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司法廳“邊疆法治文化長廊”推動法治紮根鄉土項目獲評2022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範項目

時間:2023-08-11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謝盛梅

中央宣傳部近日下發通知,公佈2022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範項目、優秀團隊、服務標兵名單,雲南省司法廳“邊疆法治文化長廊”推動法治紮根鄉土項目獲評2022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範項目。

“邊疆法治文化長廊”是以建設覆蓋雲南邊境線的374個沿邊行政村(社區)法治文化陣地為基點,在此基礎上再打造110個邊疆鄉鎮(街道)法治文化園地,並逐步向內地延展,連點成線、連線成網、整體覆蓋,形成縣、鄉、村各級法治文化陣地為整合的邊疆基層法治文化陣地群。同時,注重將法治文化與民族傳統文化、邊境地域文化相結合,以固態陣地承載動態活動的模式,打造基本滿足群眾法治文化需求的“廊”形法治文化地帶。

雲南省司法廳實施“邊疆民族地區法治文化建設扶持行動”,高品質打造“邊疆法治文化長廊”,形成串聯邊境沿線的法治文化陣地群。在此基礎上,將法治文化長廊建設作為提高邊疆幹部群眾法治素養的有力抓手,充分利用實體陣地培育、承載、展示、宣傳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優勢,以法育人、以文化人,通過法治宣傳教育營造憲法至上、守法光榮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在法治軌道上推進邊疆民族地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基礎。

為細化雲南省“八五”普法工作中期目標,雲南省司法廳會同相關部門出臺文件,明確推進“邊疆法治文化長廊”建設的具體實施步驟和主要目標任務,從而形成了以“八五”普法規劃為綱,三年建設目標為目,全省統一建設標準為托底的“邊疆法治文化長廊”建設制度體系,為“八五”普法期間壓茬推進各級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堅持“動”“靜”結合,增強陣地實效。“動”即以法治文化陣地為依託,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活動,以動態普法的更強互動性、體驗感提升陣地的服務使用效能。持續開展“法治宣傳邊關行”和“法治宣傳固邊防”系列活動;結合邊境與毗鄰國家地區執法司法實際,以法治文化陣地為載體建立健全“雙邊普法合作模式”,定期聯合毗鄰國家地區執法司法部門開展普法宣傳。培育法治文藝,增強法治文藝在法治宣傳教育中的傳播力、影響力和感染力,全省組建5000余支法治文藝宣傳隊,採取“以歌唱法”“以畫説法”等方式開展“文化進萬家”“文藝匯演進基層”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靜”即在打造“固態陣地”集群的基礎上,拓展現有公園、廣場、綠地等基層公共場所功能,添加和注入法治典故、法治漫畫、法律常識等法治元素,在醒目位置展示各類法治新媒體賬號二維碼、ID號,構建法治元素豐富的街區、法治文化景觀、法治櫥窗等。目前,全省各地共打造法治文化長廊450個、法治文化廣場(公園)400個,村級法治文化設施13490個,打造禁毒、打擊跨境違法犯罪、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各類法治教育基地(中心)580個,命名邊防普法教育實踐示範基地10個,法治文化陣地已成為基層普法的堅實陣地。

“八五”普法期間,雲南省將打造全省每個縣(市、區)至少有一個法治文化主題廣場(公園),每個鄉鎮(街道)至少有一個法治文化陣地,每個村(社區)至少有一個法治文化設施、一個法治圖書角、一個法治宣傳大喇叭,實現基層法治“微景觀”處處可見,讓法治文化在雲南邊疆落地生根。(謝盛梅 雲南法制報)

(責任編輯:黃俊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