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強基補短板,法律知識進萬家,美好生活永相伴。啊蘇噻,啊蘇噻……”在雲南省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縣雞街鄉新寨村吉村,一支獨特的彝族打歌隊吸引了周邊村寨不少村民前來圍觀。唱跳的彝族青年將法律知識融進山歌,搭配著輕快的旋律、熟悉的鄉音,把法律知識送到群眾心裏。
這是漾濞縣積極組織開展“普法強基在行動”專項工作,掀起普法學法熱潮的生動實踐。
自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漾濞縣緊緊圍繞普法強基工作任務,紮實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到村、到戶、到人,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會氛圍,全力推動普法強基補短板向縱深推進。
圍繞普法“向誰普、誰來普、普什麼、怎麼普”的問題,漾濞縣成立了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把專項行動與市域社會治理、矛盾糾紛排查、重點人員走訪等緊密結合,組織縣級有關部門和各鄉鎮認真開展矛盾糾紛化解、信訪問題、農村“三留守”人員等情況摸排和統計,確定了專項普法重點區域和重點人群。
漾濞縣通過廣泛發動各方力量,組建起普法人才庫,成立了9支專項普法工作隊下沉挂聯鄉鎮開展工作。同時對各鄉鎮黨委副書記、綜治中心工作人員、村組幹部、網格員等進行普法培訓,用好網格員、村民小組長、治保調解員等力量,進一步壯大普法隊伍。在此基礎上,組織法治宣講團、普法工作隊伍、法治文藝團隊、普法志願者等普法力量,深入鄉(鎮)、村(社區),以群眾聽得懂、能接受的方式,開展普法教育活動。
在普法過程中,漾濞縣充分結合縣域內婚戀情感、林權糾紛、鄰里糾紛、經濟糾紛佔比重的特點,整理了與群眾生産生活息息相關的多個案例進行釋法説理。在案件審判中,最大限度通過訴源治理中的法律宣傳,讓訴訟雙方明得失、知進退。漾濞縣還將法治宣傳下沉到綜治中心和網格,將警官、法官、檢察官等作為專職力量派到矛盾糾紛、社會治安亂點最多的地方,抓住以往普法的盲點,加強普法宣傳效果。
與此同時,漾濞縣採取用民族幹部宣講法、用民族語言傳播法、用民族文字詮釋法、用民族節慶展示法、用民族文化體現法的“五用工作法”,開展具有彝族特色的普法。利用少數民族能歌善舞、熱愛打跳的習俗,編寫、創作了一批以法治為題材的歌舞、情景劇。漾濞縣還組織民間藝人廣泛開展現場“説法唱法”“火塘會”“田間地頭會”、彝族打歌等形式多樣的普法活動,讓法律條文入腦入心。
截至目前,漾濞縣已組建縣、鄉專項普法工作隊75支,開展法治宣講260場次覆蓋5萬餘人次,開展基層幹部培訓2184人次,發放普法讀物2萬餘冊。(大理州委政法委供稿)
(責任編輯: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