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鄉村著名行動”
地名是聯繫人與自然的紐帶之一。隨著時代發展,地名作為一方水土、一片地域的“名片”,其功能作用不斷延展,成為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生産生活的基礎資訊。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地名管理、深化地名服務,更好發揮地名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
地名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礎
一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要求更密更準的地名支撐。治理越精細、越精準,對地名密度的要求越高。在我國省界周邊地區、西部廣袤的山區,還有大量山體、河流、湖泊、冰川、沙地等自然地理實體缺少標準地名,這些恰恰又是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方。科學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加強荒漠化治理和濕地保護、構建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等重大工程,特別是健全自然資源資産産權體系、開展確權登記,加強地名管理是其中最為基礎性的工作。
二是提升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需要不斷深化鄉村地名服務。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力點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頭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往村覆蓋、向戶延伸,以資訊化為支撐的鄉村精細治理,需要村莊周邊道路、村內街巷、各類設施等名稱規範統一。美麗中國,既是環境之美,更是時代之美。地名作為田園風光、詩意山水、鄉土文化、民俗風情的重要標識,大力加強鄉村“老地名”“鄉土地名”保護,能夠有效傳承農耕文明、賡續地名文脈、留住鄉愁記憶;不斷提升新生鄉村地名特色內涵,多配有歷史傳承、文化積澱、民族精神、時代風範的好起名,能夠充分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地名之美彰顯時代之美。
三是促進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地名能夠發揮積極作用。消弭城鄉數字鴻溝,暢通城鄉人流、物流、資訊流,是發展生態經濟、促進“兩山”轉化的重要路徑。近年來,聚焦鄉村出行、快遞物流進出不便的問題,民政部門先後指導網際網路地圖平臺規範標注鄉村地名670余萬條,覆蓋全國200余萬個鄉村居民點,累計導航點擊量近百億人次,有力促進鄉村百姓出行導航、“背包”“自駕”旅行指向和快遞進村、山貨進城。地名不僅是一個個名稱,更是一張張“名片”,近些年,各地探索“地名+旅遊休閒”“地名+歷史文化”“地名+農産品推廣”等模式,打好“地名牌”,讓綠水青山名揚四方、遠近聞名,更好轉化為金山銀山。
實施“鄉村著名行動”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今年以來,民政部系統總結試點經驗,謀劃開展“鄉村著名行動”:
一是抓好“起名”基礎,做到“師出有名”。通過加大命名力度、多起新時代好地名、編制地名方案等,科學織密鄉村地名網,特別強調要加大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命名力度,夯實美麗中國建設的空間基礎。
二是創新“用名”方式,做到“名正言順”。通過全面推進鄉村地名採集上圖、地名資訊共建共用、拓展“一張圖”服務等,不斷深化地名資訊應用,打通地名服務“最後一公里”,提升服務效能。
三是豐富“揚名”內涵,做到“有名有實”。通過講好鄉村地名故事、加強鄉村地名文化挖掘保護、用好用活地名標誌等,展示鄉風、體現鄉韻、鑄造鄉魂,讓鄉村地名“有看頭、有內涵、有講究”。
四是塑造“著名”品牌,做到“名利雙收”。通過廣泛開展宣傳宣介、與文旅産業深度融合、打造鄉村地名公共品牌等,推動地名價值創造性轉化利用,助力鄉村産業振興,促進“兩山”轉化。
“鄉村著名行動”的總體目標是:利用3~5年時間集中開展工作,使鄉村地名及其資訊化適應現代治理需要,鄉村地名文化與鄉村文化建設有機融合,鄉村地名管理服務水準實現躍升,地名的內在價值得到更加充分釋放,進而把地名在美麗中國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積極作用彰顯出來,在此基礎上久久為功,到2035年,鄉村地名管理服務全面適應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地名助力美麗中國建設和鄉村振興取得重大成效。
“鄉村著名行動”成效初顯
“鄉村著名行動”部署以來,全國各地積極行動,一些地方先行先試、勇於探索、大膽實踐,顯現出一些實實在在的成效。
在命名管理方面,各地正在對“有地無名”、“一地多名”、地名不規範等問題進行排查,黑龍江佳木斯全市排查出有地無名的鄉村道路1.05萬條,廣東全省已經排查出有地無名的鄉村街路巷8.6萬條。按照“邊排查、邊規範”的原則,今年前三季度,各地已經規範命名鄉村地名9.1萬條,鄉村地區地名網將織得更細更密。
在地名標誌方面,與命名更名同步,規範設置路牌、巷牌、樓門(戶)牌,今年以來全國鄉村地區補設地名標誌牌10.2萬塊,新安裝樓門(戶)牌294.2萬塊。許多地方通過“二維碼”把地名標誌與公共服務結合起來,讓鄉村百姓在家門口“掃一掃”,就能交電費、水費、燃氣費,助力鄉村百姓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在地名文化方面,加大鄉村地名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護弘揚力度,許多地方建立地名保護名錄,已有1.33萬個鄉村地名納入保護範圍,重新啟用或移植使用了一批鄉村“老地名”。許多地方通過融合介紹地名故事,為旅遊景區、旅遊線路增添了文化含量。
在深化應用方面,依託中國·國家地名資訊庫和高德、百度、騰訊等網際網路地圖,持續推進地名資訊採集上圖,同步引導鄉村百姓自主上傳農家樂、採摘園等資訊。前三季度,又新增圖上資訊29.7萬條,很多群眾反映,上圖以後自家的小産業客流量大了、銷售渠道暢通了。有的地方在鄉村主要出入口設置“村莊一張圖”,變“進村問路”為“進村看圖”;有的地方借助地名搭建産業發展舞臺,打造地名公共品牌,加大土特産品宣介,地名在賦能鄉村發展、助力鄉村共同富裕方面的作用持續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