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地名閱古今

發佈時間:2024-08-16 | 來源:海南日報

image.png

東方俄賢嶺的美麗景色。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海南的地名文化豐富多彩,地名由來各式各樣,而方位地名就是其中一種——以方位東、南、西、北、中來命名,比如東方市、東山鎮、南豐鎮、城西鎮、西秀鎮、西昌鎮、南峙、北吉村。這些地名呈現了方位資訊,同時不乏深厚的人文歷史內涵。

東 東方市、東郊鎮

東方市位於海南省西南部,昌化江下游,背靠黎母山,瀕臨北部灣。東方歷史悠久,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置“九龍縣”,隸屬儋耳郡,因縣治設在九龍山下而得名。隋大業三年(607年),在西漢九龍縣故地置“感恩縣”,隸屬珠崖郡,因境內感恩河而得名,“感恩”之名一直使用至海南解放之初。

1952年4月,由白沙縣與樂東縣劃出部分地區設立新縣,是為“東方縣”,人稱“東方小縣”。“東方”一名,是因縣政府設于東方村,縣名沿用了村名。後來,東方合併昌感縣等組成“東方大縣”,以及後來撤縣設市,也繼續用“東方”之名。

那麼,東方村的“東方”又因何而來?《東方市誌(1997-2010)》有記載:“東方村,原名黎語‘衝及’,烏龜洞之意。宋代建村于中方村、西方村的東邊,故名東方村,時為古鎮州峒(駐中方村)中最大村莊。”

東郊鎮位於文昌市東南部,三面環海,東與文教、龍樓鎮相連,西與清瀾港隔海相望。東郊歷史悠久,清代道光《瓊州府志》已經有“東郊市”的記載。明洪武年間,清瀾碼頭修建圍城,而東郊正好位於清瀾之東,因而得名。

東山鎮位於海口市南部邊陲,南鄰定安縣定城鎮,西連澄邁縣永發鎮。東山圩市建成很早,清乾隆《瓊州府志》有相關記載:“烏豆宜為豉,出在瓊山、東山市者佳。”東山圩傍依山林而建,之所以稱為“東山”,是因山林西邊有一個叫“老市群”的小圩市,人們以此方位對應命名,“東山”之名由此得來且沿用至今。

南 南豐鎮、南羅村

南豐鎮位於儋州市南面,松濤水庫北側。南豐舊稱“南通”,清代時曾屬臨高縣管轄,此地過去是海南島西路進入黎境的重要通道,也是黎漢物資交易的重要集鎮。清代學者胡傳所著的《遊歷瓊州黎峒行程日記》有記載:“抵臨高之南豐市,民黎交易處也。其地南接乾腳上水下水諸峒,西阻白沙,北連南洋,為走集之都會,而荒僻殊甚,前固為黎地也。”

關於“南豐”這一名稱的由來,《儋縣概況》有記載:“相傳西元1773年此地稱‘南通’(縣南到各地的通道),初為黎、苗幾家小茅店,銷售些農副産品、山貨(獸皮、白藤、鹿角)等,清末改為‘南豐’。”

昌江海尾鎮有一個村,相傳此村先祖來自於福建莆田,後長途遷移,落腳于海南島西部大河流“珠碧江”的北面居住,後來為了尋求更好的生存環境,全村又向南面挪動,越過珠碧江建村,當地語言“挪”發音與“羅”相同,因此有村名“南羅”。

儋州市西部沿海有村莊名叫“南岸村”,民國《儋縣誌》有相關記載:“(船舶自)西南經過南岸、禾囊村前小港,出馬井、西浦、洋浦而交大海。”因村莊坐落于新英灣南邊岸上,因而得名“南岸”。萬寧也有一個同名村莊,此村位於九曲江的南岸,因此得名。

文昌市翁田鎮東部海域上,有一座島嶼被命名為“南峙”。南峙位於七洲列島南部,因此才有這一名稱。南峙周邊還有更小的島嶼,則被命名為“南峙小島”。

西 城西鎮、西秀鎮

城西鎮位於海口市中部,東鄰府城街道,南接龍橋鎮,西臨海秀鎮,北達南海大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此地稱為“環城鄉”。“城西”之名始見於20世紀60年代,因位於府城西郊而得名。1991年設鄉,2002年撤鄉設鎮,都沿用“城西”這一名稱。

西秀鎮位於海口市西郊,這是一個新成立的鄉鎮。2002年,由原榮山鄉、豐南鄉及新海鄉部分村莊合併,組成西秀鎮。西秀鎮東接長流鎮,南鄰石山鎮,西接澄邁老城,北依瓊州海峽,因地處海口秀英區西部,因而取名“西秀”。

屯昌縣有一鎮名曰“西昌”,此鎮東靠屯城鎮,南連南坤鎮,西至南渡江,北抵澄邁縣。因此鎮處於屯昌北面偏西的位置,方位為“西”,加上屯昌的“昌”,取名“西昌”。

文昌市有一村莊,有河流自村西流過,旁邊還有一個天然湖泊,因此叫“西湖村”。定安有一個西岸村,此村舊名“西岸圖”,因位於龍州河的西部,故稱“西岸”。文昌有一個“西海村”,此村臨八門灣而建,八門灣是一個內海港灣,當地百姓習慣稱之為“海”,附近的幾個村落,分別對應命名為“西海村”“中海村”和“東海村”。

海南有很多個直接以“西”命名的村莊,得名方式基本相似,都是對應著東邊的村鎮聚落而命名。海口市桂林洋農場有一個西村,因原東營鎮在村子東部,因而取名“西村”。三亞海棠區也有“西村”,這一村莊東邊另有一個村莊,故名。此外,海南還有不少“西方村”“西排村”“西山村”“西邊村”,得名方式與“西村”類似。

image.png

萬寧港北港漁民在修補漁網。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北 港北港、北吉村

港北港位於萬寧市東部,這裡有被稱為“港北小海”的內海,漁産豐富。距出境北港不遠,還有一個港北村。“港北”之名使用已久,清道光《瓊州府志》有相關記載:“(萬州營)沿邊墩臺十一所:博敖墩、港北臺、東澳墩、青山墩……”

港北臺、港北村之所以得“港北”之名,是因為位於海港口的北邊,而港北港以及後來曾經設立的“港北鎮”,也都沿用這一名稱。

萬寧曾有一個北坡鎮,這裡地處太陽河下游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素有“魚米之鄉”之稱。清代乾隆時期,北坡已形成墟市,周圍村莊老百姓皆到此趕集,後因交通不便,集市數次搬遷,清末遷至北坡村東側,故名北坡墟。北坡村在大坡地的北面,故名。

儋州市有一個北吉村,村民建房向來都講究坐南朝北,大家認為如此才吉祥,有“向北大吉大利”的美好寄託,因此取名“北吉”。萬寧也有一個北吉村,但村名由來與儋州北吉村迥然不同。相傳,萬寧北吉村祖居地本來在北方,取村名“北吉”,一是有懷念北方故鄉之意,二是有祈求新村落吉祥之意。

文昌市公坡鎮有村莊名為“水北村”,此村附近有一條小河,村莊建於河流北面,因此得名。儋州市也有一個同名村莊,不過村名由來略有不同,此村南面有一大片水田,村莊位於水田北面,因此得名“水北”。

除了“東南西北”,海南還有不少與方位“中”相關的地名,比如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中原鎮、中平鎮。東南西北中,各類方位地名,在挖掘探究之後,往往能窺見深處的歷史,往往能窺見與眾不同的文化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