫”。甲寅法庭以蓬勃的朝氣、創新的銳氣,立足邊疆基層群眾多元化的司法需求,全力夯實司法治理“橋頭堡”,用暖心舉措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開創公正司法新局面、爭創為民司法新佳績。(張林峰、紅河縣人民法院供稿)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