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人民檢察院:以多彩普法之筆描繪生動法治新畫

時間:2024-10-30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姚敏

“大家知道,輕傷二級已經達到我們國家刑事立案的標準了。”“這些新型毒品你真的能分辨出來嗎?”“觀眾朋友們,參與我們的互動答題就有機會贏取小禮物哦”……

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人民檢察院的直播間裏,檢察官們正為螢幕前的網友帶來滿滿的幹貨。熟悉的話術開場,熟悉的工作制服,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觀眾的眼球。

近年來,景洪市人民檢察院深入開展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積極創新普法宣傳方式和載體,多措並舉推進普法宣傳工作走深走實,著力營造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花樣普法形式,傳遞法治“好聲音”

立足邊疆、民族、山區實際,緊貼群眾所想所需,景洪市人民檢察院打破墨守成規的普法思路,積極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本土資源”,主動對照群眾法治文化需求,找準傳統文化習俗與現代法治精神的契合點,根據普法對象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普法方式,確定不同的普法重點內容,以增強普法工作的實效性。

在通過“檢察官圍爐對話”“檢察糖水鋪”“章哈普法”等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普法的同時,不斷強化新媒體普法,以發生在群眾身邊的真實案例為題材,由檢察官親自演繹、製作各類普法微電影、微視頻66部,涉及禁毒、跨境違法犯罪、詐騙、校園欺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內容。形成常態化推行直播活動機制,將檢察工作的特點與熱點巧妙結合,把握時機,緊扣熱點難點話題策劃議題,把社會輿論關注的檢察實踐深度融合,不斷拓寬直播宣傳角度,展示檢察形象。用群眾的語言講好檢察故事,使每一個檢察故事成為一次情理法交融的法治宣講。

設立法治學堂,基層治理繪新“楓”

在辦理案件的同時,景洪市人民檢察院一直在探索和思考如何給邊疆各族群眾帶去更多更好更接地氣的法治産品。針對邊境地區“引領帶”等跨境違法犯罪多發易發情況,把開展雙語普法和鞏固強邊固防成效緊密結合,組織各民族檢察官相繼到邊境村寨開設85個少數民族法治學堂,把法庭、聽證會搬入村寨,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讓當地百姓“沉浸式”學法。

近年來,先後走進村寨、社區、校園等開展線上、線下法治宣傳活動870余次,受教育人數達500萬餘人次,發放各類法治宣傳産品89200余件。接地氣的普法形式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少數民族法治學堂”圈粉萬千。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法治學堂又先後入駐法治需求較大的33家企業,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普法套餐’,讓企業在法治軌道上健康成長。現在,法治學堂已不僅僅是一個普法陣地,還是實現鄉村振興、優化營商環境、推進社會治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大平臺。”景洪市人民檢察院標同介紹。

打造品牌團隊,普法模式再“升級”

景洪市檢察院以榜樣引領作為重要途徑,充分運用先進典型的作用,以網際網路新興載體,打破榜樣引領的時空界限,豐富榜樣引領的方式渠道,由曾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國雙百政法英模”、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的少數民族檢察官玉喃溜帶領其他少數民族檢察官傾力打造出一支以漢語為主,融合多民族語言(例如:傣語、哈尼語、基諾語等)的“喃滴溜”普法團隊。

“喃滴溜”意為“家裏唯一的寶貝女兒”。“我們去村寨裏普法的時候,大家都親切地稱呼玉喃溜檢察官為‘喃滴溜’。”景洪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助理李鴻虎介紹,他也是“喃滴溜”普法團隊的一員。

2021年成立以來,“喃滴溜”普法團隊立足主責主業,積極將普法宣傳融入到邊境社會治理、化解社會矛盾、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中。從最初的圖文釋法、進村寨進學校開展傳統普法,再到開啟雙語直播普法等,不斷將法庭、聽證會等搬入直播間,利用各民族重要節慶的氛圍,精心選題策劃、邀請辦案經驗豐富的檢察官入駐直播間,結合實際案例,向各族群眾講解當前社會熱點中涉及的法律問題。實現了從扁平、單一的宣講到立體式的宣傳,整合了傳播內容、拓寬了傳播渠道、構築了西雙版納檢察文化工作立體式的宣傳新格局。“喃滴溜”雙語普法團隊也因此獲評首屆“雲南省優秀檢察文化品牌”。(姚敏)

(責任編輯: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