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麗江:“金牌調解姐妹花” 調出基層治理最美音符

時間:2023-12-21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佚名

“姐妹,村子裏有對夫妻因為家中房屋出租問題鬧矛盾了,社區喊我們趕緊過去一趟!”一大早,和萬娟急匆匆地跑到旅遊專門法庭,拉著楊艷柳就往村裏趕。

到了當事人家中,面對情緒異常激動甚至揚言要立馬離婚的夫妻倆,和萬娟用納西話耐心安撫著他們,待其慢慢平復了情緒,楊艷柳又用專業的法律知識為雙方答疑解惑,經過一番剛柔並濟地疏導調解,一起矛盾就此化解,和萬娟與楊艷柳也長舒了一口氣。

離開當事人家中時,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拉住她們的手,哽咽著感謝道,“要不是你們‘姐妹倆’的耐心疏導調解,這個家怕是要散了,謝謝你們!”

“陽光是一面鏡子,映照著堅守者最美的身影”,從當事人家中出來,楊艷柳與和萬娟在樹蔭下邁著輕快的步子,讓人腦海中不禁浮現這句話。

在雲南省麗江市束河古鎮,很多人都知道這對“金牌調解姐妹花”,楊艷柳是古城區人民法院旅遊專門法庭庭長,和萬娟是古城區司法局束河司法所所長,兩人同時也是古城區“西余花華”普法隊的成員。多年來,她們奔走在基層一線的調解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將“情感”與“專業”相結合,採用剛柔並濟的方式,為轄區群眾提供專業性、個性化的貼心調解和維權服務,在轄區矛盾糾紛中,“調”出了真心、“調”出了暖心、“調”出了實心,讓新時代楓橋經驗開出花、結出果,讓基層善治的根基牢牢築在了百姓心中。

當好解憂人,小法庭裏的調解能手

楊艷柳的辦公室裏,有“三個多”,一是卷宗多,二是專業書籍多,三是錦旗多。

作為每天最早來到法庭、最晚離開法庭的人,研法律、閱卷宗、調案件、寫判決是楊艷柳每天的工作內容。在辦理疑難案件時,她伏案查閱法條案例,主動找團隊深入討論,為矛盾實質化解創造多種可能性,在法律框架內為各方當事人爭取更多合法利益。紮根在基層十幾年來,楊艷柳以精湛的業務能力、合法的原則立場、細膩的情感交流,被許多當事人稱為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常青樹”。

在一起女方起訴要求與丈夫離婚的案件中,楊艷柳了解到,原被告共同生育一3歲女兒,且該起案件暫不具備法定離婚事由。為此楊艷柳積極與當事人所在村委會聯繫,在了解原被告雙方實際情況後得知,原被告係同村人,自幼熟悉,雙方經自由戀愛結婚,有一定感情基礎,且年紀尚小,衝動因素居多,案件存在調和可能。她決定將法庭搬到村委會,實地解決糾紛。在一輪又一輪釋法明理、將心比心交談過程中,女方逐步打開心結,向楊艷柳傾訴了雙方婚姻癥結所在。楊艷柳抓住矛盾焦點,馬上提出了可行的解決方案,與村書記一同,對男方進行勸導,並就如何建立家庭的和睦與信任進行教育,男方深受啟發,雙方的心結就此打開,矛盾得以化解,女方同意再給男方一次機會,最終兩人手拉手笑著離開了村委會。

“無論調解什麼類型的矛盾糾紛,只有將心比心,成為群眾的‘知心人’‘解憂人’,讓他們對你敞開心扉,才能切切實實幫助他們打開心結,最終化解矛盾”,介紹起自己的調解經驗,楊艷柳笑著説道,“基層調解最大的技巧,就是‘用心’兩個字。”

她的“用心”,是方便當事人訴訟的中午臨時加班,是當事人傾訴時的一杯熱茶,是調解時臨時幫助當事人照顧孩子的幫手,是對離婚案件中隱性當事人的關懷……

架起連心橋,“轄區哪有矛盾糾紛,我就會第一時間到哪”

