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石屏法院“無聲”庭審 彰顯司法溫度

時間:2023-07-12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楊燦 李昊翰

“對不起,你所撥打的電話無人接聽。”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手機裏再次傳來提示音。這個案子是一起普通的民間借貸糾紛,標的額不大,案情也不複雜,可當事人電話卻一直未能接通。

石屏法院立案庭法官立即聯繫原告律師,希望能了解更多的案件資訊。“法官,這個案子的雙方當事人是特殊人群,都是聾啞人。”聽完律師的解釋,石屏法院立案庭法官立即打開手機微信,申請添加兩位被告為好友。果然,對方很快就通過了驗證。

“你好,請問是小溫嗎?我是石屏法院立案庭的法官。”終於,石屏法院立案庭法官與被告人取得了聯繫。在了解了雙方的意見後,本想組織庭前調解,但因雙方爭議較大,未能如願。案件只能開庭審理。

“楊哥,這個案子當事人都是聾啞人,我們説話他們聽不見,這可怎麼辦?”

“去特殊教育學校請手語老師來幫忙吧,一定要讓他們在法庭上‘聽得懂’。”

案件如期開庭,在庭審中,為了避免雙方當事人看不清楚,石屏法院立案庭法官請手語老師到審判席上為雙方當事人翻譯。同時,特意放慢語速,有序控制庭審節奏。

小溫和小代是一對聾啞戀人,因生意需要,便向朋友小李借錢。同為聾啞人的小李爽快地答應了二人的借款請求,陸續向二人借款5萬餘元。起初,小溫和小代還能按時還款,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二人開始拖延還錢。因小溫和小代遲遲未能還款,小李無奈之下只能向法院提起訴訟。

手語老師同步準確翻譯,為庭審各方架起了一座無障礙交流的橋梁。在他的幫助下,庭審中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交代、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後陳述等各個環節得以順利完成。

最終,法庭查明瞭案件基本事實並了解雙方當事人真實想法,並根據事實證據,依法作出判決。宣判後,二被告主動履行了還款義務,案件就此得到圓滿解決。

當司法照見真情,再多困難也將得到化解。聾啞人作為特殊困難群體,理應得到社會更多的關心與幫助。在司法審判中,一定要能看見人群中的少數,牢固樹立司法為民的宗旨,用溫情司法保障特殊困難群體的合法權益,讓人民群眾更切實感受到司法溫度。(楊燦 李昊翰 紅河州中級人民法院供稿)

(責任編輯:黃俊飛)
Back to Top