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楚雄巧用“加減乘除” 以司法之力守護生態底色

時間:2023-12-28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佚名

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稱為西南的綠寶石,在雲南省楚雄州轄區總面積31937公頃,佔保護區總面積47.2%,區內保存了目前我國面積最大,結構完善的中山溫性常綠闊葉林,有西黑冠長臂猿、林麝等多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楚雄市林地面積32.2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5.62%,榮獲“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縣”“中國森林養生基地”“中國森林體驗基地”稱號。

近年來,楚雄市人民法院著力發揮司法審判職能,構築起“1保護基地+3巡迴審判點+1法律服務點”的生態司法保護屏障,依法審判涉環境資源刑事犯罪,妥善化解山林、土地等民事糾紛,充分發揮巡迴審判點、法律服務點組織陣地作用,從城市到農村、從高山到平壩,綠樹成蔭、滿目蒼翠。

司法保護做“加法”

把支部建到庭上,打造“哀牢黨旗紅、山高法官近”等8個黨建子品牌,推動形成“訴源治理、護航營商環境、能動司法、多元解紛、院壩普法、生態司法保護”等黨建引領審判執行高品質發展的“新路子”,擦亮“黨徽閃耀、法徽熠熠建設楚雄審判高地”的黨建品牌新名片。

主動加強與檢察、公安、環保、衛健、林草、自然資源等部門的聯繫與溝通,建立案件溝通、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將涉生態環境案件資訊進行平臺整合和資源共用,探討預防和治理環境污染的有效措施。通過座談、反饋意見等方式就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執法司法工作實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溝通交流,最大限度凝聚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執法司法聯動合力。

嚴打犯罪做“減法”

2022年10月,被告人李某、羅某非法狩獵罪、非法持有槍支罪一案在楚雄市人民法院公開審理。經查明,被告人李某、羅某自帶槍支、自製鐵質捕獸夾,在保護區附近偷獵被公安機關查獲。法院以李某、羅某犯非法狩獵罪、犯非法持有槍支罪,依法判處8個月有期徒刑。

堅持源頭打擊、源頭預防、懲防並舉。在刑事審判中貫徹損害擔責、全面賠償原則,嚴厲打擊危害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行為,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根據犯罪行為承擔相應的違法懲治、損害賠償和生態環境修復法律責任,量刑中全面考量犯罪情節中的生態價值損失,以更加嚴厲、更具威懾的司法規則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懲治違法犯罪、賠償經濟損失、恢復生態環境“一判三贏”的效果導向,積極運用“補種復綠”“護林護鳥”等修復性判決方式,督促被告人主動修復受損生態環境。審理盜伐林木、非法佔用農用地、非法狩獵、非法持有槍支等環境資源類案件44件。

擴大輻射做“乘法”

結合"世界環境日""普法強基補短板"等關鍵節點,開展送法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活動64場次,將野生動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以及低碳環保知識等相關法律法規送進校園、送到群眾身邊,通過普法宣傳做實源頭保護,呼籲更多的群眾積極參與到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的行列中來;加強學習研討,選派法官與哀牢山國家級保護區楚雄管護局能力素質培訓班的幹部職工交流生態司法保護經驗做法,參與紫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普法執法專項工作會議,聽取意見建議,促進生態司法保護措施更加精準有力。

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在訴訟服務大廳、官方網站、微信、微網志發佈生態環境典型案例,增強群眾對生態司法新舉措、好案例的理解認同;加大生態司法宣傳力度,發佈宣傳稿件21篇;選取6件典型案件,通過巡迴審判、以案釋法等方式,以案件審判"小切口"講好生態環境保護的"大道理",加大環境資源保護及環境資源法律法規等的宣傳力度。

源頭防控做“除法”

組建專業化的環保合議庭、審判庭和巡迴法庭,科學合理確定生態環境資源案件管轄區域、受案和職責範圍,積極探索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審判職能“三合一”歸口機制。充分發揮刑事審判懲治和教育、民事審判救濟和修復、行政審判監督和預防等功能。

先後在哀牢山、紫溪山、楚雄市龍川江河道管理所、西山公園等自然保護區設立生態司法保護基地、巡迴審判點、法律服務點5個,完善“庭室挂點”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巡迴辦案、法律諮詢、普法宣傳于一體的職能作用;結合各保護區特點,開展巡迴審判、以案釋法、普法宣傳活動,聚焦藍天、碧水、凈土,有力有效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全市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灑雞口法庭共開展巡迴審判6次,辦理案件64件。龍川江西觀橋國控斷面水質實現“脫劣”達標,6個國控、省控水環境監測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空氣品質優良率常年保持100%,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楚雄市人民法院 楚雄州委政法委供稿)

(責任編輯: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