和萬娟常説的一句話是“轄區哪有矛盾糾紛,我就會第一時間到哪”,而她也用自己走村入戶、奔忙不停的腳步在詮釋著這句話。

從事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十幾年來,和萬娟紮根在基層,服務在基層,積極參與“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里”的工作。她始終堅持司法為民,心繫群眾,把矛盾糾紛解決在一線,並率先在基層司法所推行“人民調解+司法確認”工作機制,確保了人民調解協議的有效執行,避免了案件調解成功後由於一方當事人不誠信履行協議內容再次引發糾紛。

從大研司法所到如今的束河司法所,轄區都包含了麗江重要旅遊景區,轄區內涉旅糾紛比較多。有一年春節期間,一名外省遊客在古城客棧預訂了房間,但客棧出現了特殊情況無法讓客人入住,且客棧老闆沒有及時把消息告知客人,客人趕到時天色已晚卻無法入住,要求客棧方賠償,客棧方認為有些特殊情況是不可預見的,不願意進行賠償。雙方産生糾紛後,和萬娟不顧深夜,迅速趕到了現場,經過幾個小時耐心疏導工作,成功調解並協助客人在麗江新城找到其他酒店入住。返回司法所途中,和萬娟對同事説:“雖然這看似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涉及遊客,我們一定要第一時間及時化解,一則溫暖了來麗的遠方客人,二則維護了我們麗江良好的旅遊秩序,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無小事啊”。

打出組合拳,“情感”與“專業”相結合的“調解姐妹花”

楊艷柳所在的旅遊專門法庭毗鄰和萬娟所在的束河司法所,她們在一起又一起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中,培養出了默契,兩人主動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探索出了“情感”與“專業”相結合的調解模式,轄區裏越來越多當事人把她們稱為“金牌調解姐妹花”。

“我們沒有血緣關係,但我們中間有一根叫作‘司法溫情’的線,把我們緊緊綁在了一起”,剛剛共同調解完一起糾紛的楊艷柳與和萬娟坐在“馬鍋頭”調解室裏,一邊梳理調解筆記,一邊開著玩笑。

“基層調解工作,要以法調解、以理勸解、以情化解,今年4月份,我跟和所長就調解過一起案件,案情看似簡單,卻飽含了兩位高齡老人的哀傷與心酸,最終我們用雙語翻譯+現場院壩普法的形式,完成了調解。”楊艷柳介紹起了兩人共同參與調解的一起案件。

和某某受和某雇請在古城區某高速公路林地務工,4月份的一天,工友發現和某某在工地倒地不動,雖經及時搶救,但和某某于次日搶救無效死亡。和某某父母與和某就各項賠償費用産生糾紛。雙方在束河綜治中心及旅遊專門法庭的協同調解下,就賠償事宜初步達成一致調解意見,並提出對人民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

“和某某父母已年逾八十,其父親長期臥病在床,老年喪子已讓二人備受打擊,加之來麗江市區路途遙遠,二人無法親自辦理相關事宜。人生無常,生命脆弱,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意外,帶給這不幸的兩位老人是精神上長久的悲痛和經濟上難以背負的壓力,我們在感到痛惜之餘,也考慮盡力給予二位老人司法關懷。之後我們法庭及時組織審判力量,協同和萬娟所長,一起到和某某家中促使雙方就賠償事宜達成人民調解協議,並當場開庭進行了審理,出具了民事裁定書對雙方的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予以確認,並敦促對方當場給付了相關費用。”

“這對老人都聽不懂漢話,當時柳庭長在他們的病床前給他們念民事裁定書相關法律條文,我就逐字逐句翻譯給他們聽。那天他們家親友都在,我們又一起進行了一場院壩普法,”和萬娟補充道,“調解案件除了要講法律、講政策,也要講鄉情、講民情。在查明事實的前提下,多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哪怕多跑幾趟,多調解幾輪,只要最後能看到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我們所做的事情就充滿了意義。調解之路,很漫長也很艱難,但我跟楊庭長會攜手堅定地走下去。”

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幹贏得民心。在古城區,像楊艷柳與和萬娟一樣的“西余花華”女性基層普法調解員還有很多,她們化解了糾紛、調順了民心、調出了和諧,她們把“百煉鋼”化為“繞指柔”,共同描繪出了一幅基層社會治理新“楓”景。(麗江讀本 古城區委政法委供稿)

(責任編輯: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